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真理内容的客观性称之为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不科学的,其理由是:提出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概念是对真理的本质片面性认识的结果,容易造成与事物客观性概念的混淆,同时也不能把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的客观性,作为真理的客观性的根据。应当摈弃“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提法,确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提法。摈弃“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的观点,确立“真理的发展是从低级真理向高级真理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界,关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绝对真理的存在形式上:有的既承认有具体的绝对真理,又承认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有的只承认前者,否认后者;有人只承认后者,否认前者.但都坚持有绝对真理的存在.笔者从真理的含义、绝对与相对的本质、世界的无限广大及发展的无限性等方面驳斥了绝对真理论.笔者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坚持真理都是相对的,与坚持可知论、坚持客观真理并不矛盾;真理都是相对的也不等于相对主义.坚持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一贯原则.  相似文献   

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真理:即绝对形式的“相对真理之总和”与相对形式的个别真理.不能把每个真理中包含的绝对真理的成分,当成这个真理本身,所以不能说任何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4.
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讲的虽然都是真理内容的绝对客观性和向客观事物接近的无条件性 ,但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前者是从认识的总体上 ,后者是从一个一个真理的获得上 ,指明主观和客观的一致和统一 ,二者并不是等值的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5.
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何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规定?这是目前国内有关真理论的研究中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真理作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所具有的具体性、历史性特点入手,确认“有条件性”是真理的一个基本内在属性,也是理解和规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所必须坚持、贯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由此,本文不赞成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解说为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的传统观点,而认为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确定性、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不确定性、非至上性,二者都是有条件的;也不赞成把绝对真理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而认为相对真理的对立面其实就是相对谬误。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自我扬弃的历史性过程,任何具体真理本质上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又包含着向相对谬误转化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转化中,真理愈升愈高,日益接近着客体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绝对真理是不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 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一观点是科学的。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有明确的论述。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因素。任何一个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没有孤立存在的绝对真理,也没有孤立存在的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第二,绝对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总和”是一个变量,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界的"科学不能等同于真理"的论断有可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导致标准的多元化.目前理论界在真理问题上存在着误解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倾向,表现为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真理理解为永恒真理并加以反驳;第二,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上,忽视对立统一的精髓问题;第三,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绝对化.  相似文献   

8.
《山东师大学报》先后发表了韩振峰,李进二同志的文章,对“人类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的命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两篇文章对绝对真理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对他们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在此也就绝对真理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对绝对真理的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绝对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同样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同时有的论者又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绝对真理不加区分,甚至在一些地方混为一谈。从而使人们对“无数相对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毛泽东深刻地揭示了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完整的真理发展规律理论.首先,真理的发展是在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其次,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真理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再次,真理是在不断地克服和解决自身一系列的矛盾中向前发展的.作者指出,毛泽东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善于从哲学高度予以概括和阐发,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铸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与认识的至上和非至上、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论述认识与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认识的真理,揭示的是历史运行的规律,历史认识真理的时代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历史认识不断符合社会现实,符合时代的要求和认识水平”,史家所处的社会现实是检验历史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相对真理由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所以它具有真理的相对性;又因为相对真理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展和深化,并最终积累成绝对真理,所以它又具有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只是相对真理的两种辩证统一的属性,而绝对真理只能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  相似文献   

13.
真理作为人类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断定,任何人都无正当理由提出对一个理论亘古无错的要求。在人们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中,总是把科学视为“建立在事实上面的建筑物”,并因而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客观”、“中性”、“确定”的东西。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需要从主客体相互作用角度来理解,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科学真理得以实现的基础。科学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向新的领域的扩展,在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向绝对真理迈进。  相似文献   

14.
在真理观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把真理本身和其性质简单等同起来;没有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绝对真理的思想;没有追寻真理存在的现实形态;存在把绝对真理和彻底贯彻可知论问题混同,把相对性、相对真理和相对主义绝对等同的倾向。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在具体的认识活动中,透过相对知晓绝对,用相对建构绝对往往易被人们忽略,应强调这一显性原则;相反,用绝对解释相对,以绝对统摄相对易被人们自发地遵循,因为这是无需过分强调的隐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揭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双重演化的复杂的对象性世界,人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个以信息为中介的信息活动过程。从信息活动的视角揭示人类认识过程的多级中介性,以及真理尺度以人的认识中介为参照的具体性、价值尺度以人的有目的性能动选择的相对性,有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的中介普遍性,人的认识过程发生的复杂性,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是一个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真理追求本身意味着对认识的存疑,从怀疑开始,引出了认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问题。如柏拉图式的哲学家把普遍必然性认识视为权威性的认识;另一些哲学家列把目标锁定在真理的客观性上。这种对真理客观性的追问与哲学史上为认识立法的认识主题相一致。那么反过来,我们从这一认识主题来透析真理的客观性,则尤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认识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认识真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真理,它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先由少数人发现,然后逐渐地被多数人认识和掌握,这既是理性认识真理被主体认识和掌握的辩证过程,也是理性认识真理的发现和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和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对的,而且,这种认识在所有人类认识中是最具相对性的。这种相对性是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的特性以及主客体关系所决定的。历史认识对象比较其他认识对象更具有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的主体则又受制于其价值观和一定的史学规范,受制于自己所依凭的条件和认知能力。因而历史认识的结果具有相对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要求历史学工作者始终把追求客观作为历史认识的基本目的,避免把历史认识的结论绝对化  相似文献   

19.
对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考察表明 ,虽然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反映了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所导致认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趋势、假说—演绎法代替归纳法成为科学认识的主要方法的趋势以及逻辑和数学知识在科学知识构成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对这些趋势的实质或后果作了错误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有没有绝对真理?如何把握绝对真理?这是认识论和真理观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人们通过实践,对一个个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不同层次的认识,可以认识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个论断,正是对人们把握真理过程的概括,是对真理发展过程的科学表述。赵宝云等同志在《“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说质疑》一文中认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个“我国哲学界的传统观点”“不科学”,它“违反形式逻辑”,“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有机联系”,“否认了绝对真理的客观存在”,“实际上宣告了绝对真理是不可认识的”等(《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3年第10期摘要)。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