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社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表现为质的协调发展,又表现为量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但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质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初,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0多年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相关领域改革仍不到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很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阶段,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其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为此,要继续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第一,多头兼顾、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三,两个文明都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温这些思想,有利于增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升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本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有着干博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其中所体现出的管理学原理进行认真解读,将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政治观.生态政治学认为,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而言,政治生态是一种社会状态,它与各个方面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当前,科学发展观正指导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立足生态基础,把握生态规律,构建生态型政府,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虽然"生态型政府"这一提法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生态型政府的职能是多方面的,把生态型政府的职能仅仅理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不够的.生态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统筹,即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因此,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县域经济的现状和矛盾,从整体推进"三化",加快县域经济战略转型;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制度;完善宏观环境三大方面探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伦理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在伦理价值取向上,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利益,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五大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之一,统筹观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新的伦理观,它意味着生物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整合.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公正伦理意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普遍实用的生存、发展的伦理信仰和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其突出的本质特征在于:不是否定发展,而是强调必须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包括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经济各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等三个方面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扩大,导致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只有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才能有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内容,不断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策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论医院现代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的健康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科学地概括和总结世界范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念.可见"以人为本"也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贵州"十一五"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出了对贵州未来发展的一系列要求.促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社会发展问题更充分的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规划中,加强对社会发展重点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和吸取国际与国内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正能量是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能量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创新性、实效性、协同性、永续性等特征。集聚科学发展正能量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努力夯实经济根基、开创清明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不断集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特征要求实现社会发展观的转变,即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文化力的拉动和规范,必须强化政府文化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理论代表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而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党的三代领导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这很容易成为共识。因此,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笔者认为,倡导包容性增长需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