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对秦始皇“坑儒”的研究,从汉代即已开始,陆贾、贾谊等人均有论述。然而,千百年来,众多的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秦的“坑儒”完全是一种政治行为,它与“焚书”一样,是秦始皇加强封建文化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我们认为这种传统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值得重新讨论。认为秦之“坑儒”是一种政治行为,实际上是对秦始皇的拔高。可以相信,这种拔高多半不是故意的,问题主要在于研究方法上的缺欠,即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当着一种标签随意张贴,生搬硬套。应当肯定,阶级分析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法则之一,这一科学方法本身是无过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史家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历史研究时是否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名嬴政,是秦国庄襄王之子。他继承王位后,灭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统一了全国,欲以“秦”字为头重立国号。但  相似文献   

3.
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秦始皇,坚定地推行法家路线,顺应着历史发展的潮流,“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历史上起了重大的进步作用。可是这个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就灭亡了。历来尊儒反法派总是抓住这一历史现象,鼓吹什么“法家亡秦论”,颠倒历史,大肆攻击秦始皇。分析一下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批驳“法家亡秦”的谬论,有助于进一步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借咒骂秦始皇以诋毁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有秦一代,提倡“吏道”,重视“吏治”,把对官吏的管理提到重要地位。为了强化“吏治”,秦统治者奉行法家学说,推崇“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策略,极力凭借法律武器,将官吏的各项管理制度用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铨任用、政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使封建职官制度开始法律化,并收到了一定效果。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末农民大起义时“有叛民而无叛吏”①即是证叫。从现自秦法制史料看:秦统治者十分重视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关系,几乎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形容案律“无孔不入”,绝非夸大其辞。秦始皇行韩非之说…  相似文献   

5.
随着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朕”已经成为文字学上的“化石”。《尔雅·释诂》:“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到了秦始皇赢政一统天下后,“朕”方为皇帝所垄断专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朕。”即此事。但是,在秦以前,朕并不等于后世的我、余、吾之类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代,朕往往用作“领格”(所有格),同于今天的“我的”。甲骨文、金文就是这样。《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许慎汉人,故所释并不确切。顾颉刚、刘起钎氏指出:“朕——甲骨  相似文献   

6.
秦代文化政策新议王彦辉对秦代文化政策的评析,学界一直笼统地以“文化专制主义”一言蔽之。这种提法并不准确。秦统一前后,对诸子百家一度采取兼容政策。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的文化政策为什么发展为极端的“焚书”,造成哪些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7.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三年,鲁迅发表了《华德焚书异同论》,深刻地分析了秦始皇和希特勒两种性质绝然相反的焚书,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攻击秦始皇,效法希特勒的卑鄙伎俩和险恶用心。今天学习这篇杂文,对于我们揭穿苏修和林彪尊儒反法,咒骂秦始皇,攻击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本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在充分肯定了秦始皇的焚书之后指出,秦始皇的一系列进步措施是“大事业”,而希特勒的焚书完全是法西斯专政,目的在使人民“见不到光明”,“和秦的焚书是不能比  相似文献   

9.
“四人邦”的影射史学家们,为了把别人骂成“复辟派”,把自己装扮成“反复辟的英雄”,侈谈什么秦汉之际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他们编造了一个“赵高亡秦”的谬论,胡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所以很快灭亡,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把反对奴隶主复辟的斗争进行到底,以至让一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阴谋家、野心家,“地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里耶秦简J1[8]134、J1[16]5、6三枚木简简文进行研读,指出:“故荆积瓦”中之“故荆”称谓,具体反映了秦始皇二十六年楚被秦灭,秦官方文书中已称新亡之为楚为“故荆”这一重大历史事实,同时与文献所载秦灭楚战争进程相吻合;“巴、南郡、苍梧”连称表明,至迟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苍梧即已为郡,抑或秦王政(始皇帝)二十五年“定荆江南地”时始设;“兴徭”令的发现,反映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所实行的“耕战”政策,秦始皇时仍得到贯彻执行,这有助于对既往秦之徭役制度的认识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江青在一九七四年的一次会议上放了一通厥词,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政权落到宦官赵高手里”,赵高“代表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奴隶主阶级复辟了;二、秦始皇本人“是个剥削阶级代表”,“有对人民剥削压迫的一面”;三、秦始皇“杀人太少”,“焚的书更少”,保留了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和思想武器;在江青讲的三个原因中,第二个是空的,并没有实际内容(详见下),第一、第三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作为法家思想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他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法治路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废除了奴隶制的世袭分封制,把郡县制推广全国,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局面,对我国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新兴封建制的胜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变法革新路线的胜利。但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儒家思想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思想,进行过长期、激烈和尖锐的斗争。秦王朝的建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他实行的“以吏为师”、“独尊法术”的政策,以法家思想的辉煌胜利,给先秦儒法  相似文献   

14.
汉初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剖裂疆土,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实行郡县、封国并存的政治体制。对于这种特殊政体,历来褒贬不一,普遍的看法认为刘邦此举是对秦始皇实行“海内为郡县”的倒退,其后果引起了“吴楚七国之乱”,给汉初社会带来了不安和灾难。本人对此不敢苟同,试图通过本文就汉初这种政体对社会的影响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种不同的分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廿六年),秦王政灭六雄,统一中原后,建立了封建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什么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华阳国志·蜀志》说“工商致结驷连骑”及“归女有百两之从车”之“失”,以为“原其由来,染秦化故也”。秦地风习“争奢侈”,在交通方面多有表现。《诗·秦风》已可见“车马之好”。公子鍼车队和穰侯车队有“千乘”规模,都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李斯梁山宫故事有“车骑众”,始皇帝“弗善”情节。秦始皇出行,也以队列浩荡形成威仪。秦人出行“结驷连骑”风习,“原其由来”,有“善御”技术传统和“马大蕃息”动力条件方面的优势,很可能也受到草原民族的影响。这一文化特征,促成了秦交通能力优势的形成。其文化惯性,也影响了汉代风俗。丝绸之路史的有关迹象,可以看到具有典型性的史证。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地保持了自己文化的完整性、独立性、绵延性达数千年,这与中华文明早熟的“大一统”文化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汉字、儒学、秦始皇为这“大一统”文化模式的建构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中国的“大一统”文化模式在世界文明史中独具特色,这一模式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崛起与扩张进程中,在占有土地的同时,亦逐步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徕民”政策的施行,促使作为强势政治实体的秦国愈益强大。秦实现统一之后,在所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的形势下,由于行政方面的问题,民人脱离政府控制的现象多有发生。社会人口“亡秦”“逃秦”“避秦”“遁秦”等情形的普遍出现,可以看作秦王朝行政控制力严重削弱、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秦代人口流失,应当与秦短促而亡的史实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的秦国位于甘、陕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先民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多源性特点。秦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仰韶文化西移后,吸收西部以细石器为特色的草原牧业文化及西南部的古蜀山地文化、江汉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融合而成。秦文化的多源性,对其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由秦缪公重用西戎人由余到孝公利用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七霸之一;昭公又采纳范睢“远交近攻”之策,最后消灭六国建立秦王朝。秦始皇重用李斯实施各项统一政策,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最后形成。它的主要核心是“专制皇权”和“武装进攻”。  相似文献   

19.
关中“抑商”文化“大爆炸”——秦文化史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中华大一统之基,同时,它也是源自关陇黄土高原的抑商文化取代重商倾向的“大爆炸”,种下了中国近代落后的经济体制基因。他的“焚书坑儒”,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体现着与抑商倾向相呼应的专制型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探索秦汉“直道”的热潮。继史念海教授在《文物》1975年第10期发表《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后,《瞭望》周刊、《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报刊于1984年8月先后发表了画家靳之林沿“直道”作画的消息,从而对秦汉“直道”经地的一些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6年夏,陕西省交通厅史志编写委员会又组织省、地、县有关人员对子午岭一段“秦直道”进行实地考察。接着,王开同志在《西北史地》1987年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