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哈萨克族中帐的游牧地域组成哈萨克族中帐的主要部落是克烈、乃蛮、弘吉剌脱、蔑儿乞、阿尔根、克卜恰克等。这些部落在成吉思汗崛起时,基本上游牧于蒙古及阿尔泰山的广大草原,现在哈萨克族中仍保留了这些部落名称。克烈部落在辽时被列入北阻卜内,当时牧场在回鹘汗庭故地周围,到成吉思汗崛起时克烈已成了漠北西部草原的主要部落。乃蛮部落据《元史·地理志》指出最初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吉尔吉思地方,由于黠戛斯大批南下击溃回鹘汗国,乃蛮也就乘机占领了从额尔齐斯河到和林的广大土地,文化较高,西辽末年,乃蛮酋屈出律曾篡夺了西辽的统治权,成为中亚统治者。蔑儿乞原系蒙古部落,十三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流域,剌失丁说:“这个部落人丁众多,兵马强壮。”在《辽史》中称为梅里急、密儿纪。弘吉剌脱在成吉思  相似文献   

2.
乾隆、嘉庆时期的哈萨克族系指西起伏尔加河以东、里海东北岸,东达额尔齐斯河及伊犁河、楚河地区的辽阔大草原上游牧的哈萨克大、中、小三帐。1757年(乾隆22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西北边疆之际,大、中、小三帐先后臣属于清政府,成为清政府的属国,其中有一部分于1766年(乾隆31年)重新回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原游牧区域,成为清政府的属民。本文试就乾隆22年以后至嘉庆年间清政府对哈萨克之政治、经济关系与政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乌孙,汉代西域大国,其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朝会焉。”至极盛时,有胜兵18万,人口63万,等于汉西域城郭诸国若羌、鄯善、莎车、疏勒、于阗、焉耆、龟兹等国人口的2倍。 乌孙不仅人口多,而且据地辽阔,占有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一带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4.
关于汉代乌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以前,他们劳动、生息在河西走廊一带,公元前二世纪初,移居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本文拟就乌孙的原住地及其西迁、西迁后住地的范围、乌孙与汉朝政府的关系、乌孙社会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模式是我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历史上,丝绸文明对游牧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游牧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突显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骆驼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有关骆驼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阐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精神内涵,呈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绽放的异样光芒。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后裔,在其传统社会中,往往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游牧,部落在安排游牧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依然在体育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方面保持着传统社会组织体系的部落认同,各部落的体育活动的产生与游牧狩猎、军事战争和宗教祭祀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源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饮食人类学关于饮食礼俗的研究,多从象征维度入手,解析食物及相关实践的象征意义。而本文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牧区社会的饮食的考察,试图将象征的分析放入具体社会结构之中进行,从而指出,一方面,哈萨克牧民在与草原环境的长久互动中形成了一种嵌合于其饮食及相应礼俗中的游牧生态观;另一方面,这样的饮食文化在具体的地方社会中,又不断形塑与巩固着相应的社会秩序与游牧文化之特质。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在其游牧生活中的婚俗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踏水礼、彩礼、婚嫁仪式歌、刁羊和姑娘追等是其传统婚礼的基本习俗。随着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婚俗在时间、彩礼、婚宴和交通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和现代婚俗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认识到:哈萨克族由单一的民族婚俗文化不断地向多元的民族婚俗文化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家喻户晓的口头传统,堪称哈萨克牧人表演、育智、炼智的艺术殿堂,亦是彰显、传递游牧民社会生活、精神心灵的群体大舞台。随着现代性进程的加剧和哈萨克游牧生活方式的转变,阿依特斯日趋式微、影响力逐渐弱化。回眸历史,新疆其他突厥民族民间文化中也曾有过或至今仍残存着类似于阿依特斯式的文化事象。可以说,哈萨克阿依特斯的抢救、保护,将是对当今人类认知、享用游牧社会传统艺术与智慧的一大幸事!阿依特斯的艺术魅力在新世纪应有一个更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早期的神话与宗教关系密切,它将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包容在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中,构成情调各异的民俗画和风景画,呈现出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从中渗透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哈萨克族的原始宗教信仰,都与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有关,反映出哈萨克先民强烈的部落意识,在本质上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对现代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辽王朝(1124—1211年)虽在中亚统治仅88年,但在中亚历史上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上开创了一个新的统治局面,并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传播我国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中亚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在西辽统治下哈萨克草原主要是哈萨克族的葛逻禄、康里、突骑施(乌孙)各部,另巴拉沙衮地区还有不少回鹘族,但由于西辽首都虎思斡耳朵位于哈萨克草原,因而西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哈萨克草原。而西辽建国前后又去了不少契丹族人和汉族人,这些契丹人和汉人主要是在西辽统治中心的哈萨克草原,当然其附庸国的高昌回鹘及东西喀喇汗朝地区也分布着契丹人和汉人。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代表其社会特征的知识型。在特定知识型关照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如何传播这些知识历来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哈萨克族在其历史长河中以游牧为主,在传统游牧文化中形成的知识型随着近现代文明的不断冲突而发生着转型,每次转型在对教育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促进着哈萨克族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哈萨克族牧民由游牧走向定居后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步骤和必然选择。笔者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哈萨克牧民定居生活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加强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诗歌 是哈萨克 族传统哲 学的主 要表现形 式,这 是 因为: 一、游牧 经济 决 定了 游牧 文 化发 展 的方向;以 诗歌为主 要表现 形式的文 化环境 影响了哲 学家的人 文素质 、支配了哲 学家的 理性思维 方式。另 一方面 ,是因 为哈萨克 族长期的 心理积 淀和文化 积淀所 形成  相似文献   

15.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长途迁徙的游牧经济生活限制了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能携带太多的用具。对他们来说,周围环境的色调不仅仅反映了物体的物质属性,而且构成一种感觉体系,它成为草原居民社会象征的基础,也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视觉信息是远距离联系最通行和最方便的形式,尤其是战争年代,单身行人按远处游牧点的颜色判断其族属,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中世纪史诗《岭格斯尔》中的豁里部就有白帐、黄帐和黑帐三部。  相似文献   

17.
阿克汗又称圣陶克。《陶克法典》是陶克汗在位时制定的哈萨克汗国法律,因其内容分为七项,又称《七项法典》。该法典反映了游牧封建社会中阶级斗争的激化与伊斯兰教在哈萨克人社会生活中的合法地位。它对哈萨克社会有影响深远。在哈萨克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游牧社会家庭财产的分配继承习惯法初探参普拉敖力布我国蒙古、藏、哈萨克、鄂温克、裕固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习惯法,一直具有非常高的社会效力。习惯法是游牧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是每一位游牧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人烟稀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相似文献   

19.
一维吾尔族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一向是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的民族。自公元745年(唐天宝四载)游牧在漠北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怀仁可汗击杀突厥白眉可汗后,“回纥斥地愈广,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当时的室韦,位于今黑龙江上游一带,其南即为契丹。契丹主要游牧在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一带,因而回纥汗国的东面实际是和室韦、契丹、奚相接。自755年的安史之乱以后,回纥势力更为雄张,契丹被迫依附于回鹘。所以《辽史·代卫志》称:“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  相似文献   

20.
“突厥”这一名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汉文史书上,用来指称游牧在我国北方领土上的古代突厥人和以突厥人为主的部落联合体。他们当中有突厥、铁勒、葛逻禄等各部。突厥及其各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民族、部落接触融合,现在已经形成为若干不同的单独的民族。例如我国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