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河南Y镇,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户发生了分化,这是土地流转发生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土地不可能如商品一样自由流转,而大都发生在一定的血缘、地缘关系之内,并以非货币化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归根结底,在农户的生活世界中,土地发挥着生存保障、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货币开支、实现劳动力就业等一系列功用.无视这一基本的事实,企图赋予土地完全的商品属性,这正是大规模土地流转遭到农户反对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声誉机制、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口头契约自我履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湄潭县221户农民的调查,构建了二元logistic模型,从声誉机制这一视角探讨农地流转的契约选择与口头契约自我履约两个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声誉的信号传递效应,激励和惩罚效应、网络效应提升了其重要性,使得声誉能够正向促进农地流转口头契约的选择率及契约自我履约率,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判断。另外,土地流转面积也是关键影响因素,土地流转面积越大,双方选择口头概率的几率越低,契约依靠自我履约概率也越低。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瑶族的婚姻为例,“差序格局”具有从“身份主导”向“理性意识”过渡的时代特点。作者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交往的差序,将会再度重返身份等级主导的血缘、伦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三峡库区重庆辖区的7个乡镇23个行政村共427户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特征、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非农收入比例和土地流转收益是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考察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分析了“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结构,认为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了乡土交往伦理,主要包括血缘决定的家族伦理、地缘本位的熟人信任和自我中心的差序格局等三个方面。血缘决定亲缘关系、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和人际交往关系;地缘本位决定了乡土人际交往和熟人信任的交往范围与原则;与团体格局相对的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的,体现了中国乡土独有的公德与私德以及自我主义特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信任-合作绩效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一般信任与合作社声誉的评价对合作绩效的促进作用不受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影响,而农户的认知信任对合作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土地经营规模正向调节效应的显著影响。对于收入水平低、外在压力大、收入渠道少的农户群体,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认知信任-合作绩效的调节效应更显著。建议农村地区应建立良好的契约环境,提高农户间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增进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信任;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部分农户群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适度扩大其土地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目前河北省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主要选择了保定、沧州、承德、邯郸、衡水、廊坊、秦皇岛、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等11个地市辖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文章根据此次调查数据,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农户群体土地流入、土地流出面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发生明显的作用;家庭承包土地面积规模对土地流转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对于土地流转程度影响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的信任格局形塑了要素交易的人格化特征,政府介入则使之逐渐非人格化。为剖析该转变的内在逻辑,利用江西和辽宁两省的转出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土地交易"差序格局"的形成及政府主导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差序格局"内嵌于农地要素的配置方式,政府主导有助于促进交易的非人格化。经验结果表明:第一,信任水平与交易对象正向匹配,交易外生性的提高则降低了信任的交易匹配效力;第二,政府主导土地流转提高了交易的外生性,但仍受限于信任的内生匹配作用;第三,外生性交易有助于显化土地流转的价格和契约的规范性,政府主导强化了该效应。为此,需着力破除城乡互动壁垒,拓宽农村社会网络边际和提高要素的流动性;发挥政府在农地租赁市场中的规范构建、平台搭建及规则维护等职能,同时约束政府的公共理性和寻租行为,协调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农户种植结构有助于科学回答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这一重大问题。通过全面考察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溢出效应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发现:(1)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种植结构的趋粮化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土地流转形成的土地规模大小对农户种植结构存在动态影响;(3)的确存在农户种植行为溢出效应,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种植结构中的溢出效应具有调节作用;(4)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溢出效应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5)对于分散化土地流转农户,土地流转租金亦会促进种植结构“非粮化”,且能通过种植结构中介变量影响家庭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净收益。因此,政府应加强劳动力教育培训,引导低质量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合理发挥农户种植结构中的溢出效应,加强农地流转市场监管,拓宽土地流转市场信息获取渠道,降低土地流转价格,减轻农民租金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10.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发生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明显的正面效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以陕西省白水县3个村、西安市阎良区5个村和灞桥区4个村为研究实例,对235户样本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和计量分析,深入探究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特征及其发生的动因。研究结果认为: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流转,都是特定行为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抉择;户主年龄减50的绝对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非农业收入、农户愿意种植面积和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之差的绝对值、流转政策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法治层次论主张法治由治理方式、制度形态、秩序状态和价值理念等4个高低不同的层次组成,这4个 层次,从宏观上又可分为制度法治和观念法治两大部分。法治建构论强调的是制度法治的建立方式,进化论针对 的是观念法治的衍生过程,二者不仅不相互排斥,反而是紧密相连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明确法律移植主体问题既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法律移植秩序化和我国法律体系完整性要求的基础上 ,从狭义的法律移植角度和宽泛的法律移植角度对法律移植主体构成进行阐述 ,认为法律移植主体应依法拥有法律移植权 ,而法律移植权属于立法权的范畴 ,故法律移植主体应具有专属性。就我国法律移植的现状而言 ,我国应尽快在法律中明确法律移植权的归属 ,使法律移植主体合法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对性质命题的定义、种类、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做了全新的研究和解释。性质命题的定义不能以"性质"为种差,以"命题"为属概念;单称性质命题没必要与全称性质命题合并;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必须严格区分;主谓项分别相同的性质命题之间不存在真假不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外意义协商研究三十年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协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研究历史。意义协商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定性描述阶段(1980-1984年);(2)理论创建阶段(1985-1995年);(3)理论修正阶段(1996年至今)。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意义协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际税式支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如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制度,加强税式支出的监督与管理;适时将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改进税式支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国际上税式支出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做法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与改进我国税式支出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结合我国财政职能的转换及国情,重新界定税式支出的范围与活动领域;加快完善税收立法,特别是税式支出管理法;建立税式支出分析评估监督制度;逐步把税式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等.  相似文献   

17.
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与承运人无单放货责任的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海商法》相关规定的分析 ,引申出海运提单项下的提货权的概念 ,提出持有提单是主张提货权的必要条件 ,提单持有人可以凭提单而请求提取货物是主张提货权的充分条件 ,指示提单只有通过有效的背书才能成为提货权的凭证 ,承运人无单放货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提单项下的提货权 ,提货权是索赔人以承运人无单放货为由向承运人提出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阶段。传统产业竞争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的要素投入结构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指出,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代表性需求等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钻石体系愈完善,产业愈能确立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对于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治概念是法治理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前提.对法治概念性质的不同理解,内在地包含着对法治建设内容的不同规定,甚至内在地规定着法治建设的不同模式.从性质上讲,不能把"法治"概念局限在法律自身范围之内而仅仅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法学概念,法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价值追求和基本政治原则,甚至包含着对法律的热忱和信仰.法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而法治建设也就是一个融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所需,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深化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教育的民本化思想,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警惕法治保守主义,重视法律职业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