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里坊不仅存在于古代城市和乡村聚落,而且被移植进明代长城边防军事堡寨中。经过大量实地踏勘,发现以军事建制为主的明代边防地区修建了上千个军事聚落,遗存至今保存较完整的也有上百个,里坊居住模式也普遍存在着,居住形态表现在建筑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通过对明长城军堡与里坊制在社会学和建筑学两层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军堡与里坊均是集防御与居住于一体的聚落,军堡与里坊实际上是同一种聚落形态的不同表达方式,以至军堡与里坊具有建筑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堡寨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聚落或建筑防御形式,而在其基本的外围线性设防的建筑实体形态之下,却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属性。基于此,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针对堡寨的建造与运作的社会职能进行剖析,指出堡寨在发挥日常保安与抗患拒恶的防御作用的同时,仍有着控制拓展势力以及文化心理表达等方面的复合职能。围绕堡寨建设的组织管理权属性质,分析总结出社会基层聚落堡寨、自卫武力据点堡寨、国家军事防御堡寨三种主要类型。在综合考虑使用集团的动机意图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揭示堡寨具有防卫与攻击的双面性格内涵。  相似文献   

3.
民居聚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出异彩纷呈的形式。所研究的堡寨聚落就是这诸多形式中,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的堡寨型聚落。地处黄河流域的晋陕地区,在君权统治和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的君统聚落。而地处东南沿海的闽赣客家,虽同属汉文化的后代,却在宗族统治和慎终追远的思想作用下,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其不同于晋陕聚落的实用、平等、内聚的独特宗统聚落。通过对同源文化、不同地域堡寨聚落发展演变过程的比较剖析,揭示社会文化对堡寨聚落形成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军事堡寨聚落的研究是乡村聚落史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堡寨是一种防御性聚落。河北军事堡寨的形成与发展,既与当地传统聚落的发展密切相关,又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和推动。同时,也受明代大规模重修长城的推动与制约。通过对河北明代军事堡寨的调研和资料的归纳整理,分析军事堡寨的成因,探讨其修建过程,并着重总结军事堡寨的分布规律及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传统堡寨聚落的精神防卫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堡寨聚落是古代先民抵御外侵内乱、为求安全而营建的一种典型的防御性聚落形式。它们以聚落于外周进行环绕式的防御建构为主,如砌建堡墙、挖设壕沟等,相对于普通聚落,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防御目的性,并因其聚落称谓中频繁使用“堡”、“寨”等字眼而得名。通常而言,拥有外围线性  相似文献   

6.
堡寨聚落作为我国古代聚落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针对“传统堡寨聚落”这一重要课题,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陕西地区作为分区研究对象。首先对这一地区堡寨设防聚落的整体环境与发生机制展开背景分析。进而借助地图、方志等文献资料,通对实物遗存、地名称谓等相关信息的统计,从总体上考察本地区堡寨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各类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实地调研为依托,选取典型堡寨聚落实例加以陈示,从而充实深化对这一特殊聚落形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以考古发掘实例为依托,理清史前聚落的外围设防形态的演进路线,其中体现出堡寨聚落与古代城邑的同源性;进而分析指出由"堡"到"城"(原型边界的膨胀,以及城内里坊单位的聚集)与由"堡"到"堡"(原型的不断重复与动态发展)双线并行的演化规律;最后,分析指出"井田制"与"里制"等早期的社会制度对"堡"形态结构的影响与关联。  相似文献   

8.
传统聚落是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载着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湘西南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众多典型的传统聚落,选取绥宁县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聚落建筑空间网络结构展开研究,并揭示其特征价值下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结果表明聚落空间形态受到自然人文双重因素影响,自然环境奠定其整体空间格局,但内部空间节点传承着苗侗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部分空间节点设计体现出防御性价值。进一步基于文脉传承视角下,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和文化振兴策略。研究成果在丰富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研究理论、传统聚落空间网络保护体系构建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对乡村振兴规划、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启示作用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聚落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建立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保护与更新的有机结合显得非常重要。在调查辽宁长城沿线聚落的基础上,针对小河口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现状,从文化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对聚落沿革、形成机制、景观价值和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保护更新实践,提出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的共生理念和以整体协调、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为原则对聚落资源进行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考察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沙田宗族聚落--番禺沙湾古镇宗族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沙湾镇区内延续下来并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存.基于其在整个珠三角的典型性和保存的相对完整性,提出了整体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韦伯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层制不可避免地要扩大。科层制权威是处理大规模社会系统管理要求的唯一方式。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有必要发展控制与管理的系统。科层制的出现是对这些需求的理性化与高效率反应的结果。然而,正像人们将要看到的,韦伯也相信科层制显露出了许多缺点。后世学者对其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尽管如此,科层制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与"术"兼备是曾国藩的重要特点。曾国藩的学问是以通识之学和躬行实践为特征的"士大夫之学"。曾国藩既能"躬行践履",又能"涵养本原",做到了本末兼修,体用兼备,在"学"——"术"——事业的模式下,以"诚"为"术"之本,以醇正之学,化成其贞正之术,终以成就其事业、事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意,它反映并深层地折射出了人类整体和谐生存的目标与图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从成人教育的角度来探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目标,在实现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目标的过程当中,成人教育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而这也要求我们去采取确切的措施,从而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态伦理教育倍受人们重视,但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贴近三农的教育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效果更是欠佳。对象的特殊性、内容的通俗性和方法的实践性是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突出特点,培养"理性生态农民"和建设农村生态伦理文化是其最终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些特点和目标才能真正提高目前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贵妇人画像》,被公认为是其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的精神主体和情感的潜意识都受着情感所支配,因此一直以来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焦点。本文从亨利·詹姆斯的历史轨迹和主体情感、叙述视角以及读者阅读当中的感受与理解,阐述其不确定的情感,以此来剖析作品独具特色之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为掌握大学生主题班会实施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研究者对山东省内8所高校的主题班会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题班会在各高校基本能够有效开展,但是仍存在主题班会自身建设不足、辅导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论文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主题班会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职教育与其学生未来从业岗位对接之需,构建了由成就与执行、服务与帮助、影响与冲击、管理与组织、思维与认知、个人有效性等组成的六个素质概念模块;从高职经管专业学生从业素质的维度,设定行动的强度与完整性、影响范围的大小和主动程度,划分出高职经管专业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内涵,并给出相应等级。在此基础之上,涵盖成就导向(ACH)、人际理解力(IU)、影响力(IMP)、关系建立(RB)、培养人才(DEV)、团队合队(TW)、演绎思维(AT)、归纳思维(CT)、专业知识(EXP)、自信(SCF)等要素构成的高职经管专业学生从业素质模型。编制高职经管专业学生未来从业素质词典,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从业素质模型,为高职人才的规格确立和培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CCD相机驱动系统是CCD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时序驱动系统和电源驱动系统组成。本文主要介绍CCD专用时序驱动芯片KSC-1000TG的主要特点与性能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KSC-1000TG的CCD时序驱动系统,并且对该系统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仿真,并在实际电路中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CCD驱动时钟频率达到22.9MHz,数据输出率达0.9帧/s,完全满足CCD的驱动需求。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在不受外界任何压力下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大学生善于自主学习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影响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等心理因素是主要方面。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需要其自身学习意识的增强,又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学校、社会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要真正成才,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