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对知识的类型及企业内两种不同意会知识特点的分析,探讨了企业内意会知识的团队式与竞争式治理方式的有效性,以补充流程管理的不足。认为由于存在意会知识,企业内部分散决策的特点就不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消失,团队式及竞争式治理可以引入企业内部作为意会知识的两种有效管理方式,企业内意会知识的有效管理,关键在于根据企业所在的不同产业、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所采取的不同战略等情况设计与团队式及竞争式治理方式相应的合理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由知识驱动的竞争理论,分析了显性知识转移、隐性知识整合与产品联盟、知识联盟的相互关系.产品联盟是企业跟踪和获取可转移的知识的方法,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知识联盟不但获取显性知识,而且学习隐性知识和创造新能力,它有助于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来更新它的核心能力或创造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企业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内在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应用。企业知识优势的形成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特质,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素质;(2)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复杂性;(3)应用技术的领先程度和创新能力。知识资源所具有的持久性、复杂性和可转移性,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被竞争对手破解、模仿和追赶。知识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企业实现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基础。知识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量化,又可以使知识资源被重复、低成本和大规模使用,给企业创造持续收益。可以说,知识优势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知识经济中创造高附加值的环节,通过不断投入教育、研发和软件产业,提升自身的知识优势;同时,将知识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和组装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加入WTO后,可以利用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的契机,通过实施知识吸纳、知识联盟、知识整合、知识转移、知识激励和知识创新战略,在产业定位中形成自身特有的知识优势,以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活力和持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知识、知识创新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知识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划分方法,认为超 竞争的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根本源泉,分析了基于核心能力的知识创新与转化运动过 程,文章最后探讨了核心能力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5.
员工个人隐性知识扩散条件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组织知识与员工个人知识的增长都离不开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而知识交流和共享关键取决于高位势知识个体扩散其个人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不同条件下隐性知识传播者、学习者和企业三方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各自收益情况,可以得出,由企业对知识所有者实施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最有力于个人隐性知识扩散,同时还应注意影响员工之间知识扩散的动力与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知识创造与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经验分析,提出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力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并对影响企业知识创新力的因素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决定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产出的四个要素互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升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知识转移是知识由知识发送方向知识接受方转移的过程,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从知识转移双方的属性、知识属性、关联属性以及企业网络属性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企业可以主动通过企业网络有效获得外部知识,提高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8.
动态竞争优势、SHRM与企业知识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出发,逐步演绎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产生的关键进程??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进而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过程,并将知识转化分成三个阶段。并基于SHRM的理论基础下,将三个知识创造阶段中的隐含的核心问题进行问题重构,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最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完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出发,逐步演绎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产生的关键进程——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进而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过程,并将知识转化分成三个阶段。并基于SHRM的理论基础下,将三个知识创造阶段中的隐含的核心问题进行问题重构,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最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完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出发,逐步演绎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产生的关键进程——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进而深入的研究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过程,并将知识转化分成三个阶段。并基于SHRM的理论基础下,将三个知识创造阶段中的隐含的核心问题进行问题重构,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最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完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隐性知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培育和提升基于隐性知识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系统分析了基于隐性知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并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状况,从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角度较详细地探讨了基于隐性知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隐性知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效的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好隐性知识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综合西方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角度对隐性知识所作的不同程度的论述,笔者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能力,是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具有难以流动性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整合的企业战略业务组合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通过知识整合而形成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传统的基于产品相关或市场相关的企业战略业务组合(SBU),由于资源过于分散和创新不足等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应该在对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整合和核心能力匹配来构建新的战略业务组合,同时,企业在构建新型战略业务组合时要注意知识积累的路径依赖和核心能力刚性。  相似文献   

14.
对SECI知识创造模型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Nonaka关于知识的分类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创新SECI模式所存在的不足:首先是通过可表性和易表性对臆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区分与实际过程不符;其次是知识创造不一定是一个四阶段依次螺旋上升的过程,指出了Nonaka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标准是动态的,模糊的不利于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区分,因而不利于对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据此提出按是否已表的标准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的改进。将融知创新巴和共享转移巴引入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多样化了知识创造过程,而原SECl只是其中一个特例而已。  相似文献   

15.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影响,人们一直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显性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强化人们重视缄默知识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缄默知识的本质及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互转化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战略管理理论演化出产业定位理论、资源/能力观、知识观等。在全球化和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下,知识日益成为企业保持战略柔性,谋求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资源,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正成为战略管理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知识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循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结了中国面临的跨越式发展中的知识稀缺问题 ,提出和讨论了知识经济环境中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系统因素的关系 ,以及中国寻求知识经济环境中发展条件和竞争优势的策略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组织知识创造研究强调默会知识向显式知识转变的核心环节,然而这一环节的前提是默会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以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说为切入点,认为默会知识有分析性和综合性两种,分析性默会知识向显式知识的转变本质上是将蕴涵于相关显式知识之中而又不为意识所意识到的知识发掘出来,而综合性默会知识向显式知识的转变本质上是认知主体在其显式知识结构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推演规则,并据此推演出相应的默会知识。组织知识创造所涉及到的默会知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能转变为显式知识。  相似文献   

19.
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技术应用部门中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及知识转移中的员工地位,进而重点探讨了员工层面的因素对知识转移关系和员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应用部门中的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网络凝聚力比较弱,很多员工都只扮演吸收知识的角色,但知识转移效率很高。隐性知识转移更多地发生在保持密切情感关系的员工间、拥有相似工龄的员工间、不同教育水平的员工间和高职位的员工间。职位对隐性知识提供者的地位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开朗的性格和较短的工龄会促进员工向更多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