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德秀以理学家之独特身份在文集序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不仅有别于文学家,也有不同于其他理学家之处。首先,真德秀的“气论”是以“元气”为上,进而推崇出于“元气”的“圣人之文”。其次,真德秀有关创作主体的“诚”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理想道德的实现;二是创作主体外在事功的完成。最后,在品评人物的道德、功业、词章三者中,真德秀更重视文集作者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关于王充“命”论思想形成的原因,前人已有研究,但很少从社会特别是汉代选官制度这个角度加以研究。作者试图从汉代迷信的社会环境和特权阶层控制的仕进制度等方面,粗略探讨王充“命”论思想以及“命”与“行”分途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充的伦理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王充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标准。王充伦理思想的使命和宗旨是“疾虚妄”,即对一切不符合其“命”论思想标准的天人感应论、随命论等虚妄现象进行声讨和批判。王充通过对天体、天道与天地论的批判,对道德神化进行了否定,摧毁了“天人感应”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禀气成性及人性有善有恶论,将人性归于所禀之气,认为是气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性的善恶之分;通过对“随命”论和“遭命论”思想批判,提出人生的一切在于初禀所得的命,否定了“随命以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我们党对国情的认识日趋深化,由“国情论”、“国力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初级阶段论”的确立是对现代化建设所做的科学的历史定位,是更高层次的“国情论”,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而言,《庄子》的生死观是以“道”为根本、以“气变”为中介、以“物化”为现象和以迫退为目的的人生终仇视照.在生成序列上,气分为元气、阴阳和火气三个阶次、物分为人(或天地)与万物两个阶次,并且有阴阳生人、天地和六气生万物的相应失系。因此,气变与物化是对生死观抽象与表象的两种表述。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将“性善论”与阳明“心学”结合 ,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章太炎则将“性恶论”、进化论和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有关理论揉合成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道德修养论。他把道德修养视为“破我执” ,并提出了“依自不依他”的道德原则。两者的道德修养论都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 ,而章太炎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从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哲学智慧、认识水平与成就,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阶段性所决定的。本文对目前学术界把元气论作为先秦自然观的形态,或者把“气”与“元气”等同的这种含糊甚至错误的说法进行了辨析,指出先秦时期的自然观形态只能是气论而不可能是元气论。  相似文献   

8.
冯契诠释中国哲学史的特色之一是坚持“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的依据:其一,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其二,哲学史的创作必须自觉地以某种哲学元理论为指导;其三,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创作者必须拥有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双重身份。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经历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包括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时思想的萌发,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探索与著述。冯契以“史”“论”结合的学术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体现在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以“智慧”说哲学立场诠释中国哲学史,以“螺旋式圆圈结构”诠释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9.
由王小锡先生提出和论证的“道德生产力”理论,被夸大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实在是言过其实。以王小锡先生为代表的“道德生产力论”者没有搞清楚道德概念的真正含义,不了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符合每一个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属于“经济人”道德。王小锡先生的“道德生产力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曲解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不同场合所说的“××生产力”,实际上指的是在生产力中包含着“××”要素。因而,从马克思的“××生产力”的概念中,不能逻辑地推导出王小锡先生的“道德生产力”概念和他的“道德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10.
“气”孳乳新义或新词的方式:内部引申产生新义;联合同义语素孳生新词旧义;前加修饰语素衍生新词新义。除“上位-下位”“整体-部分”“个体-集群”三组常规转喻外,“气”词语语义之间还存在“微观-宏观”“物质-精神”“静态-动态”三组对立转喻,这是矛盾一体观思维方式的反映。自然之气孕育人之气,故以自然之“气”转喻人之“气”;人之气孕育文之气,故以人之“气”转喻文之“气”。同时,以认知自然的图式认知人,故以自然之“气”隐喻人之“气”;以认知人的图式认知文,故以人之“气”隐喻文之“气”。如此人之“气”语义链和文之“气”语义链都是“转喻+隐喻”双重认知叠加的结果,其转喻和隐喻认知都是“自然·人·文”一体观思维方式的反映,是原始一元本原论(尤其气本原论)在语义层面的留存。  相似文献   

11.
《毛诗序》从创作论角度重新阐释了“风、雅、颂”,其“六义”说是实用主义的创作论,汉代多种思想文化因素给这种实用主义的创作论的提出提供了契机。《毛诗序》改“六诗”为“六义”以及“六义”排列顺序依旧错综的原因也正在此,关于“变风变雅”,《毛诗序》也是从创作规则改变的角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12.
《毛诗序》从创作论角度重新阐释了“风、雅、颂”,其“六义”说是实用主义的创作论,汉代多种思想文化因素给这种实用主义的创作论的提出提供了契机。《毛诗序》改“六诗”为“六义”以及“六义”排列顺序依旧错综的原因也正在此,关于“变风变雅”,《毛诗序》也是从创作规则改变的角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阮籍、嵇康的自然观。本文认为,他们二人都认为元气是自然的本体,但除此之外,并无更多的相同,因此不宜将二人自然观并举;另外,从自然观的角度来看,阮籍、嵇康的思想与魏晋玄学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他们的元气论,实际上是汉代气论的延续,不代表魏晋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胡适从实验的角度,在历史的文学进化论的指导下,大胆提出了“三事论”和前后“八事论”,最后形成了他的核心诗观“诗的经验主义”,同时,指出了它的改良性质。  相似文献   

15.
汉代出现的“翘足而待”逐渐被宋代出现的“翘首以待”取代。通过分析“翘足而待”和“翘首以待”的义项,补充了大型辞书事宜的缺失,梳理了二者词义的演变情况,并且分析得出“翘首以待”最终取代“翘足而待”是由于表义形象、清晰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论 ,即所谓“两结合”论 ,其之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诗学的现实主义理论的继承中有所变异与创新 ,是因为毛泽东的精神深处存留着传统诗学“奇正”说的深刻印记。通过对“两结合”论与“奇正”说的探讨 ,认为毛泽东的“两结合”论 ,既是马克思主义诗学的现实主义理论的民族化 ,也是传统诗学的“奇正”说的现代化和革命化。  相似文献   

17.
英译唐诗宋词时,能准确传达一字一词、一境一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许渊冲先生用他的“三化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既译词句,也译情感。选择“三化论”视角,通过举例赏析,主要探究“意美”传递与“等化、深化、浅化”的有机结合,分析许渊冲诗词英译中所采用的英译策略,旨在丰富翻译美学理论的具体实践,启迪译者灵活、准确地再现原诗词的美学内涵,也让译者体会只有细细琢磨和推敲才能得出较为理想的译诗,才能更深刻地感染读者,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介词“论”来源于先秦动词“论”.动词“论”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两汉时期“论”所在的连动结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唐代“论”由动词引申出介词用法,宋代以后“论”的介词用法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论”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连动结构的句法环境加之连动结构中连词使用频率的递减趋势为动词“论”的语法化提供了条件.“论”由表示“议论、评论”的实词义到表示“以某种单位为准”的语法义的语法化过程中间经历了“衡量、评定”义的语义演变阶段.频率中“临界频率”的增加也是推动“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论”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而“论”发生语义演变致使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9.
“谨毛失貌”论是现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理论,在当时被广泛认同,不仅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汉代的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作用,形成了汉代美术注重表现整体气势的美学风貌,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与先秦哲学形而上的取向不同,汉代哲学将老、庄的道论下降为元气自然论,将孔、盂、荀的心性落实为身体的有机构成,这种哲学思维的“堕退”是其价值长期不被肯定的原因:但是,汉代哲学以一体之气贯通天人,却为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命题提供了最具现实感的形式。对人自身而言,它以对人体的构成性认知取代先秦关于人性的抽象思辨,认为人的存在就是形、神、志、气等多种要素的有机凝聚。这种“身体-整体”和“身体-主体”观,不仅有效弥合了人体内部身、心、灵、肉以及人性善恶的对立,而且为后世中国哲学和美学对人的阐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像魏晋美学的形神问题、宋明理学的心性问题,均无法脱离汉代哲学关于人体认知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