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对宗教的认识就已经非常丰富和深刻.他反对在中国建立"无神论"的宗教,反对宗教的神秘化,赞同信仰救国的思想;提出"无我论",并从"无我论"发展到"惟我论";反对"因果报应"说,提出自觉道德的主张;在"灵魂不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物质不灭"论;反对"长生不老"和"投胎转世",提出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毛泽东早年对宗教的这些认识是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思想结晶,反映了他吸收和继承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奥秘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在佛教典籍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的论著,它与中国的佛学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存在诸多分歧,相左的意见和言论大量存在,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暂不述及这一问题,只对<大乘起信论>的文本中缩包含的佛教理论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是他所有僧制著作中最完整、最精深、最详细的一部,是研究太虚僧制思想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目前对太虚思想的研究,往往过多关注太虚人间性的一面,多论述其领导中国近代佛教如何吸收新思想进行改革,而忽略了太虚作为一代高僧,其佛教信仰和佛学修养在人生观中的重要地位。而太虚的《整理僧伽制度论》,实际上就是在他深厚佛教底蕴的基础上,讨论了佛教在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蕅益智旭,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幼时痴迷于儒学,饱读儒书,深谙儒学精髓。后来剃度出家,潜心佛学。然而,他在佛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后,又重拾儒学,以佛解儒,藉儒说佛,会通儒佛。这一心路历程所体现出的思想特色,在蕅益智旭对心性问题的理解上便能很好体现。蕅益智旭主张心性本体论、心即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及"尽心"说。智旭是站在佛教世界观的立场上诠释心性论,其本意是在介绍佛学,藉儒说佛,会通儒佛。  相似文献   

5.
佛教心法说与理学心物论是中国哲学史上自觉探讨主客体问题的西种学说。两者的观点呈现出同异交错,相互影响的情势。其同异性表现为:在主客体特性问题上,二者均以“心”为主体,都肯定了主体的灵明能思性;但理学之“心”具有先天道德意识,它认“物”为“实”,佛学之“心”则具宗教人格色彩,它认“法”为“虚”。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二者都肯定主客体本质的同一性,都断定主客体之间的派生与被派生性;但在主体如何派生客体的问题上,理学在其间引入了“气”这一中介环节,佛学则是直接以“心”造“法”。佛学与理学的主客体论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与渗透的。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将“性善论”与阳明“心学”结合 ,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章太炎则将“性恶论”、进化论和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有关理论揉合成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道德修养论。他把道德修养视为“破我执” ,并提出了“依自不依他”的道德原则。两者的道德修养论都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 ,而章太炎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推重佛学,是受弘一法师的影响,但是他的佛学思想比较驳杂,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禅宗、律宗等在其身上都有所体现。丰子恺信佛但不迷信佛,不是为了成佛,更不是为了获得与佛同在的最高幸福。他信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精神生活代替物质生活"。在他的眼里,佛只是一种最高的人格境界。佛教的"无我说"乃苦难的解脱之道。"无我"首先要抛弃"我私我欲"的贪念,正是在这一基点上,丰子恺毕生笃守佛家信念,并身体力行致力于个人品性的修炼。丰子恺对佛教中的迷信部分始终是否定的,他强调直接用心灵与佛陀的精神进行"对话",去理解佛陀物我一体的慈悲心和四大皆空的基本义,这无疑与"五四"时代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佛学本体论的逻辑起点不是依托于一元性本体,而是植根于"心物浑融"或者说"主客观统一"的二元合一关系中.佛学本体论的基石是"缘起说".佛教缘起说中最基本的几种缘起观如印度佛教的业感缘起、中道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和中国佛教的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实际上都是讲心物二元的并生共起也即和合关系.佛学本体论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殊性状,主要是因为佛教乃是一种特别强调"感性"的宗教,整个佛学体系都是以"感性"为原始根基,佛教也因此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冷漠问题和道德滑坡现象.净慧法师晚年以佛理阐释良心,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开出了一济药方.他以佛性、佛心、本心、真心、大悲心来阐释良心,重塑了良心的崇高品格;以佛理守望良心,从佛教信仰论、因果论和五戒十善的规则来帮助人们守住良心;以良心净化社会,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融入人们的心中,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净化和心灵的安顿.净慧法师的良心论超越了儒家良心理论的范围,他以佛学理论激活了儒家良心理论,为发挥佛教的道德功能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章炳麟的政治、哲学思想随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而变。章炳麟哲学思想前期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而撰《訄书》、《菌说》、《视天论》等,以阿屯(Atom)、以太为而非精神性"性海"为苍苍然成物者;后因"苏报案"囚系上海,在狱中潜心佛学,推崇法相唯识学,发表了《建立宗教论》、《无神论》、《人无我论》、《四惑论》、《俱分进化论》等,建构了其哲学理论思维体系。从章炳麟思想演变过程中,可以窥见中国近代化过程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章炳麟的基本立场是会通中西,西为中用,他早期吸收西方阿屯(原子)说,以充实中国天的学说;他接受西方进化论,而改造为俱分进化论,并根据现实社会人生的苦乐、善恶的实际,主张苦乐、善恶并进;他讲西方的自由、平等,以佛教唯识学和中国传统《庄子·齐物论》思想加以诠释。这种诠释,是中国化的诠释,是在中西文化互动、交流、冲突、融合中,做出了西方近现代思想中国化的尝试,这一点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察朱熹对佛教的认识对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朱子学与佛学关系有一定意义。朱熹青少年时期曾涉入佛学,甚至在约19至24岁时还曾试图按禅的方法“修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对佛教知识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对佛教“空”的理解认为即是无,这与佛教本身有很大差距。但有证据显示他掌握了佛教初步的观空方法。朱熹对佛教的批评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适宗教思想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在留学期间和基督教团体的成员有过密切来往,但是胡适最终拒绝了基督教。胡适把科学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对立的关系,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却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简单化处理,有着历史局限性。胡适吸收佛教文化中的牺牲精神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建构自己的人生观的积极文化因素。胡适以非信仰者的立场进行禅宗史的研究,把佛教研究纳入现代学术的努力,标志着近现代佛学运动的转型和佛学研究新范式的出现。胡适把儒家的三不朽论转化为社会不朽论,提出了自己的新宗教思想,说明他看到了宗教对于现代民主自由社会的积极作用,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佛教价值观是围绕解脱的追求展开的.佛教解脱论本身包含出世与入世双重维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佛教对精神解脱的追求对于转变当代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纠偏作用;佛教价值观的入世维度及其朝向关注人心、人生以及人间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当代佛教实现由"心解脱"向"境解脱"的生态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生态佛学的"境解脱"观念是与"心解脱"密切相关的."境解脱"既是指生态环境从人的贪欲、掠夺中解脱出来,又是指生态环境自身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是佛教中国化完成时期,也是佛学进一步融入中国思想文化、参与中国思想文化重构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涅槃学逐步成为佛学的主潮,佛学理论出现了哲学主体实体化、佛教的“因缘”学说与道家的“自然”说融合、在佛性论上的走向自然主义和佛性的人性化等倾向,这些就是隋唐时期佛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支撑佛教慈善的理性包括佛教的"缘起论"、"不二论"、"果报论"和"往生论"、"六度"、戒律等教义、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基于缘起理论,旨在体现无我、平等的观念,从而构成了佛教慈善的基本德性,依此支撑佛教以"无缘大悲"为显著特点的慈善行为.佛教主张先"拔苦"后"与乐","拔苦"为悲,"与乐"为慈,构成了菩萨慈悲基本的行为方式,这种慈悲方式基于佛教"不二法门"的世界观,导致其布施行为的特点表现为一种无上的清澈、彻底、轻松,无上的宽容、包涵、体谅和信任.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一直是深刻影响并推进社会慈善的一种宗教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南宋著名宰相周必大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与佛禅结缘有着时代、地域、个人经历等三方面的因素,他对佛教既"近"又"远"的态度使他合理接受佛学思想的同时又保持儒家进取心.佛教启迪了周必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周必大运用禅宗的般若空观思想来帮助自己解决世间烦恼,求得心之安宁.同时,禅宗思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技巧,使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喜用佛禅语、通俗语入诗,善用与佛禅有关的典故和意象来传达诗情.  相似文献   

17.
吕祖谦重视对道德性命的探讨。他以"理"与"心"为其最高的本体范畴,力图将"天理"与"人心"融为一体,并在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他的道德性命之学体现出会通、兼融朱陆之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寂护的判教与道次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次第"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核心概念,体现在佛教修行的见、修、行、果等各个方面。寂护作为印度佛教的集大成者,在"见次第"方面树立了典范。他把有部、经部、唯识、中观思想按次第排列,为佛教徒的见地修证搭建了步步升进的阶梯。他把中观思想彻底地贯彻在教判之中,奠定了西藏佛教教理判摄的基本格局。受其影响,"中观"、"渐修"等词汇成了藏传佛教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思想与朱熹的"心统性情"思想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大乘起信论》对朱熹理、气关系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大乘起信论》对朱熹心性论思想的影响,揭示了中印文化心性论的不同特点。这对于理解人性、心性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台刊《宗教哲学》第6卷第3期上发表文章追问,一个中国佛教思想家思考问题的前题 和视角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是完全基于纯粹佛教的立场呢,还是带有更强烈的中国 思想的语境背景?这一“本位”问题,实际上是基于对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范式的思索。关 于中国佛学之研究著述可谓多矣,但大体不出二途,或纯从佛教哲学角度,或着眼于社会史 视域,前者更多侧重于佛教文本之分析,后者则强调佛教作为一个历史因素的社会、文化功 能。若从思想史角度言之,则二者可综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综合与中国佛教思想本 身具有两种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