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生子》是非裔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它的文学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该书以别格·托马斯犯罪和认罪的过程表现出伦理禁忌的失范不仅不能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相反这些禁忌会导致人们失去维系伦理价值观的基本理性.这一事实揭示出伦理失范已经成为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诱因.别格无法逃脱死亡的厄运说明无论社会对触犯法律的个人负有多大的责任,他都不能任由自己的暴力冲动去杀人越货.因此别格的悲剧命运是他破坏社会安定秩序的行为必须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一夜未归》为读者展现了战后英国社会变化中的家庭关系、社交关系及两性关系.以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剖析剧作中荒诞表象之下这三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伦理关怀、伦理准则混乱和伦理斗争的画面,可以窥见品特欲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启迪人们重新重视社会道德伦理,以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文学地理空间可以分成现实空间、想象空间与心理空间,简称为文学地理的三重空间。《城南旧事》通过现实空间、想象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汇融合将英子从六岁到十三岁这七年间的外在景观与内心情感编织在了一起,揭示出英子伦理主体性建构方面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给读者留下无尽的联想。三个空间中穿插着多个伦理结,如英子和秀贞,英子和宋妈,英子和小偷,英子和妞儿,英子和兰姨娘,英子和父亲等,多角度展现了英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作出的伦理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英子的伦理观日趋成熟,伦理意识逐步增强,道德品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论中"发愤著书"、"不平则鸣"、"忧时讬志"、"独抒性灵"这四种创作思想,与儒家诗教传统的"圆和"精神相对,呈现出强烈的抑郁激愤的伦理情感倾向。抑郁激愤的创作思想缘起于作家自我诉求的强烈表现欲、对社会发展的深刻认知、对文学本质的审美把握,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学精神自觉的伦理高度上,实现了文学伦理的现实价值,并最终归宗于传统和谐包容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伟 《东方论坛》2021,(4):46-58
路遥小说呈现的伦理书写与道德问题,具体表现为早期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伦理书写,社会历史背景下差异化的情爱伦理与唯美化的道德理想建构,新时期乡土道德的坚守与时代语境中道德异化的探讨,以此彰显文学的道德审美意向.路遥遵循艺术源于生活真实与情感表达真诚的创作原则,自觉地接受与追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坚守自我认同的伦理立场和文学理念.通过采取为普通大众而写作的文学立场,路遥的小说创作发挥了超越于时代审美的伦理价值,体现出当代文学伦理书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伦理学的视野重新解读文学名著,不仅有利于全面认识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而且为深入阐释作品的主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以“为父复仇”这条伦理主线所营造的文本伦理语境为环境,通过分析戏剧中哈姆雷特伦理身份的转换所产生的伦理效应来阐释作品的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危机的降临和生态意识的勃兴,生态伦理逐渐为更多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成为中西生态文学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生态伦理的迅速发展相比较,中国的生态伦理观念进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与影响。思考中西生态文学中的伦理叙事,比单纯地观察人类之于自然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的单一伦理维度具有更大的发掘空间,也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伦理体验。当前仍有不少生态文学作品偏重于人间的伦理道德规范,缺乏一种超越世俗伦理的意识和探索未知文学领域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危机的降临和生态意识的勃兴,生态伦理逐渐为更多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成为中西生态文学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生态伦理的迅速发展相比较,中国的生态伦理观念进展较为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与影响。思考中西生态文学中的伦理叙事,比单纯地观察人类之于自然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的单一伦理维度具有更大的发掘空间,也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伦理体验。当前仍有不少生态文学作品偏重于人间的伦理道德规范,缺乏一种超越世俗伦理的意识和探索未知文学领域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建筑构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建筑的情感内涵才能更好地领略建筑迷人的风采,对于形制大体相似、缺乏个性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尤其如此.建筑中情感因素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都离不开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即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影响.而文学对于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反映,又正是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女性是爱情的绝对主角,因此文学中女性的情感空间也就成为建筑情感内涵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的空间特点分析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情感空间进行了细致解读,以期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儿童戏剧与成人戏剧一样,历来以它的艺术综合性和现场感见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积极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兴盛,图像的无处不在,使儿童对视觉媒介的依赖性更强,他们整个的生存状态、文学选择、消费方式和审美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及诸多原因,儿童戏剧也随之被挤进更不起眼的角落。为此,在多媒体空间积极观照儿童的生态成长,找回戏剧的游戏精神,以调动儿童的情感意识和戏剧天赋,让孩子在戏剧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更新戏剧的传播方式,另辟多媒体介入儿童戏剧舞台的新天地,给戏剧舞台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性,让儿童戏剧舞台获得更多的生机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儿童戏剧实践者、传播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不赞同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反价值立场,要求把人的价值联系引入社会学研究。但其价值立场是不彻底的,仍然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反价值立场出发,把社会学研究区分为理论认识和价值评价两部分。要彻底摆脱实证主义反价值立场,就需要将价值立场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全部过程,把价值评价视为人把握现实的唯一认识方式。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立场的客观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差异,它通过价值差异和价值尊严两个方面影响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工程与伦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就工程而言,其中蕴涵了十分丰富的伦理内涵:首先,工程中蕴涵了多元伦理关系,包括工程与自然、社会、人的伦理关系以及工程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的伦理关系等;其次,工程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蕴涵了多重伦理机制,既有宏观的、中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观念维度的引领,又有实践维度的协调;再次,工程及其运作会产生多维伦理效应,包括在一定时空维度产生的对于自然一社会一人的伦理效应,也包括对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伦理效应等,因此,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在当代,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又具有多重性,其一是由于工程活动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其二是由于在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主体所遇到的伦理风险千差万别,其道德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其三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不仅指工程活动的个体,更是指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共同体。为此,必须十分注重对工程活动主体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并转化为工程活动主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工程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3.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考量和审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价值取向性、伦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自由有限性等伦理属性,以相对现实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和实现个案正义为其存在的伦理依据,其运行应当遵循彰显司法正义、彰显司法良知、讲求司法公信、符合公序良俗等伦理限度。  相似文献   

14.
天伦、人伦之分最晚始于秦汉,两者在彼此对应中时被混用。从发生角度而言,天伦是天生的伦理,人伦是人为的伦理。天伦、人伦同气分形,共生中国人的伦理永恒、伦理信仰:天伦同气,因血缘而在代代传承中贯通有限生命,内生诚信,分形人伦;人伦基于诚信,为各自目的,从血缘和天伦向外全方位分形为姻缘、情缘、地缘、业缘、神缘、网缘等,使夫妻、朋友及各种职业伦理、社会伦理视需要和可能而及时结合或解散。伦理永恒是中国人的永恒,内化为伦理信仰,与有关因素共生,永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迥异于世界其他几大文明的命运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敦睦伦理,消除伦理危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文明生生不息,社会各界责任重大,国家的伦理责任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5.
进化论伦理学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被归于道德哲学,它首先是一种哲学探讨,属价值论范畴。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发展之后,在西方出现了唯科学至上的倾向,试图用科学立场取代传统道德研究的学说层出不穷,进化论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但通过对进化论伦理学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对伦理学问题的回答并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企业性质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是以利益、契约和义务为纽带,通过商品与资本的创造与经营获取适当利润的协作组织。企业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实体,而是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伦理性的二重性实体。因为,企业的各种关系既是经济关系也是伦理关系,企业的目标既包括经济目标也包括伦理目标,企业的信用既包括经济信用也包括伦理信用。由此,企业各个层面的活动均不可能也不应该摆脱伦理道德的约束,人们对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可以也应该进行伦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一剧以克劳狄奥与朱丽叶的婚前私通为主要伦理线,展示了维也纳法治下个人私通和公共淫乱两类人的跌宕命运,着重探讨了维也纳城的伦理混乱,以及在主政者的伦理秩序重构中个人私通者由悲而喜和公共淫乱者由喜而悲的命运转向,旨在指出在西方前现代社会中,对基督教伦理规范的认同与否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转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理论、制度和主体这三个不同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求实现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并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变革社会制度,加强科技立法,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在主体建设方面,要求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开展多极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通约性作为思考伦理理由问题的切入点,它不仅是消解各种伦理理由观点之间争论的关键,而且还是探寻伦理实践问题的重要维度。伦理理由是否具有通约性是伦理学界关注的基本问题。从伦理动机理由和后果理由的层面来看,二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可通约。尽管伦理理由不可通约,但它却为人们研究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契机,促使人们不断思索伦理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单位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社会组织和伦理实体,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单位”伦理实体中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精神有它特有的涵义,也有它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建立之根据;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社会趋势下,单位伦理实体显出某些不适应性,应作出相应的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