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需要的体认机制;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需要的体认机制涉及到人性、人生的价值、人的使命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体基础;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涉及到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社会规定性和制约性、社会价值、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教化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客观条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和超越心理是信仰产生的心理基础。信仰具有很高的心理价值,它能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对个性的形成与完善产生深刻影响,对人生起到指向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品质、注重潜能开发、赋予正能量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内在契合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理认知、接受和内化的培育过程。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活动推动当代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机制"知、情、意、行"的规律,基于"感受魅力—体会力量—保障践行"路径,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不仅可促进大学生主动积极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增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思想观念可分为贮存于媒体的专家教育思想观念和贮存于教师头脑的个体内在教育思想观念两种 形态。两种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既有共同规律,也有明显差异。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经验生长与知识 内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学习专家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经过理解认同、实践运用、反思重建、内化整合而形 成的过程。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需要创新 培训模式。为此,我们对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培训进行了立项研究,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依法治国的内驱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信仰是主体对法律的主观心理信念及在这种信念引导下的行为拜从,它体现了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契合、主观信仰心理与外在信仰行为的统一。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精神是法治理想实现的精神先导,是法律统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是法律得以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总之是依法治国的内驱力。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观念,建立普遍的法律信仰精神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公民的现代法治观念已得到明显提高,但建立普遍的法律信仰精神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一种超越现实的终极性价值追求,对个体的日常思维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其教育信仰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关系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教育,建立一种理想的教育感召机制,激发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敬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由于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向往的生活最高境界而产生的极度信服的心理状态,作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出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自我超越。信仰的存在有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和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信仰中人将有限的自为存在与无限的自在存在统一起来;信仰是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它给予人生神圣和崇高的意义;信仰通过满足社会主体心灵的需求,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内在稳定剂,信仰作为肯定的思维方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黏合剂,因此信仰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软方式。  相似文献   

8.
道德信仰的生成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方面,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情感能推动道德心理需要向道德意志和行为转化,道德人格的形成标志道德信仰的形成。在道德教育中,主要应该纠正错误的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历练道德意志,同时将幸福观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相结合,为道德信仰的形成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式。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国家形象教育以一元化知识灌输为主,存在忽视个人经验参与、行为能力培养等问题,需要根据教育阶段属性整合教育资源,在自我认知与世界图景互补、共同记忆与个体经验同构、单向灌输转向多重话语的路径融合过程中,达成价值认同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汇集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缩影,能够成为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廓清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遵循理念、情感、行为相衔接的逻辑体系,进一步理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基于研读红色文献、开展红色活动、依托红色精神、打造红色环境,科学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助力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党校信仰教育面临着社会现实与信仰教育的博弈、大学生自身问题不容忽视、多元化信仰的冲击等问题。因此,应该正确理解信仰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有效整合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信仰教育内化的规律,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效益,完善信仰教育的媒介与载体,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党校更出色地完成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2.
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基于实践基础的一种自我超越.它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却并不是精神冥思的产物,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因而它具有丰厚的哲学文化内蕴,即蕴涵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非理性与理性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师在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应该教育学生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和自信,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化为具体生活实践,从"知、情、行"三个着力点创新教育手段,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的建构,民众的守法精神固然是根本,但只有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对“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因此,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是以法学家的批判精神和法律职业者的法治精神为其前提基础和内在动因,以守法精神为其完美展现的统一,而在中国法律信仰的建构道路上,并非是民众,而是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应当担负起特殊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对创新高校专业教育教学、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理论认知、思想内化、行为外化三个阶段.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路径可从四个方面尝试:专业课堂渗透、专业实践内化、专业教师引领和专门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论青年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上的科学信仰,引导青年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信仰教育;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信仰建设面临的情况异常复杂,青年信仰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把青年信仰教育作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来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并在实践中加大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力度,才能把青年信仰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引导青年牢固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9.
关公信仰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应用经济学理论,对关公信仰者需求两要素进行解析,指出关公信仰需求中购买能力是次要因素,购买愿望是主要因素,探讨了关公信仰消费者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出关公信仰者普遍认同的基本心理预期;研究了关公信仰者的需求动机以及关公精神内涵与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将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影子价格概念应用于研究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分析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实现过程中影响均衡的各种状况.用经济学需求理论解释关公信仰者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把握关公文化旅游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内在规律,充分挖掘关公文化旅游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历史向度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并身体力行;现实维度上,大学生对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缺失。其原因有家庭、学生个体、学校及社会的影响等。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充分体现教育的渗透性功能,关注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学校领导、管理者与学生的交往;团委、学工处与学生的交往;学生之间校园文化活动交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往。高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渗透,可让大学生在交往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同,并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