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范型,从传统哲学思想原型和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类型的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可以窥探到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的影响,而从古代诗词的审美意境和风格范型中又可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时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潜在的文化渗透与厘定,这样就可以对诗词意境的审美风格范型作出文化的厘定与分类。  相似文献   

2.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传统的诗词翻译研究大多倾向于经验的总结和标准的确立,忽视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活动的复杂性与多维性。描写翻译理论强调要把翻译语境化,以发现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事实,从而避免文化的误解和审美的缺失。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更应该重视文本背后的超语言因素,注重特定文化语境和特殊人物情感律动的翻译,并从语言符号和语言风格方面尽量体现诗歌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3.
从《兰亭诗》的翻译看许渊冲美学思想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以意境,韵味为核心。玄言诗作为魏晋诗词的标志性特征算得上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次短暂的诗体鼎革。翻译过程中要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境,需要运用恰当的方式。许渊冲教授在多年的诗词翻译实践中形成了"音美""意美""形美"的翻译美学理论。本文通过对许译《兰亭诗六首》之三首进行分析以说明其"三美"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当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诗词中的各种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美的载体,在再现原作风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诗词意象又往往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因此成为诗词翻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诗词中的各种意象可据其与主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重要意象和次要意象,作者以宋词为例,较系统地介绍了具体翻译实践中各种意象的译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当中叠字、对偶、转品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遭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当中叠字、对偶、转品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萨都剌的诗词创作 ,苍凉沉郁而不失豪放壮美 ,平淡自然而不失雄浑典雅。其诗词以深邃的思想内蕴、豪放兼清丽的艺术风格 ,营构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意境 ,一洗元代平庸苍白的诗坛词风 ,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特殊美感即神秘之美的诗学呈现。神话或历史题材的诗词作品尤其具有迷离惝恍的神秘美感。还有不少作品是以神秘的人物形象将诗人迷茫心境对象化从而产生神秘美感。更有诸多作品是以诗歌神秘意境的创造来展现难以言说又令人神往的神秘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以诗的不可言说为最高的美学要求,这是中国诗词具有神秘之美的重要原因。中国诗学一向注重人与造化宇宙的相融相通,而生命本身的神秘亦使诗词具有了神秘之美。中国诗学对诗词意象所蕴涵的时空转换的灵动幻觉也颇多论述,这也足见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神秘之美的渊源。诗人感兴思维的偶然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神秘美感的原因。中国诗词所呈现的神秘之美,往往还会引发接受者审美的惊奇与震撼。  相似文献   

9.
运用许渊冲所提诗词翻译三美论对《声声慢》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评析,讨论两译本作者为再现词中音韵、形式及其意境上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唐宋诗词为例,分析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大量存在着的异文现象,探讨形成异文现象的诸多原因并评判异文形成之后所造成的不同的意境风格及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摘要: 赋得诗是随着南朝文人即席分题赋诗的出现而产生的诗歌新类别。在命题上,唐前赋得诗一般采用“赋……得……诗”、“……赋得……诗”、“赋得……诗”的形式。在题材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指向咏物、咏诗、咏史、赠别。在形式上,唐前赋得诗主要是五言四韵,至于七言、杂言的赋得诗,四韵以外的赋得诗,都很少;绝大多数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和换韵的情况比较少见;分韵赋诗和题中用韵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唐前赋得诗创作推动了南朝永明体、宫体和以陈后主为首的三个诗歌创作群体的形成,对南朝诗歌不断追求“新变”产生了影响,推动了齐梁以后诗歌题材的大发展,也使齐梁诗歌诗体短小、精雕细刻、讲究四声、语言绮艳的特点进一步固化。    
 
  
  相似文献   

12.
因王士禛语试论任昉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人有言"沈诗任笔",则知诗歌创作并非任防所长.然而在<分甘余话>中,王士稹却给予任防诗歌高度的评价,以为优于沈约,抵牾显生.任防博物广知,作诗动辄用典,他的诗歌呈现出渊雅的风格特征,与以沈约为代表标榜"三易"说的永明新体诗人大相径庭,而这显然也正是作诗重材力的王士稹激赏任昉的主要原因.尽管钟嵘等批评家指责任防诗格不高,但他与王融等作诗以事义表学问的方法,却得到相当一部分士人的认同及效仿,在当时文坛形成了以学问为诗的一派.任防诗歌今存虽少,然而以学问为诗的倾向迹状显在,仍可借以察知当时这一派诗人创作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3.
郢的诗歌具有“清丽”与“清寒”的风格。余杭的自然景色以及咸通时代动荡的社会环境,诱发了诗人的隐逸思想,使其 诗歌具有“清丽”之风;咸通国家的动乱造就了士大夫隐居与救国的矛盾心理,加之诗人与贾岛以及僧侣道友的往来,使其诗风 又具有“清寒”之气。李郢“清丽”“清寒”的诗风是咸通时代特色与作者思想、经历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即高洁诚挚的人格美;豪壮忠愤的崇高美;风景秀丽的图画美;虚幻缥缈的飘逸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查慎行晚年游岭南,有诗《粤游集》二卷,查慎行的粤游诗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和谐意识,对自然的诗意化观照和体验,对生命的认同和热爱,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对人生和现实的超越,是查慎行粤游诗最富有生态美意蕴的内核。从生态美学视野解读查慎行的粤游诗,对于理解清初朱彝尊、王士祯等诸大家的游粤诗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对词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晚唐诗着意刻划心境 ,笔意婉曲 ,感情深挚 ,特别是对爱情的歌咏 ,给予了词深远影响。第二 ,晚唐写景诗精美而缺乏气势 ,咏物诗偏爱吟咏细小纤柔的事物 ,特别是对女性居住环境的细致描写 ,也构成了与词类似的特征。第三 ,晚唐诗把感伤情调作为一种美自觉地加以追求 ,并配合绮艳的文采 ,构成了一种凄艳的意境美 ,影响了词  相似文献   

17.
浅论南岳衡山的祭祀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岳衡山祭祀文化起源于先民对山川的原始崇拜,虞舜时期开始最早的祭祀活动,到隋代对南岳的祭祀成为定制常礼,开始建庙祭祀,唐宋朝形成高潮。明清两代皇家祭祀活动尤其繁盛。南岳祭祀文化体现了我国宗教与政治合一的祭祀传统,不仅是南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起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三首“望岳诗” ,是杜诗登览诗作的精品。其中 ,东岳诗偏于表现青年杜甫的豪情志向 ,西岳诗则偏于表现中年杜甫忧谗畏讥 ,遭贬以后重新济身朝班参与政治的希望 ,而南岳诗则偏于表现老年杜甫冀望统治者修明政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湖湘学派与南岳衡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岳衡山的秀丽风景和人文荟萃使之成为湖湘学派的起源地。胡氏父子在南岳衡山创办书院“卒开湖湘学统”。湖湘学派及其特色的形成与南岳衡山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 ,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论张可久山水散曲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山将散曲当作诗来创作,描写山水,抒写性灵。他的山水散曲,常把观景的人物融进美景中,显示出一种极深的情致之美;受元代山水画影响明显,极富于画意、画境;多充溢着仙道影响形成的奇情异彩;精妙地展示各种山水景物之美;尤其以所写的山水题材和相关的雅事、雅趣、雅境及所用雅语,最明显地实现了散曲的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