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一从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阶级斗争的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角度,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封建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它们各自体现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旧社会残留的封建意识形态,它反映已消灭了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体现着没落封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产生封建意识形态的根基虽然已被铲除,但它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由于封建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都是宣扬私有观点和维护私有制和剥削的,为了维护其共同的利益,它们可以互相吸收,互相利用,甚至融为一体;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建立过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但作为我国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资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本质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着单一本质论和双重本质论之争,单一本质论认为国家的本质仅仅是阶级镇压的暴力工具;双重本质论又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双重本质;另一种意见认为国家具有阶级统治和脱离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双重本质。应该承认理论界关于国家本质问题的争论已陷入困境,其主要表现是单一论和双重本质论双方都有一定的理由指出对方观点存在的缺陷,都有一定的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且这些理由和论据很多是来自马、恩、列、斯对国家本质问题的论述,在一定时期内哪一种观点都很难为理论界所普遍接受。面对这种困境,本文试图从国家和社会团社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区别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和概述国家的本质,希望能就这一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91页)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绝非一般的学术之争,归根结底,它是当时两个阶级、两条政治路线斗争的明显的表现。与此相联  相似文献   

4.
历史证明,在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力图以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不允许其他阶级反对或诋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对立和斗争中消长,进步的意识形态必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取得占统治的地位.这就是意识形态活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正确信仰,抵制错误思想,注重发展创新,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5.
方法、历史和地位——马克思阶级理论再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阶级理论主要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是在历史现象学方法下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而形成的.其理论史是一个阐明阶级历史性和本质,特别是从资本主义复杂表象中"发现"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过程.它是马克思整个学说的灵魂,理解其理论地位,关键是在历史现象学视域中准确把握无产阶级范畴.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阶层基于特定经济社会基础的对利益关系的反应.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承担着掩盖阶级社会真实关系的职能,因此是“虚幻的”.意识形态走出“幻境”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科学透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红楼梦》研究学术争鸣述要(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引进西方文化思想评论《红楼梦》是20世纪红学学术争鸣的肇始,20世纪学人对王氏关于《红楼梦》之思想倾向与悲剧观的论说有不同的评判。红学中索隐与自传两派的争论是延续百年的世纪之争。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大批判运动以及其后“市民说”与“共名说”的争论有得有失,对得或失的不同评估与时代意识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脂批本与程高本的优劣真伪之争是20世纪红学争鸣中延续莳间最长、争论程度最激烈、参与争论人数最多、最具有学术本体性的争论。对曹雪芹生卒年的争论以壬午说、癸未说、甲申说为重镇。  相似文献   

8.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91页)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绝非一般的学术之争,归根结底,它是当时两个阶级、两条政治路线斗争的明显的表现。与此相联系,在历史上存在的“尊孔反法”与“尊法反孔”两种对立的思潮和派别,也绝非出于人们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话语权已然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一种新力量。"话语权"之争的实质,就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话语权的巩固和增强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拓展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向缓和,但要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还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是冷战后,世界格局从两极变为五极,即美、俄、中、欧盟、日等五极,五极之间的关系将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两极体制虽已结束,但俄美之争并未结束,争夺的性质、表现形式和冷战前不一样,但从争霸这点看没有变化;三是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但意识形态之争仍将长期进行下去,只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两个阶级之间意识形态之争,就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四是美国与欧盟、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将成为政治上的伙伴,贸易上的对手,这种关系将长期存在下去;五是联合国在国际中的影响与作用仍然有限,对其作用不能估计过高,妥协性是其价值所在;六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是建立公正国际关系的准则,但让所有国家都遵循这些准则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思想是斯大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斯大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活动作为时间轴,其意识形态思想的产生过程分为萌芽、奠基、形成和强化4个阶段。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意识形态本质、与语言的关系、阶级属性和划分标准等。研究分析斯大林意识形态思想,不管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行动方面,都必然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提供更多的依据;在重视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 抵制各种霸权思想对意识形态的侵蚀;证明西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理论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在本质上还是意识形态内在规定性的冲突。五四以来两种思想谱系分别以不同的变形进行着思想的交锋。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演绎出的思想史命题来看,今天的学术立意不应该总是停留在孰胜孰负的判别上。作为启蒙思想史的一桩公案,“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思想史上一次双赢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党的领导、国民教育、思政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突发公众事件处置等多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生喜爱的传媒方式及表现形式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及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这一复杂问题研究的系统化。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地、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及功能,为有效地批判虚假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同时,加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也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索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葛兰西那里,物质性的意识形态避免了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法,市民社会领域的意识形态霸权斗争赋予斗争主体以“集体意志”,但是,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中残存着阶级霸权的最终的本体论基础。阿尔都塞强调了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的自我臣服机制,强调了个体对于一种想象性关系的误识的体认,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以多元决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的自治性始终被禁锢在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下。为此,拉克劳和墨菲赋予意识形态以流动性;通过话语理论的引入,他们强调了在霸权链接实践中将意识形态斗争指向民主革命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为考察基点,从意识形态概念、关于对意识形态批判问题的理解以及对于科学技术的本质认识三个方面,系统比较了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异同,旨在划清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界限,揭示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错误实质,在意识形态斗争日益隐蔽化的今天,对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揭示了教育管理制度的心灵操控功能,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同规训的相关性。但由于未能认清规训权力的性质,使得人们误把思想政治教育认作规训。规训本质上是压迫性的权力,它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环节,并将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而被超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规训,它作为针对思想观念的政治实践活动,只有在马克思资本批判的视野中才能超越规训,找到自己的支点。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趋同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趋同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形态话语权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思考,揭示了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深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学"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文学现象的易变性,将关注点集中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上。采用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和阿尔都塞派有关意识形态的部分内容,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分析认为,文学本质是建立在其意识形态基础上的一个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