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收入及以下各阶层住房支付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持续扩大;中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各收入阶层与相应住房类型匹配性不完善,中低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面临着较严重的住房压力.  相似文献   

2.
国外“房价收入比”研究:起源、测量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起源、测量、应用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房价收入比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演化于、并优于住房支出收入;房价收入比测量的多样性取决于房价和收入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房价收入比均衡模型的不同;房价收入比主要应用于住房支付能力和房地产泡沫研究。房价收入比计算的规范化、均衡模型的集成化以及实证的多角化将成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现有住房支付能力测度方法出发,构建了以单位面积商品住房抵押贷款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比例为基础的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海口市居民家庭普通商品住房支付能力。实证表明,若考虑家庭收入增长效应,其住房支付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家庭基本不具有住房支付能力,中等或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则可能发生因购房而诱致的生活贫困问题;此外,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变化也会显著影响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在改善城市面貌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但是地方财政支出并没有因此影响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相反,地方财政支出在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投入,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缓解因稀缺公共品竞争导致的住房溢价,从而降低购房成本。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教支出更为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并且这一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单位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梳理国内学者研究城镇房价收入比和城镇居民基于住房的分层后,可发现国内学者从农村房价收入比和从住房角度研究农民分化很少。计算农村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5个收入组的房价收入比,估算5个组别家庭现实中自建房需要的大略时间,然后将农村高收入组别家庭收入与城镇的中等收入组别家庭收入做比较,可判断高收入组别家庭在城镇购房的可行性。基于农村适婚年龄和低收入户的建房时间比较可判别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自建房的可行性。基于上述判别,将农民分成主要家庭成员在城镇购房居住阶层、在农村建新房居住阶层、放弃在农村建新房居住阶层3个群体。得出结论:农村人口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收入的分化;3个阶层的选择体现出农村中以"小"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优质资源单向由农村流向城镇,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农村和全国整体经济的长久发展;放弃建房人口在住房分化中向上通道基本闭塞。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客观科学测算农民进城购房的支付能力,对制定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进城购房的特点,构建了农民进城前的纵向财富积累的首付支付能力指标,与农民进城后收入市民化的当期财富获取能力的月供支付能力指标,对全国以及大部分地区农民进城购房支付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地区间存在支付能力差异,但差异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态势;2010-2011年为21世纪以来支付能力最低点,但2016年全国住宅价格出现普遍性上涨并存在持续性,可能会出现新的支付能力最低点;农民高收入家庭具有有限的城镇住房支付能力,中等偏上与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下与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7.
结合长春市商品房的市场价格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运用动态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法,对居民的商品房购买能力进行了估测.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最低10%人群甚至包括收入最低40%的中低收入群体应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同时,当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比率不突破4:6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会冲击现有商品房市场.  相似文献   

8.
分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合适政策、持续释放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而中国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平台.在两步骤分析框架下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显著且持续扩大的差异;在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住房价格、贷款利率水平、家庭非住房消费比例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负相关,家庭收入、家庭储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与住房支付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住房压力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创设了住房压力指数,作为衡量购房者住房压力大小的指标,利用房价收入比界定了住房压力合理及不同压力程度的区间,并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国外中心城市的实际对住房压力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然后将住房压力指数、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综合比较,从而验证住房压力指数的稳定性和客观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2007年各大城市住房压力普遍过大,这显示整体上中国城市住房压力畸高,政府应尽快采取一切可能之措施减轻居民的住房压力。  相似文献   

10.
各国住房金融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金融在各国的住房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住房金融起步较晚。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住房金融制度中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 :我国应研究和确定占主导地位的住房金融筹资模式 ;我国参与住房金融的金融机构中缺乏政策性机构、专业性机构以及保险等长期资金供给机构 ,致使我国居民购房资金来源单一 ;政府在我国住房金融市场中应有所作为 ,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相关政策性机构。此外 ,我国目前住房贷款品种单一 ,应借鉴国外经验 ,创新住房金融品种 ,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申请住房贷款 ,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1.
首先给出了居民消费模式函数,指出了居民的消费模式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和应用抵押贷款购房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抵押贷款还贷效用函数,并求出抵押贷款还贷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在民在应用抵押贷款购房时采用不同还贷方式所能购住房的房价,或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抵押贷款的还贷期限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购买住房的房价或还贷期限的因素,并在一定假设下计算了等额,等比递增和等比递减还贷方式下可购住房的价格。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研究了房价收入比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二孩政策背景下,房价收入比显著抑制了育龄人群生育意愿。通过工具变量方法和各类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对未婚、主观幸福感低、租房和拥有一套住房、东部地区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房价收入比显著降低了育龄人群生育男孩的偏好。据此,政府应积极调控房地产市场、倡导新时代生育观、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以提高育龄人群生育意愿,调控出生人口性别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我国早期户籍与住房制度以及城乡分割二元金融制度却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较大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其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创造的巨大内需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双循环”格局的构建。通过构建Probit以及IV Probit模型深入考察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实现模式、购房意愿、购房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对于住房实现模式而言,户主为第三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的可能性较低,同时对应的住房实现模式主要为租赁,但这一群体具有更高的购房需求。(2)个人特征与家庭特征均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住房实现模式及购房融资行为,城市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均对农业转移人口家庭自有住房、购房意愿以及购房融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土地资源禀赋有助于增加农业转移人口财产性收入,降低市民化成本,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购房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社会保障覆盖能够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购房意愿与住房融资意愿。为此,必须加大住房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弱化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融资约束,同时应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收入水平,从而增强其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使居民居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存在着商品房大量积压、空置的问题,房价高昂,广大居民望而却步。对于供需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增加供给和提高需求能力。安居工程和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应着眼于发展经济实用型住房。公积金、住房贷款制度是解决居民购房问题的重要而又普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加快。然而面对当前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住房保障的边缘化,一种有别于传统住房形式的回迁式购房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理性住房选择之一。采用埃弗雷特.李的"推力—拉力"理论就该种回迁式购房选择从制度性因素、中小城镇拉力因素、大中城市推力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此外,还就回迁式购房选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增强住房稳定性、促进城镇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就业流动性、带来房屋的大量闲置。最后就该种购房选择进行了小结并提出几点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规范农民工居住条件,探索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房租补贴或便携式住房公积金,规范中小城镇租赁市场,探索房屋券式抵押,减少房屋闲置浪费等。  相似文献   

16.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惠及范围最广、涉及资金量最大的住房保障项目,旨在提高城镇劳动者获得基本住房所需的支付能力,关乎整个住房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运行20多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住房筹资和住房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住房体制的成功转型,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制度惠及范围有待扩展、缴存比率差距过大、收入再分配负向效应、制度运行效率低下.从共同富裕的要求出发,稳步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制度职责定位,实现从重点解决"有住房"到重点支持"有房住"和从"保障与改善并举"到"保障基本为重"两个转变.据此,现阶段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持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增加对参缴者租房的支持力度,补偿中低收入群体的利差损,进一步明确"保基本"的规则,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比率.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调控房价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调整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房地产业税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政府应按照市场需求加大居住房供应量,控制购房信贷投放。相关政策实施后,必将使房价在平稳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实际购房能力逐步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拉大及农民工回流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目标与效果存在差距。上述问题与农民工就业结构、空间配置紧密相关:第一,需求层面:存在农民工就业结构性失衡;城市扩张强化对农民工的劳动力需求,但面临学历错位。第二,供给层面:从农民工根本利益出发,对定居意愿、用益物权和住房性质进行Probit计量分析发现:拥有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对定居意愿呈负向影响,土地流转、在城市拥有住房或正规性租房均有正向影响。住房性质(购房/自建房与租房)对用益物权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第三,供求综合分析:就业错位和学历错位影响其城市收入,政策错位可能降低户籍吸引力从而影响迁移意愿,弱化定居意愿的因素占主导。应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城市尤其是县域的住房保障及公共服务供给,尽快扭转三大错位,推进市民化与助力乡村振兴并进。  相似文献   

19.
伴随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出台了各自的住房政策,如集资建房、过渡性周转房及住房货币化补贴等。在对高校青年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上,一般都采取了固定比率的做法,面对不断变化的房价,该做法显得不太科学。基于高校青年教职工的购房行为,对高校货币化补贴进行了改进,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提出了高校青年教职工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补贴系数,可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高校青年教职工的购房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住房需求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需求函数存在地区差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有显著影响,而房价和居民人均储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影响程度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