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是党报履行使命、净化舆论环境的需要,也是党报与新兴媒体竞争的需要.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必须科学定位党报的读者群,找准提升舆论引导力的着力点,改善党报的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2.
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夯实基层新闻舆论主阵地,是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阵地建设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观念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困境突围的方向,即在新闻传播规律的遵循中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传播效力;在"正确舆论观念"的贯彻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在全面"党性原则"理念的坚守中加强新闻舆论影响力;在"人民中心"观念的深入践行中提高新闻舆论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夯实基层新闻舆论主阵地,是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阵地建设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观念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困境突围的方向,即在新闻传播规律的遵循中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传播效力;在"正确舆论观念"的贯彻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在全面"党性原则"理念的坚守中加强新闻舆论影响力;在"人民中心"观念的深入践行中提高新闻舆论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夯实基层新闻舆论主阵地,是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阵地建设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观念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困境突围的方向,即在新闻传播规律的遵循中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传播效力;在"正确舆论观念"的贯彻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在全面"党性原则"理念的坚守中加强新闻舆论影响力;在"人民中心"观念的深入践行中提高新闻舆论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有效引导舆论,是党报肩负的重任。面对新媒体迅速普及、各种观念不断碰撞等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党报要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变化,推动纸媒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整合独有资源优势做好时政新闻,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6.
积极舆论指的是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合情合理的对策建议或持续的动力,从而有利于某些社会问题或事件朝着有益方向发展的健康舆论,与之相对的是消极舆论。舆论环境由舆论组成。如果一个社会的舆论以积极舆论为主,不同领域的积极舆论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积极舆论环境。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有利于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利于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的一些消极舆论给当前中国的积极舆论环境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避免消极舆论的产生和影响,依法治舆,做好舆论治理和导向工作,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最终让积极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等新媒体的影响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校园舆论的正确引导和营造,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深刻思考。新媒体对校园舆论影响具有特定性、广泛性、灵活性。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发挥校园门户网站、手机媒体、博客等在引导校园主流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摘要]当下,由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促发的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大众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模式遇到了困境。本文重点论述了微博时代加强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互动的基础条件,促成两者的舆论对接与共振,分析了如何善用微博等新媒体,以促进社会舆论的和谐,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以此作为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程勇 《国际公关》2022,(1):79-8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提升,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影响力."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日难",境外企业经常会遭遇一些不可控突发风险,如何预判风险、解决风险和正确引导舆论,本文根据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中资企业近年来所遇到的风险案例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分析探讨中资企业在境外遇到风险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境外企业遭遇风险后,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及时"拨乱反正",报道真实新闻,对冲西方媒体对企业的抹黑和污蔑.在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中,境外媒体如何才能掌握媒体话语权和舆论方向?怎样才能融入当地媒体环境,与当地媒体融合成一个媒体集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哪些中国故事才不会"授人以柄"?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和媒体应该如何主动设置议题提升国际传播力、营造有利于我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媒介环境下由媒体主导的"公共领域",可以形成媒体主导的舆论话题,进行议题设置。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舆论引导面临着困境与挑战,表现为舆论表达的不一致性及冲突日益尖锐、舆论引导由一元化主导转变为多元化共存状态,以及舆论引导话语体系的消解与重构。广播电视媒体的突破与转型主要是舆论引导理念的转型、舆论引导功能的转型、舆论引导机制的转型。形成新的舆论格局和舆论引导的途径在于创新节目内容制作、传播途径,实现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共融共享;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化、客体分层化、议题多领域化;充分发挥舆论领袖双管齐下的舆论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舆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解公共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对政府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大致上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社会上所发生的特殊事件,或超越、违反社会规范的特殊行为受到关注,从而引发议论,这是舆论的起因;其次,意见在舆论领袖带领下互动与整合,进而在一定群体范围内开始趋同,像无数小溪汇集成几条大的江河;再次,个人的意见、群体的意见在互动、整合、汇集的过程中,受到各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形成更大范围的舆论。  相似文献   

12.
舆论是民众社会心理的一种集中体现,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公共事务为导向。每一个舆论都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自由,拓宽了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手机能够促使信息快速传播的舆论的有效形成,但是也会引起社会恐慌。通过全面了解手机舆论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在与传统媒体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手机舆论监控与引导的方式,为打造一个和谐安定的手机舆论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开放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突发事件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舆论引导在维稳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剖析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内涵的基础上,探索舆论导向作用发挥规律,讨论了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不足并进行失利原因分析,同时从四方面提出构建高校舆论引导作用发挥机制:一是科学把握信息发布原则,确保舆论引导途径通畅;二是快速掌控突发事件的消息传播,杜绝谣言滋生;三是突出主流意识,牢固掌握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彰显舆论引导的教育作用。对提升高校危机应对与处理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术界对舆情社会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澄清舆情社会内涵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的核心和价值所在。从历史上和当代中国对“舆情”的运用看,舆情的基本内核是民众态度,而客体应限定在社会政治方面。同时,在与相关概念辨析中,舆情处于民意范围内,又与舆论有交叉,它是普通民众对政治人物和事务的各种情感、认知和行为反应倾向的集合。舆情主体类型多样,其核心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因此,舆情呈现出稳定和易变、理性和情绪化、积极和消极等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和网络公众舆论是理解网络公共领域的关键概念。文章通过对舆论和公众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的诠释和辨析,厘清了舆论与公众舆论不同、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不同。文章指出,网络舆论是上网者随意、随感而发的话语;其中带有"良知"及成见且带有情绪化倾向。而网络公众舆论要求参与批判讨论并赋予了公共精神和批判性的含义。这有助于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和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确保国家舆论安全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我国舆论安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必须深刻认识舆论安全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安全的关系,主动契合舆论安全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爬取的方法,对近几年的121条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词云图、语义网络分析、LDA主题模型的特征分析进行语义挖掘。挖掘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了解阻碍网络舆情防控与治理之因。文章提出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立网络舆论治理机制、健全传播者和接受者引导与培育机制、完善网络舆情法制与追责机制、优化网络舆情的多元联动共治机制。以期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有效监管,整治网络谣言乱象,较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舆情热点事件的主体、根源、内容、结果与应对为维度,在将影响舆情热度的因子分为地位差异、多元冲突、不可预测、危害巨大和应对失当的基础上,以人民网“舆情热点事件舆情热度榜”数据为材料,分析热源因子在具体事件中的呈现。结果表明,热源因子是导致事件演变成舆情热点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每个事件都具备所有热源;事件舆情热度和热源因子数量并无直接相关性,事件成为舆情热点与其所含热源因子的强度有关;且不同类型事件热源因子有所差异。对热源因子的认知和分析,可为政府干预、引导舆情热点事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抑制、促进和抑制促进共存三种。政府因素作用的差异使得舆情发展演化产生了不同。研究网络舆论中的政府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去对待并解决舆论危机。统计分析近年来和政府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发展规律,计算了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作用值。研究发现:若舆情事件中政府因素起促进作用,那么政府对舆论危机的作用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