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弃经济理性推生态理性,改变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解决工具理性的价值困境并培养生态素养,使其从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思政课程在教学上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专业和学生生活组织讨论和实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尊重自然客体价值,培养知行合一的健康生活方式,使生态理性从抽象的理论在场到具体的生活在场,而医学生树立生态理性还有助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今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其谬误在于促成了理性的张狂,割裂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造成了天人对抗.生态中心主义力图重新弥合人与自然的鸿沟,以共同体思维造就天人和谐的局面.它以生态为中心,将人类和自然界共同视为地球生物圈不可或缺的成员,按照整体主义的方式,平等地对待.遵循整体主义的思维,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制度变革”,放弃局部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制度哲学,模筑生态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试图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认识入手,着力厘清生态文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并初步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从一种泛伦理而非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抹杀了人与自然主客体分野的现实差异。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态伦理关系 ;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和谐关系作为追求目标 ,实现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许多作品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分析她的小说《啊,拓荒者》中所反映的男性与女性生态意识上的差异,并通过对女主人公亚历山大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说明张扬女性原则有益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走出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基础,也是解读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分析,考察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和观点,透视其在理论和现实中的困境,为建立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对技术理性的过度张扬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要缓解这些矛盾。必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尽管观点殊异,但实质上不同程度地肯定了人在自然界的“主体”或“中心”地位。在自然界必须也只能倡导以人为“本”,而要巩固人类的“主体”或“中心”地位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环境伦理学应包括两大问题 ,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与“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本文据此对现代环境伦理学中主要流派的观念恰当性进行评论。首先基于对“内在价值”概念的剖析 ,比较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并指出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意义以及它在发达国家中的实践意义。接着从对“人与人关系”的处理着眼 ,比较了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生态中心主义 ,指出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广泛可接受性 ,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理性生态经济人”行为模式。本文最后讨论了中国经济制度转型期中环境伦理观的选择 ,指出其优先需要的是环境意识启蒙以及有利于提高与落实环境意识的一系列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统的二元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矛盾和对立的;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灾难的频频发生以及生态学的发展,人与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态学的哲学理念已经演变成了生态主义的思维模式,而生态主义则是一种人类思维模式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会促使人们理性地尊重自然的价值和限度,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是现代生态问题的直接根源。构建生态文明,就是在意识层面改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而强化人与自然的平等,以构建生态意识文明;在法律层面健全法制而约束人类行为,以构建生态法治文明;在实践层面注重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构建生态行为文明。这些都是要使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思想深入到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生态批评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对“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公平。其分支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深层生态主义主张超越生态学作为科学这一事实达到“自我意识”和“地球智慧”深层次境界;文化生态主义认为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与文学领域;印第安族裔生态文学的关注焦点从社会关系转移到了自然关系。生态文学代表作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生态批评是人类为其所生存世界斗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美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根本对立的,而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又归因于"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所囿于的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主客二分,其本体论根源是形而上学的理性至上.主客分立使"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思想上表现为无限膨胀的主体性,在伦理观上坚持传统伦理学.只有构建生态环境美学,突破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否定传统哲学当中的工具理性,重建理性和主体性,坚持生态伦理观,重新认识和肯定自然的价值,才能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圆融共舞的共同体.这才是以生态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美学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由来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也是人类对自然界一个全新的理性认识。然而人类这一认识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再到“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的每一阶段 ,都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上的进步与升华。中国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战略目标和基本国策 ,无疑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生态中心主义理论的质疑在于如何理解"是"与"应该"的关系,生态价值、生态权利的客观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问题。通过对生态中心主义理论困境的分析,能够看出其意义和价值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伦理观念源于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而提出,经过一个世纪的孕育和思想准备,从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伦理的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学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在西方生态伦理学领域,非人类中心主义居于主流。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将人类生存状况融入到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中书写,揭示了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现代西方伦理价值体系对生态道德的忽视,表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生态伦理意识。小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非二元对立的生态整体性,批判了破坏生态整体性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理性,指出现代科技由于缺乏生态伦理维度而导致了更大的生态灾难,贯穿着对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的崇尚。小说所蕴含的前瞻性生态伦理意识,在生态问题严峻、生态道德缺失的今天,尤为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把一个古老而严峻的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 ,随着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深化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两种观点的精神实质 ,建构起一种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 ,已成为拯救人类走出今天生态困境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也是研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析生态道德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规模的环境危机下,生态道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生态道德观是人类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后获得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性认识,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生态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人地公平”。确立生态道德观念,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并实现人类活动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