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项目化教学的主要课程开发模式,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并结合"JSP程序设计"课程案例重点阐述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征,注重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通对审计实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旨在构建体现审计职业教育规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应努力追求"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更要将"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发展的新视角。提升就业质量的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基于就业质量的提升、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以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推行"双证书"培训制度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网络营销课程理应从工作任务驱动的思维出发,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开发、学习情境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团队构建、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系列化改革,制定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促使教学效果更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探求在此方向下"对岗施教"模式的会计专业课程开发是一种改革与实践。文章分析了"对岗施教"模式下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以供应销售业务核算课程开发为例,详细介绍该课程开发思路以及课程开发的内容,希望能对其他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开发有无可以遵循的规律?文章通过对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境分析模式进行了梳理、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发主要共同关注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理论基础、原则、参与者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观是对泰勒目标模式课程开发的批判与发展。他认为课程发展到今天已走向末路,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拯救课程的未来。基于此施瓦布提出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实践模式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开发要与具体的情景相联系,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它给我们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是,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提供课程教与学的情景,在课程设计时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课程决策实行集体审议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课程参与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本途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参与研究,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决策能力.研究大学教师课程参与理论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大学教师课程参与中存在问题的理性分析以及对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对策的思考,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融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和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法,根据软件行业的职业特征,提出适合软件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探讨项目载体的选择与设计、课程的实施等内容。实践证明,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有利于培养职业能力型人才。文章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与思路,提出课程开发的步骤,并对课程内容的整合、组织、安排和实施等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模式不合理,因此要对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对于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课程建设主要涉及的四个方面,即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方案开发、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提出了开发过程和组成结构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科基础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现代伦理理论、西方国家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西方国家职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社会需求、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变化构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经历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工作本位三个阶段中出现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课程模式的主题、结构与内容等核心问题出发,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选择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历史必然,并指出设计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纺织专业人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方面,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确定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又在课程建设的改革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改革建设的保障,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适应金融人才需求二元化特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力争从两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是通过构建“应用金融课程”模块及其有效实施来增强金融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直接就业竞争力:二是通过凝练“理论金融课程”模块及其实施来助推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间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层次.提出了实现“2+1模块”改革的总体思路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崭新的智力观,运用其指导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学生、评估专家应一起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尤其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在开发英语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18.
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用职业教育应当培养的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衡量,尽管现在很多职业教育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课程改革的意识和举措,但很多还是停在表面,尤其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仍没有摆脱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课程目标决策不明,内容选择欠佳等问题,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中职毕业生。具体表现在:开发主体的单一性从现行的中职文化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学校对自主开发教材要求不够,不够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的积极性还不能完全得到企业的积极呼应。大部分文化课程仍以国家专家委员会编排为主。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应从单一的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行业相结合,积极争取他们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9.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应该是基于成人需求的一种服务性过程,这是由成人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后现代知识观对普通高校中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斯基尔贝克的情境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更为综合的模式,当代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中更适宜采用这种模式.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具有应然性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开发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为目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探讨研究了英语本科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工作过程化开发模式,以此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技能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并帮助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