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制度不明确或回避排污权财产权属性与排污者和政府博弈有关,也涉及各国环境权益。可量化的环境权益构成排污权交易对象,这种环境权益既有货币特征也显商品属性,对其性质把握应以设计能促进环境保护的交易制度为最终依归。针对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需要,细化总量控制及分解方式。排污许可证是官方授权的排污许可,排污权证是依法证明减排环境权益凭证。拥有排污许可证构成交易前提,但获得排污权证交易才可能发生。排污者拥有排污权是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交易制度不明确或回避排污权财产权属性与排污者和政府博弈有关,也涉及各国环境权益.可量化的环境权益构成排污权交易对象,这种环境权益既有货币特征也显商品属性,对其性质把握应以设计能促进环境保护的交易制度为最终依归.针对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需要,细化总量控制及分解方式.排污许可证是官方授权的排污许可,排污权证是依法证明减排环境权益凭证.拥有排污许可证构成交易前提,但获得排污权证交易才可能发生.排污者拥有排污权是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率先采用的制度,但该法中的总量控制制度无论是在法律规范层面还是在法律实施层面都没有成为实际运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使总量控制从宣言变成活的制度,即具有运行功能的污染物排放总行为控制制度。要赋予该制度运行能力,《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须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目标制度,对确定海洋环境质量目标的主体、确定许可排放总量的主体、分解许可排放总量的主体做出明确规定,对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之间的关系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交易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交易研究进展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交易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框架体系,并对如何推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作为一项环境政策正在不断发展,人们正在讨论一种更大规模交易的可能性,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以便控制温室气体。在此背景下,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在理论上对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作出更为具体、透彻的分析和认识,所得结论在实践上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自觉而理性地对待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跨区域水污染防治的3 个相邻地区博弈模型及区域内水污染防治的政府监管与排污企业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流域水污染防治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及最优策略选择,提出建立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分配机制、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制度和长效环境经济政策,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市场机制成熟、经济基础雄厚,推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完善相关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初始指标分配制度,培育统一的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我国排污许可设定法律审视及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被纳入立法计划的现实语境下,有必要对我国的排污许可设定进行法律审视。排污许可设定需顺应法律与政策精神,与设定原则和范围相符,并区分创设与规定,排污许可事项设定的法定依据应当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决定不宜设定排污许可,应严格规范省级政府规章设定排污许可。我国设定排污许可事项的实然方式为法律、国务院决定、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行政规范性文件。尽管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央地排污许可设定在国家与地方层面及许可证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全面规范排污许可设定制度,依托《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完善排污许可设定与规定,规范地方排污许可设定制度,强化排污许可设定程序执行与监督,并优化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与监督机制。 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立法乃至整个环境立法都有新的发展。其突出的进步和贡献是 :强调了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并把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纳 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政绩考核指标;明确规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扩大了水污染物总 量控制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了与之相配套实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专章规定的形式强化 了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置;授予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决定并实施限期治理 措施的权力;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了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纠纷解决的程 序规定以及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   相似文献   

10.
论证企业间以排放指标为标的的排污交易、环境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排污行政许可及排污费是相互独立的法律关系,三者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提出对它们分别进行法律规制的设想。认为为使环境行政管理不对排污指标的市场配置机制造成障碍,法律应明确排污交易适用商事交易规则,对于排污交易引起的排污权主体变动,应以对出卖排污指标企业进行许可证变更或解除以及由购进排污指标企业申请新排污许可的制度模式进行承认。此外,还论述环境管理部门在排污交易相关管理体系中应具有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排污权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排污权交易属于动态之债权,其前提应该是排污权作为一种物权的确立。中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造,首先的着眼点就是在法律上确立排污权的用益物权地位。本文认为:科斯在对社会成本的论证之中,是将排污作为一种权利进行处理的,这一理论的应用已经使得排污权在中国成为一种现实的权利,将排污权从现有主法和实践中提炼出来,确立它的用益物权地位。这与物权法定的原则并不矛盾,也与民法对于物权的理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解约定金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合同解除制度。合同解除的实质是将不当配置的资源组合予以解散,为资源优化重组创造机会,以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解约定金灵敏度高、适应性强、操作灵活、设计精巧,不仅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合同解除尺度,而且实现了解约双方的互利共赢。《担保法解释》第117条背离了解约定金制度宗旨,破坏了解约定金制度的和谐与完美,应当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3.
排污许可证是排污者(主要为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重要途径,其交易体现了排污权的产权性质。关于企业排污许可证的会计核算,本文首先将其确认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然后根据其取得方式、使用、转让等具体情况,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排污许可证的特点分别选择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或名义金额等计量属性;最后,对企业排污许可证主要会计业务的处理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于公元前二百多年的郑国渠开创淤灌先河,水沙并用,效益显著。后来工程虽然湮没了,但其奇妙的设计,精堪的技术,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历史经验对改进目前引黄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引黄灌溉多用沉沙池处理泥沙,泥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为了延长沉沙池使用年限,汛期的多沙浑水不敢大量引用。开展淤灌是水沙并用的良策,对减洪消灾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为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发展自身工业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国内的环境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先后通过了水污染治理法、清洁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从美国的先进立法经验中得到适当的经验,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应运而生。绿色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在我国现行税制基础上建立与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存在的偷排现象,从组织行为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考虑企业排放物部分偷排的非法排污行为,对环境税及相关实施条例下的排污企业、地方政府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排污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1)环境税及相关实施条例无法完全杜绝安徽省排污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但可以使排污企业、地方政府的演化过程收敛于一个混合的演化稳定策略(0.734 9,0.965 4);(2)企业群体中最终采取合法排污策略的概率和偷排量正相关,小规模偷排行的企业为应为监管重点;(3)偷排量占比存在一个阈值,提升企业环境行为的关键是控制偷排量占比而非提升污染物去除率;在将非法排污企业偷排量占比限制在阈值16.7%内的基础上,提升其污染物去除率才能有效改善安徽省排污企业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9.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段高速公路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国民经济后评价为实例,介绍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选定、影子价格的换算、经济效益计算中交通量的预测和计算方法、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以及项目评价的结果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