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能平等地享有政府为其提供的基本的、最终结果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其范围和衡量标准要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承受能力而定,其追求的是最后结果的大体均衡。目前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六个方面的原因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化导致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管理主体职能交叉且缺乏沟通、缺乏统一明确的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和相关制度规则、政府传统的职能导向型行政模式以及利益诉求机制的缺乏。最后提出了实现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地供每一个社会成员享用,是政府的内在职责.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间差距依然明显,甚至出现拉大趋势.基于此,研究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省区实现协调性发展、省域内各地区实现均衡性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偏向分殊化向注重均等化转变的过程。义务教育也在日益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政策的目标指向,而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发展不均衡虽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反映了义务教育政策的缺失。这种缺失很大程度上在制度层面体现出来,因而产生了整体性的影响。所以,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需要从制度层面不断优化教育政策,提升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同时也是社会建设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化和展开.现阶段,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出非均等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全国性的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省域之间等宏观层面上的不均等.与此同时,省内地区问这一中观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样呈现出不均等的状况,且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与省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省以下的转移支付体系等因素有着较高的相关度.实现省域内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层面,基于此目的,必须探索出适合于省域实际省 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从而因地制宜地实现省域内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湛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实践中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分配不均、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的实施,最终依托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依赖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的完善,包括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合理分摊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与成本、建立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强化财政投入的公开与监督体制及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体制,逐步实现"均等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分析,试图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来探寻如何让处于利益博弈中弱势群体———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均等化的内涵梳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各地居民消费偏好的差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与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误解为公共服务的平均化,也就是说,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别,但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统一。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排斥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比如,医疗卫生服务,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必须有均等化制度安排,但如果你家庭生活情况很好,要接受更好、更高级的医疗服务,那就超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畴。再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二、均等化的困境分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能适应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居民福利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等途径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到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而相关立法不完善是导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我国应确立区域公平发展的立法理念,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体系,完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法律制度及配套立法,保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等状况依然存在。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仍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宁波的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差距仍可从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比较。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仍需不断完善制度、丰富体制和搭建信息化平台,从而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教育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1个具体指标的全国各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法对全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不均等的,其中目前最需要加强的依次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本公共教育和乡村医疗卫生发展.我国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公民都有机会享有大体均等的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鼓励多元主体供给公共服务,构建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