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明确提出“保卫作者”的口号,认为文学阐释的任务不是去研究作品,而是研究作者,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意向和企图;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以“本事”→“本意”→“本义”为阐释思路,认为作品的本义由本事决定,相信作者本意与作品本义的同一性幻觉,因此两者都认为作者的意图决定作品的本义。但是对于如何得知作者的本意,两者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从本事入手对作者的本意进行客观探求;而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则对作者的意向或意图进行理论探讨。至于作者的本意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本义,两者都未深究,又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前景化是文学文体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讨论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形式问题,但同时又与意义密切相关,应该在翻译中予以重视。以小说中的前景化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对其文本意图进行了分析,由深至浅细分出信息意图和文体意图、打破认知图式的意图和其它文体意图、表层结构意图这三个层次。根据这种前景化文本的意图层次结构,进一步在认知框架内提出了全价翻译策略、灵活转换策略、一元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与诠释均以意义问题为核心,是融合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有机整体.在解构主义的思潮中,翻译与诠释领域出现了“过度翻译”与“过度诠释”的现象.艾柯关于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论述以文本意义为中心,分析诠释过程中“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三者之间的矛盾与联系.这一思想给予翻译研究重要启示.全面系统的翻译研究应以“作品意图”来限制译者诠释的限度,综合考量翻译内外各项主客观因素,避免“过度诠释”对翻译研究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语际的交际活动。传统的交际观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而关联翻译理论则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意图性反映作者的态度,是重要的语篇特征之一。意图性原则的提出为广告语篇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提供了新方法。在广告标语翻译中,准确识别原作者的意图比分析文本语言更显重要。作者认为,广告标语意图有三,即诱劝意图、记忆意图和情感意图。针对三大意图,作者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顺应性原则、简洁原则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诠释学者在诠释文学作品的意义时,总是会涉及如何看待作者意图这一问题。诠释学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巴赫金的看法与之有相近之处,同时又有巴赫金的独到之处。巴赫金始终认为,作品中总是存在或明或暗、可以揭示的作者意图,巴赫金主要是从小说话语中的多声性和对话性视角来深入诠释作品中的作者意图,这一点在复调小说理论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视为复调小说,认为这类小说不同于独白小说的一个根本之处就在于作家在实现自己的作者意图时,采用了一种与人物对话的表现方式,从而使复调小说的作者意图充满了对话性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篇结构运作中,意图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示的意图表达与衔接手段密切相关;隐含的意图却与语篇连贯密不可分。因此,本文抛开传统的语法、语义分析模式,从语用角度对“形散而神不散”的语篇进行了剖析,指出语篇的交际意图是语篇连贯的基础与前提,并从会话体和书面体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意图性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谁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或者说,谁对作品意义拥有“精神产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并深入地认识文学的本质特征。以下,我们拟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创作意图:引导与影响作品意义固然只存在于读者阅读理解之中,但却绝不应当象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否定作者对作品意义应当拥有的那部分“精神产权”。作品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产物,读者的阅读理解要想不受创作意图的引导和影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其一,语言表述只能是线性的,因此作品对生活画卷的描绘,必然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精心安排语言序列的结果,目的是使“句子在运动中建立起一个能够导向存在于读者头脑中作为相关物的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主义试图排除作品语言序列的形成与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联系,把这一序列形式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对于老舍优秀短篇《断魂枪》的创作意图 ,历来论者都认为是对所谓“保守”思想的批判。然而 ,无论是直接解读文本 ,还是去叩问作家的心理背景 ,我们所能读到的都是一曲对没落武侠文化的深情挽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赫施始终将作者意图视为实现解释的客观有效性的最可靠保障。依靠对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创造性发挥,赫施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既有论说。首先,为克服"心理主义"的质疑与责难,他将意图构想为一个坚实、稳固的"意向性对象"。由此出发,凭借对意向性概念的更深入理解,他又点明了意图面向读者开放的历史延续性。最终,在作者表意与读者接受之间呈现出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动态格局。通过现象学层面上的开掘与建构,赫施不仅体现了在"作者之死"的时代背景下重估作者意图的努力,同时也为转型期中国文论的建设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意图的传递和推理的角度阐释了翻译过程中对原作意图的传译及其限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影响意图传递的主要因素为以下三点:原语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认知语境之间的差异;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13.
艾科的本文诠释理论在确认诠释的不确定性的同时,反对一些批评家过度强调诠释者的权力。为说明诠释的限度问题,艾科提出,在“作者意图”与“读者意图”之间,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本文意图”。正是本文的意图为诠释划界设限,使我们能够将某些诠释斥为“过度诠释”而排除于合理诠释的范围之外。本文试图通过对艾科所提出的符号理论的分析,说明“本文意图”在其符号学中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其局限。  相似文献   

14.
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隐藏并不构成翻译上的“人称判断”难题 ,也不一定是“天人合一”体现。汉诗英译过程中人称代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Vermeer和Nord等人的目的论翻译观通过对翻译参与者和文本意图性的分析和解释 ,有力地说明了原文与译文差异的原因。在此视角内 ,通过比较和描写 ,可以归纳出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意图性在英译中大致可以采取“变译式”翻译和“不变式”翻译两种策略。古诗意象的翻译需要译者较强的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家庭成员间订立的协议能否作为法律上具有拘束力的合同,即家庭协议违反是可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判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有无“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英国判例法原则上认为:推定家事协议“无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但是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之间的家事协议是具备“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的例外。“协议内容可处分性”、“义务相互性”、“法益价值重要性”、“信赖行为”可以成为具体界定一个家庭协议是否具有“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的客观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人成为明代中后期通俗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改变了这一时期宗教通俗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突出表现在文学作品的三个方面:道德示范、心性修养与正常人欲。因其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图,从意图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把握宗教通俗文学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构性。三方面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和主要人物意图上从全备到隐没,从作者意图支配式过渡到了最具艺术引力的人物意图叙事类,意图元也随之从简单到复杂,显示出从文学的政教功能到人本质的回归,彰显了极强的感性与理性的现代性。究其原因,与三教合流、共归儒教、明代王学及王学左派的兴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的自律性文学观是对文论史上被冷落甚至被抹杀了的文学独立价值的再次申说和改写。从“审美不涉利害”到“为艺术而艺术”,从“非个性化”到“文学的内在必然性”,从“本体论”到“意图谬见”、“感受谬见”和“起因谬见”,新批评将作品变成了一个与作者、读者和现实无关的独立自足的文本。这种绝对化的文本崇拜,使文学研究具备合法性、超越性和神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有效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 ,在此交际过程中 ,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 ,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用具最佳关联的方式将此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 ,使译文与原作在相关方面一致。  相似文献   

20.
诗歌文本在编码的过程中糅合了作者意图,但作者力图破除意图定点,产生无限衍义,而文本释义过程中则要求尽量靠近文本的意向性,由此形成一对矛盾。为了在释义中无限接近文本意向,中国古典诗学阐释者们一般尽力恢复历史语境与场合语境,并充分采集各种诗学元语言,让释义者心理语境与文本意图语境水乳交融,达到文本释义中主客观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