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对于完善人格、启迪智慧、发现真理、推进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言论自由从其内容上可分为多种类型,宪法和法律对于不同的言论给予的保护程度也是不同的.言论自由的核心是政治言论自由,即公共言论自由.摈弃对言论自由的过多限制,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监督主体权利的法律规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形式,已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在实践中网络主体在言论自由、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遭遇法律困境。需要从法律上承认网络监督的权利,建立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权利保护的立法原则:权利保护优先、最少限制和事后追惩原则;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尽快出台《新闻法》,对《刑法》和《国家赔偿法》相关条款进行修改,以保障公众的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监督权,实现网络监督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商业言论是否应得到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的保护以及应得到何种程度的保护,对此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在美国宪法司法的实践中,言论自由原则已经出现向商业领域拓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商业言论原则。虽然言论自由的核心属性是政治自由权利属性,但也具备经济自由权利属性。区分政治性言论与商业言论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仅会面临言论类型化缺乏可行性的难题,而且还会遭遇经济自由权利崛起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频繁发生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然而,在作为宪法权利的言论自由面前,启动刑法规制网络谣言需要以保障宪法权利言论自由为指导,避免打击民众表达内心声音的意愿。面对不同的网络谣言,刑法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限度,以落实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网络谣言本质的虚假性和网络谣言变质的真实性,需要我们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散布的消息是谣言,而网络谣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需要我们证明行为人散布的消息确为网络谣言,如此才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基本价值的应有之义。对言论自由权利的维护,可以使宪法的基本价值得以伸张;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当宪法性的权利遭到侵害时,应将对宪法基本价值的考量纳入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6.
频繁发生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然而,在作为宪法权利的言论自由面前,启动刑法规制网络谣言需要以保障宪法权利言论自由为指导,避免打击民众表达内心声音的意愿。面对不同的网络谣言,刑法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限度,以落实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网络谣言本质的虚假性和网络谣言变质的真实性,需要我们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散布的消息是谣言,而网络谣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需要我们证明行为人散布的消息确为网络谣言,如此才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言论自由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表现方式,但是公民在发表言论的同时可能会触犯他人的权利。加强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是现代法治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保障与限制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宪法条文重构、制定专门法律、加强司法救济等方面完善对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反腐的进程中,公民的言论自由及宪法监督权与被举报人的名誉权均为法律所重点保护的权利,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为保证公民言论自由和监督权的广泛行使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对网络反腐中举报人的"诽官"行为应当以最谦抑的刑法手段进行预防和惩戒。本着这个理念,在网络反腐视角下对网络诽谤的入罪标准应重新给予审慎思考,不能轻易降低诽谤罪的入罪门槛、扩大刑法的适用范围,对网络诽谤的构成要件应进行谨慎认定,以充分、合理地在打击网络诽谤犯罪的同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9.
财产权是公民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刑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宪政背景下的公民财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应遵循宪法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我国刑法对公民财产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诸多与宪法不相吻合的规定,有必要予以调整,并通过构建违宪审查制度最终实现刑法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与宪法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言论自由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言论自由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无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各国宪法,都宣告言论自由为一项基本人权并加以法律保障,同时都对这种自由权利的行使规定了相应的限制。但就言论自由及对其限制来说,自由仍然是首要的、基本的,限制言论自由的目的是为达到言论权利与言论义务的协调和统一。各个国家之间存在限制言论自由的不平衡,有更深更复杂的原因。中国今后应该依据宪法进一步完善有关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使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保障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发生的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保障的缺失,而发生于美国的类似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却成为了美国宪法史上检验自由理念的正面例证。以这两个结论截然相反的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中美宪法对公民言论自由保护的现状,以期能借鉴美国对言论自由宪法保护的优点,尽快完善我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言论自由保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争议在美国主要呈现为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与政府的法律规制之间的平衡问题。1968年的金斯伯格案、1978年的FCC诉太平洋基金会案和1989年的赛博通信公司诉FCC案即是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宪法规则和合宪性审查标准,其中尤其突出了言论传播媒介的特点对于法律分析的重要性。网络时代的言论表达因表达者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言论传播渠道的多元扩展、言论道义责任的弱化等特征,使得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的网络言论自由权有着不同于传统言论权利的素质。在最新近的雷诺案中,美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宪法保护方式基本成型,言论自由的保护仍被认为是首要的,网络言论的技术特点必须被纳入到经典的权利分析的模型中,用以决定宪法所容许的政府规制的合理程度。网络言论自由在美国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议题,而始终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法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 ,由于该权利本身潜在的危险性 ,现实中 ,该权利的行使受到了重重限制 ,几至基本权利的丧失。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言论自由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法能对限制言论自由的成本与效益作出客观的分析 ,如限制言论自由要付出什么成本 ,不限制会产生什么效益 ,以及在不同的领域如何实施。放松言论限制将成为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护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参考域外司法保护模式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语境,我国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护路径应为:依照宪法制定一部人权基本法,实现宪法权利向法律权利的转变,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在个案中通过对该部人权基本法中的“未列举权利条款”和相关条款的解释,实现对宪法未列举权利的间接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法律十分重视平衡和保护言论自由,法律对人们言论的规制要受到来自个人名誉、尊严和道德方面的限制。但德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也有诸多不足:一是德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有过于宽松之嫌;二是在言词与行为之间没有作出区分;三是德国的基本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着重在民法方面,而没有刑法方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其性质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新闻自由作为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它是一种制度性权利;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保障公共舆论形成的功能外,在现代民主社会,新闻自由同时发挥着监督政府权力的作用。在内涵上,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也存在差异。所以,新闻自由从性质上来说,是一项从言论自由中分离、独立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7.
对生命权入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权未予以明确保障是我国现行宪法的一大缺憾。生命权是最基本的宪法权利,没有生命权其他权利皆无从谈起,宪法对生命权保护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生命权问题涉及死刑、正当防.卫、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战争和反战、自杀、安乐死、堕胎、计划生育等多领域,需要刑法、民法、赔偿法、计划生育法、国际法等一系列部门法加以规范和解决。将生命权栽入宪法是其他部门法保护生命权的基础,是形成一套保护生命权的法律体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探析言论自由入诽谤罪之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言论自由是一个国家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化程度高低的一杆标尺。在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级政府更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不仅要能够容纳不同呼声的存在,更应该正视和尊重不同的呼声,为人民广开言路,让人民畅所欲言,以保证公民这一宪法权利的实现。视公民的言论自由如洪水猛兽,动辄采取高压手段予以打压的做法,自然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为民主政治社会所不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核心是宪法保护问题,本文从宪法的角度阐述了宪法对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意义,以宪法视角审视农民工权利保护不力的现状,并从宪法维度提出保护农民工权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重要的宪法问题。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权利观念比较薄弱,宪法文本规定的基本权利在现实中尚未完全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的有效实现,关键在于在坚持正确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通过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备基本权利立法、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依宪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弱势群体权利进行倾斜性保护等路径使宪法基本权利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