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进行了三次大的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成型于第二代并在第三代领导核心的领导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在他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3.
把握和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主要有三大密切联系的分析理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文化谱系为主线,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强化和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我认同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生动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新视野、新气象、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遭受连年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立即致力于旨在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发生的历史巨变证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大道.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是毛泽东哲学的伟大丰碑,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坚持正确方向的辩证唯物论基础,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制定正确政策的唯物辩证法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明确根本任务的历史唯物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与拓展毛泽东研究,需要从理论谱系、历史遗产与研究方法三重维度进行突破。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研究,需要不断突破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微观层面的“定量研究”;科学而全面地对待毛泽东历史遗产,尤其是晚年社会主义实践的遗产,需要努力做到在正确政治导向指引下展开科学理性反思,以期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深化对传统研究方法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方法论的自觉更新与自我发展,以期彰显毛泽东研究新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化。2013年11月召开的“毛泽东遗产:思想·制度·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无疑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与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毛泽东与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迁”、“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及制度的关系”、“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研究:史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研读,体现了当今国际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千年专制制度,揭开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成为现实;邓小平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时代,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却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接续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或成形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纯粹的理论问题。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政治条件要素的促成,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文化条件要素的主体促成作用表明,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或成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直接作用而非仅仅间接作用。对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或成形中之直接历史作用的揭示,有力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论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潮流的巨大变化使传统社会主义走向终结。但终结的方式 ,中国与苏、欧完全不同。在传统社会主义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大转变的过程中 ,毛泽东有着不倦的探索 ,他尽管也有着与真理擦肩而过的历史缺憾 ,但仍不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毛泽东的历史缺憾主要是由于他对形势的分析和估计发生了较大的失误。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拥有一个时代 ,还启迪着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她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多维度视角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在经济模式、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方面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三个方面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评论内涵丰富,仅将其视为政治斗争的需要失之简单。它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中国儒家的“大同”文化传统,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毛泽东这方面的思想既体现了他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意识,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意识。这充分表明,毛泽东确实堪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对社会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历史经验中不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总结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出:只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随后,江泽民在重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继往开来,得出了新的结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四个“只有”结论的逻辑展开过程,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对于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进行了前后相继的探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持续创新。毛泽东开拓了中国独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尊严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尊严的主体、核心特质、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以及重要地位等。毛泽东尊严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尊严理论的基础和基本架构。本文在分析毛泽东尊严理论形成的基础上,阐明其理论体系内容、历史局限和重要意义及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全部理论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之中,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它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在实践中我们应立足于这一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使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毛泽东民生理论的扬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毛泽东民生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扬弃与创新,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有效破解了毛泽东留下的民生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邓小平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可以解析为三个层面:一是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戒”和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曲;二是毛泽东的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思想先导作用;三是毛泽东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19.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发展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社会实践目标上信念一致,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在中国社会革命与探索时期,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后,结合中国现实世情、国情与党情,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