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实践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话语和话语实践问题的讨论.一方面,他们继承了福柯关于话语的"离散中的规则"的思想,反对话语的任何先验的或经验的统一性,认为话语实践就是在一个散布的差异空间中的"接合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又批判了福柯在话语和非话语之间的区分,认为这种区分只是话语内部的区分,整个社会生活就是一个话语空间.如果说福柯在话语实践和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二重性的话,即话语反对权力又与权力合谋,那么后马克思主义则明确地将话语实践与激进的多元民主结合起来,重新为丧失活力的欧洲左翼找到了革命的使命,尽管是以不确定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2.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20世纪60年代末的著述《知识考古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话语"的概念探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推广的"世界遗产"运动在40年的多层次实践中也改造并形塑了国际与国内层面上带有异质性及历史化的"文化遗产话语"。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这一"话语"视角对理解与反思"文化遗产"话语在国际、国内语境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福柯的知识观揭示出古典知识体系中的不公正与不平等关系、知识的话语性与权力关系,批判了古典知识体系的真理观与科学性,形成自己特有的考古学与系谱学的分析模式,建构了自己的话语和权力知识体系,为知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4.
试论"话语"一词的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话语”一词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有诸多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能给“话语”下一 个属加种差的定义,然而我们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梳理“话语”一词的各种用法,并在福柯 知识考古学与权力系谱学的基础上对这个词作出概念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福柯从知识考古学出发,对科学作了新的诠释。他摒弃了传统认识论的研究框架,独辟蹊径地从话语实践的角度考察科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反科学",他否定了科学的真理性、进步性,也否定了主体对于科学的建构作用,从而彻底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认识论,最终将科学知识归为一种"知识型"支配下的话语游戏。  相似文献   

6.
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 ,也由此出现了一批后现代社会理论家 ,福柯便是其中之一。福柯与一般的后现代理论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独特的研究视角 :知识考古学。本文即以他的《知识考古学》为基点 ,阐释知识考古学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及其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权力话语理论再看林纾翻译中的“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Ivanhoe⑴)为例,来探讨林纾翻译中"讹"的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指出林译中的"讹",反映了由主流意识形态所构成的社会权力话语的干预,体现了译者个人话语权力的作用,以及作家身份对其发挥个人话语权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新的历史分析方法.它受新史学的影响,与传统史学有着完全不同的史学观念。它反对连续,提倡断裂和去主体性,并且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分离出一个独特的分析层次。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说是对话语规律的探讨,福柯用考古学的方法去分析文献、话语乃至陈述在不同条件、环境和关系中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角度出发,用外部权力话语、内部权力话语及中心话语等理论,从翻译选材和译语选择两方面,探讨了胡适翻译法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活动.认为胡适的翻译是在特定外部权力话语和内部权力话语的共同作用下,以及受中心权力话语的影响而实现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0.
借助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现代文学突破了"从五四谈起"的起源上限,拓展了学科时空领域,缓解了学科焦虑,超越左翼文学史观的局限,发现了现代文学的"多种现代性",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研究局面。"十七年文学"改变了情感化、政治化的简单视角,分析文学成规显形与隐形的规则,致力于还原历史情境,转变为两个时代的平等对话,获得了鲜明的文学史意识。"重返八十年代"解构了文学叙述成规,以历史的后见之明,展示流行概念和范畴的背景、条件和关系,探求文学制度再生产的历史性。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谱系学"方法的引入,使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但是,"知识考古学"滑入犬儒主义与失去道德责任的危险,以及它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的局限性,是我们运用"知识考古学"进行文学研究所必须警惕的。  相似文献   

11.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2.
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史因假定先验主体具有构建和奠基事物的作用而坚持起源、连续性和总体性这三大论题.作为话语考古学家,福柯极其怀疑和敌视这类历史主义及其基础主体.福柯把话语看作隶属于同一个散布体系的全体陈述.话语作为实践,既是一个匿名的和历史的关系体系,又是那些把主体散布在大量可能位置和功能中的并合的、间断的和个体化的事件系列.因此,对话语所作的分析就无需参照先验主体.因萨特对间断的和偶然的话语事件和实践极为恐惧,就指责福柯拒斥和谋杀了历史.而福柯则在好几个场合答复了萨特.  相似文献   

13.
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指出,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权力是话语运作无处不在的支配力量。作为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翻译无不受到各种权力因素的影响。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过程中翻译赞助人的隐性权力和翻译者的显性权力对佛经翻译的操控可以看出,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中国的佛经翻译同样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话语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转向过程中出现在艺术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对艺术研究而言,后结构主义转向体现为话语转向、图像转向、文化转向。话语转向是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发展,彰显了交往性言语实践的重要性。图像转向改变了艺术研究偏向内部的局面,将广阔细微的社会文化内涵纳入艺术史研究之中。文化转向以福柯、后殖民主义话语、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等为代表,全面拓展了当代艺术研究的文化社会新视野。在三大转向的推动下,艺术话语正式出场,以巴赫金、罗兰·巴特、布迪厄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家们深入论述话语交往、话语阅读、艺术场域等内容。从上述思想史维度开始,艺术话语的学术史维度逐步开展。对中国而言,艺术话语研究除了思想史、学术史维度外,还有一个是实践史维度,即注重艺术话语的建构性。这一点对中国当代艺术及其理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指示的问题是"艺术如何表述当代中国",从而将艺术话语真正沉淀为中国艺术话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国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国荧幕上,于是影视翻译应运而生。目前影视翻译还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研究上,而对语言层外的研究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拟以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指导研究影视翻译,希望能给影视翻译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促进翻译事业的繁荣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胡适的翻译观。胡适在翻译选本上提倡翻译西洋名著,在翻译用语上主张使用白话,在翻译方法上强调采用直译。指出胡适的这些翻译观点是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结果,既受到当时国内文学革命、西方强势文化等权力话语的支配,也与他本人的诗学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西方哲学史上,人占居了认识活动的中心地位,福柯正是要对这种西方人文理性作出强烈的批判。福柯试图站在理性传统的对立面反思人文科学和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尝试还原近代以来知识的秩序性构造并给出自己的知识型解释。福柯运用知识考古学阐发西方文化史的间断性特征,并在晚期提出了生存美学概念:人在知识—权力的交错中进行审美实践并关切自身。现代人的生存只有进入伦理与道德场域,才能寻找到个体生命体验之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基本原理对《阿甘正传》一镜头段进行解构分析,并描述了这一镜头段"差延"存在的总体关系,以期为影视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以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一直探寻“语言”和“言语”在文学领域的对等物,而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突破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层面的束缚,进一步提出了“话语”的概念。论述了话语的核心内容:话语秩序与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