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为此需要对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需要完善其他相关的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2.
土地被征占以后,失地农民面临生活质量下降、再就业机会不多、医疗和教育支出多和不适应城市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强制性、土地征用制度的随意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狭窄性。“可持续生计”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目标,需要政府改变工作方式,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战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妥善安王失地农民,是我固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以征地补偿安王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作为主要责金来源,同时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热点问题.分析了失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失地农民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风险,经济利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应遵循分类逐步推进的原则,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从而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当下,新的社会分层秩序尚未建立,阶层意识多元化,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功能脆弱。失地农民成为在“图地运动”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其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拟从社会分层的划分标准入手,探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阐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关系,呼吁加紧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和和谐社会要求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征地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失地农民无相应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征地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从征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建立全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并分、别从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两方面为保障体系建立法律制度支撑,以便有效解决征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失地农民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着落,现有的医疗和养老制度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再加上失地农民就业受阻,不仅使失地农民生活困难,而且使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其面临的新的危机。特别是新近出现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的恶劣和居住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建立关于失地农民法律保障措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征用预测和评估制度,全方位的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失去了工作、生活和致富的保障。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西安市失地农民面临就业、获得社会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农转非等问题,提出完善征地“片区综合价”制度,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费的利益分享机制,拓宽安置途径,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因城市化需要被占用土地而失去土地使用份额的失地农民和无地农民,以及放弃土地而入城的农民工,构成了今日中国农村问题中的"新失地农民".三种失地农民的增收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关涉到全面小康建设是否具备坚实底座的重大问题.促进"新失地农民"增收,必须从分析他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以赋予农民特殊的土地财产权为出发点,探索"新失地农民"增收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地位界定入手,通过分析目前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从法学的视角,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保障广大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核算方式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不明确,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为了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核算方式,规范征用程序;明确产权主体,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基本权益;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司法救济"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与增进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有序、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01—2010年来,学术界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视角,从征地制度与过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状态、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权益受损和保护等方面研究了失地农民问题,并形成了诸多共识。但也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化的反思,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安置补偿、就业和保障政策的评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带动的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应该基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规则,即农民出让土地,换取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权益。失地农民的权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权益,要把这些权益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经济权益的核心是生存和发展;政治权益的核心是村民自治权;文化权益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社会权益的核心是各种社会保障;生态权益的核心是生态安全。只有对失地农民的权益给以整体性保障,才能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群体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在农地征用过程中,由于有些地方和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甚至在征地补偿等方面与民争利,导致失地农民失去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生活陷入贫困,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必须加强征地管理,规范征地行为,解决失地农民劳动就业;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农村土地经营,使农民变失地为经营土地,让他们能够从土地上得到长久稳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基于此背景,结合对某地区失地农民的120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失地农民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失地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3个因素最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其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失地补偿,但合法权益保护不足,不能够获得全面的法律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存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基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3个镇10个行政村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民创业的影响,特别关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对失地农民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中,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本中,婚姻状况、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和可以借款的人数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在金融资本中,家庭总收入作为失地农民最关键的金融资本,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有关键性的影响。此外,原房屋被拆迁也是影响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陕西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两类非农产业就业群体权益,健全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大社保制度,完善小城镇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社保资金筹集管理机制四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