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核心在于对贸易环境效应的认识。环境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产品,污染的外部性可能危及全球,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十分必要。以我国CO2和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将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选取2001—2014年的分省年度数据对我国30个省、区和直辖市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当前的贸易在规模和技术上存在明显的环境效应,但结构效应并不明显,同时EKC曲线假说得到了证实。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出口贸易中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助于城市间的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但城市群的集聚也容易使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发展需要,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之路尤为重要。【设计/方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协调会对于区域城市群大气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发现】首先,经济协调会在发挥城市群大气污染的协同改善作用有限,且对不同指标的改善效果各异。具体而言,协调会显著改善了加入城市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PM10、NO2等指标,但加重了O3污染,且加剧污染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加强。其次,尽管城市群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和溢出效应,但实证结果表明,周边区域城市的大气质量对于协调会成员城市的大气污染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核算及其关键减排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扩张的居民消费不仅带动上游产业链发展,也造成大量间接CO2排放。为缓解碳减排压力,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量,并对居民消费上游产业链进行详细剖析,以识别关键排放路径。结果表明:(1)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为28.17亿吨;(2)各部门间接CO2排放差异较大,其中电力、热力生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要贡献部门,占总排放的75%;(3)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主要集中在前四个产业层,占总排放的72%;(4)第0产业层间接排放的关键路径包含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其他服务业等6个部门;(5)第一至第三产业层排放的关键路径为18条,且存在“部门聚集”和“自循环”特征。基于路径分析结果,指出第0产业层减排应降低电力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直接CO2排放强度,倡导食品制造和服务业等部门的绿色消费方式和合理消费需求。第一至第三产业层主要依靠跨部门协作减排,同时应重视电力、农业等关键部门减排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努力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比较空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进步因素和政府努力因素,有助于理解空气污染治理的实质,选择更有效率的环境治理措施。利用LMDI模型,可将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效应分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政府努力效应"两组,来对比分析中国2008—2016年PM2.5、SO_2、NOx和VOC这4种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治理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两类技术进步效应均一直抑制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而政府努力效应则表现出不同差异:投入效应边际递减,环保强度效应开始发力,而区域重视效应随后跟进。在4种污染物中,SO_2和PM2.5由于治理时间久和治理力度较大,基本实现了抑制排放,而NOx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这四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实现了抑制排放,VOC由于政策重视较晚且政策实施级别低,未能抑制排放。因此建议对空气污染治理尤其是针对VOC治理,要提高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级别,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在加大投入和实现各省之间环保投入均衡的同时,鼓励各地区部门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方向发展;继续加强技术进步对污染物排放的抑制;重视大气污染控制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在重点控制工业源治理的同时,可以加强交通源和建筑源的大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是第一大碳排放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继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之后,中国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气候雄心峰会等重要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碳强度下降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5%等中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系列里程碑意义的新目标,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支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实施,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利用自主研发的国家能源技术经济模型(C3IAM/NET),从自下而上的行业视角,研究了中国中长期CO2排放的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分析了不同经济增速和减排力度情景下,能源系统、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以及碳汇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全国CO2排放量有望于2025年实现达峰,峰值约108亿吨,最晚于2030年达峰。通过能源系统实施不同减排努力,并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部署,到2060年,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仍将存在3亿~31亿吨,主要来自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行业,需要森林、海洋碳汇来吸收。并针对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结合最新情况探究CO2排放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有助于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推进CO2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2017—2020年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变化对中国CO2排放变化的贡献,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修订后的统计数据再次评估2010—2017年中国CO2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7—2020年,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由2015—2017年的CO2减排贡献转变为增排贡献,表明中国在结构性因素调整优化方面具有一定减排潜力。结合修订后的统计数据,2012—2017年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性因素变化对CO2排放变化的贡献与现有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其中,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由CO2减排贡献转变为增排贡献,这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出能耗明显增长有关,同时反映了产品结构不合理将驱动CO2排放增加。此外,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对CO2排放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重点排放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结构,促进全产业链CO2减排;(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消费端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3)优化高耗能行业产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供给;(4)建立跨行业协同减碳机制,推动重点排放行业CO2减排。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2004—2018年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污染产业转移实现污染减排;异质性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聚焦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相比中国城市内部交通污染物带来严重的“城市病”问题,以电力驱动的高速铁路列车是最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文章通过构建新的高铁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广义空间二段最小二乘法及2010—2018年全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不仅系统地分析了高铁是否对空气污染、单位GDP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及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产生重大影响,还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意味着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区域联防联控的策略;高铁对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于没有高铁的城市,高铁连通城市PM2.5年均浓度、单位GDP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及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降低1.5%、11.4%和12%;东部和西部地区高铁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显著,非中心城市高铁对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东省1995-2011年碳排放量进行LMDI分解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引起广东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降低有效抑制了广东省碳排放增加,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较小。因此政府应该把低碳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力度,完善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财政政策,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扶持,促进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碳排放增长的规律,基于陕西省1980~2018年碳排放量和GDP的实际数据,运用离散二阶差分预测方程预测陕西省2020年碳排放量和GDP,得到陕西2020年碳排放强度的预测值;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0~2018年间陕西省碳排放量和GDP实际数据序列和预测数据序列进行了相关性比对,检验了DDEPM预测方法准确性。研究表明,陕西省能够实现中国2020碳减排目标,目标实现的主要贡献来自于GDP快速增长形成的分母拉动效应,但长期来看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持续;各省份应当从碳排放的绝对量上寻找突破路径,增加低碳技术和煤炭高效利用技术的投入与研发,提高单位煤耗的利用效率;提升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水平,加大现有新能源使用力度和效率,实现降低碳排放水平和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1995~2007年辽宁省分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了辽宁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济规模的扩大是辽宁碳排放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结构的重型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增排作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增长,而能源替代效应对碳排放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碳排放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的规模效应、规制效应均为正向影响,技术效应表现为负向影响,结构效应不明显,总效应为正。据此,建议政府加强环境规制,有选择地吸收外资,争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寻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引进外资之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时期,工业大气污染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清洁环保型技术是降污排污的重要突破点,而进口贸易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治污技术的核心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是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值得探索。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规模—结构—技术”环境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和逐步回归法考察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层面上,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带来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应、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工业技术进步效应三类环境效应,通过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工业大气污染排放;(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呈“正N形”特征,即随着资本品技术溢出水平不断增强,影响的主导力量遵循“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阻滞自主创新”的路径,然而随着中间品技术溢出的增强,影响主导力量变化趋势为“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3)区域层面,以技术溢出均值为标准,11个省市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因经济规模效应加重了污染排放强度;其余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针对研究结论,认为应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是支撑电力行业在脱碳早期阶段继续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的关键。围绕CO2高效低耗减排,对当前电力行业燃煤烟气碳排放趋势和主要捕集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火电行业碳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估,为“双碳”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建议未来CCUS部署应从“老、旧、小”设备的淘汰改造着手,在完善政策激励与监管的同时,重点开发高效、低能耗的碳捕集技术,降低整体技术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税收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起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别对东北三省四大高碳产业节能减排效果与税收政策的关联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节能减排效果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联度最高,关联度最弱的是建筑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由于各省份产业结构不同会有所不同。根据东北三省四大高碳产业节能减排效果与税收政策的灰色关联性,四大高碳产业应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的发展,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碳中和目标不仅会促进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也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研究梳理了碳达峰国家达峰时的能源结构、经济特征和重点领域碳中和政策,从而识别出需重点关注的减排措施和低碳政策。基于此,利用中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综合模拟了四种类型减排政策(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能源和排放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碳排放路径、行业减排规划、能源深度脱碳进程等多个层面的转型发展方案。研究表明,1 295个组合政策情景中仅有48个政策组合可实现碳中和目标,减排任务艰巨;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能源排放需在2029年前达峰,峰值不超过104.2亿吨,2040年和2050年的碳排放量需控制在77亿吨和45亿吨以下;化石能源、电力、重工业和轻工业是重点减排部门,不同时期需重点聚焦的部门需要动态调整;加快能源结构向非化石能源转型,强化电能在终端用能中的主体地位,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81%,终端电气化率需提高至74%;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整体经济代价可控,2020—2060年GDP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3.4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