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39年5月和1940年5月,南阳战场上出现了两次“新唐战役”,它们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初期的两次重要会战,即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的组成部分,对国民党抗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情况做一粗浅的述评。一、第一次新唐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抗日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根据南岳军事会议的调整,南阳所属的豫南,以及鄂北、皖西地区划归第五战区统辖,李宗仁任司令长官。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在其周围布置了近百个师,以包围态势与侵占武汉的日军八个师相峙。1939年春,国民党发起四月攻势,第五战区所属部队多次向平汉路南段…  相似文献   

2.
1939年9月14日至10月7日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第9战区部队与驻武汉地区侵华日军第11军进行的一次会战,由于战争在湘北和赣西北地区进行,因此,日本战史称这次会战为“赣湘会战”。这次会战对后来中日战争的军事以至政治形势,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是国民党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本文试作一概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担负的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一个主要以战役配合为主向主要以战略配合为主直至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停止的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对相持阶段后期两个战场“地位与作用”的进一步转换和“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斗争的论述,揭示两个战场关系这一时期的这一变化,并进一步说明解放区战场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格局是国民党担负正面抵抗和中共领导敌后游击,形成两大战场。然而,在这一基本格局之外,也存在一些非主要的抗战形式,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便是其中之一。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研究较少。笔者试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对此作一粗浅论述。疏漏之处,望同仁指正。抗战时期,国民党实行全面防守正面消耗的军事战略,先后组织了平津、淞沪、忻口、太原等大规模会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指挥失当,这些会战都以损兵失地而告结束。这种被动局面迫使国民党不得不考虑调整战略。同时,随着战线的拉长和日军占领区域的扩大,日军的…  相似文献   

5.
常德会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日双方投入较大兵力的一次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诸战役中少有的、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一次"惨胜".常德会战的"惨胜",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此世界各国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此次会战,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年抗战中,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奋勇杀敌,前赴后继,无论是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还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都不乏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一九三九年冬进行的昆仑关战役,三次克复昆仑关,就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痛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雄伟壮举。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为了解除我抗日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巩固占领地,为了给汪精卫为首的伪南京政府撑腰打气和促使蒋介石投降,以及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英军作战和入缅直接援助英军作战,从1939年9月中旬到1942年1月中旬之间,对长沙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进攻,其结果均被我军打退。而第三次长沙会战又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我正面战场所进行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战役,也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正  相似文献   

8.
为期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对日作战。其中敌后战场为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正面战场对抗战也作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处于抗战主要地位。但是,除个别占役以外.几乎所有的会战和战役都归于失败,本文拟就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原因作了粗浅的探讨,认为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和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以及军事指导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的错误等主观原因,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失利。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在日寇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曾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积极英勇的抵抗。①在“七·七”芦沟桥抗战、平津南口作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太原忻口会战、台儿庄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以及两次远征缅甸抗战等重大战役中,均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为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武汉会战史研究之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客观评介武汉会战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基础上,对武汉会战的历史地位、内涵及胜败问题提出了值得注意的看法:1.武汉会战不仅是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战役,而且是整个抗战时期进行的一次最大战役;2.武汉会战是由一场多次战役、战斗组成的会战;3.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军“继续攻势之能力”,实现了中国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以来,人们围绕国民党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撰写了许多文章,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只讲国民党抗战的一面,不讲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一面。而在讲抗战的一面时,又往往离开国民党战场的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引用国民党公布的一些材料和数据,夸大国民党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事实上贬低了解放区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不妥当的。本文就相持阶段的国民党战场,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39年9月14日至10月7日爆发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第九战区部队与侵华日军第11军进行的会战,日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战区发动猛攻,中国军队在薛岳将军的统率下,奋勇抗战,取得了这次会战胜利。这次会战对中日双方的军事以及政治形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薛岳在作战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3个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之一。然而,淮海战役的“发明权”属粟裕,知道的人并不多。曾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在其所著《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披露,毛泽东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 “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相似文献   

14.
反攻宜昌战役是抗战时期发生在鄂西地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为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国民党第六战区军队于1941年9月至10月在鄂西发动了反攻宜昌战役。战前,中国军队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战役爆发后,第33集团军、第20集团军分别在宜昌东北、东南方向南北夹击日军,长江上游江防军、第26集团军则在宜昌以西、以北地区进行主攻,几度攻入宜昌城内,困守城内的日军残部陷入绝境,但最终中国军队未能完全占领就被迫撤退。其原因有三:第六战区指挥存在失误;第六战区部队缺额严重,训练不足,装备落后;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并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顽抗。反攻宜昌战役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42 年夏之浙赣会战,较能反映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基本面貌。浙赣会战是国民政府一次较有准备的战争。国民政府基于日本北进攻苏,不能大举进攻中国之判断而决定衢州决战,体现了战的意愿,亦因日本集结大量兵力,势在必得而放弃决战。其决策符合抗战相持阶段的基本特征,却因决策者的犹豫不决而错失先机。浙赣会战的溃败充分暴露国民政府能力、技术层面的不足,其消极避战主要体现在促日北进攻苏的考量。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0月,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场的军事攻势,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发起荔北战役。战役前夕,西野前委和中共东府工委经过周密部署,于10月6日,由中共平朝工委成功地组织发动了国民党朝邑地方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是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是中学语文课的传统教材。作者还写过一篇在选材、立意、构思、布篇方面都与《白杨礼赞》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姊妹篇的抒情散文,现也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这就是《茅盾文集》第十卷的第一篇:《风景谈》。《风景谈》写于一九四○年底,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那是乌云笼罩、血染大地的艰苦年代,国脉民命系于一发的危难年代。武汉失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一方面对国民党诱降,一方面向我华北地区推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疯狂扫荡。国民党蒋介石一方面消极抗日,一方面却积极反共,妄图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对日妥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直接经济损失达1 0 0 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 0 0亿美元,军民死亡35 0 0万人。仅抗日相持阶段1 94 3年的常德会战,国民党包括3位师长在内的几万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常德九县平民被杀死杀伤共2 8万余人,居民房屋被烧7.7万余栋,损失“4 7万万5 5 6 0万元以上”[1 ] 。据史学家翦伯赞当时写的《常德、桃源沦陷记》,此次战役,“中国的人民有十三万一千九百人被杀死,三万八千零八十五人受伤,三万五千一百八十五个妇女被奸污,四千二百三十七个妇女…  相似文献   

19.
鄂西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战。被蒋介石称为斯大林格勒的石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决定会战胜败的关键。石牌战役的胜利在抗战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战略影响。文章系统的论证了石牌战役的战略部署及其战略影响,对石牌战役进行了中肯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黄桥战役爆发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但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由迅速发展到一度下降的转折关头,国民党顽固派为准备投降而加紧策划的新的反共阴谋。以一九三九年一月国民党所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为开端,国民党顽固派的抗日倾向已经发生了动摇。蒋介石在会上所作的《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的报告和《整顿党务之要点》的讲话,实际上,就是为准备投降而加紧反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