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的超越性是人的主体性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发挥与确证,是人之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特质.人的超越性是由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意义性、精神性和无限性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创造对适应的超越;意义对现实的超越;无限对有限的超越;精神对物质的超越.现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超越性是人存在的升华.否定人的现实性,超越性便成为空中楼阁;忽视或放弃了超越性,人之为人的高贵性便无从彰显.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是以善、公正、人道、仁爱、诚信等观念调节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行为规范蕴含着一定的道德观念,又凝聚成行为准则指导人们的道德活动。道德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表现在道德既反映现实又指向未来,既依据"实然"又指导"应然",既否定恶人恶行又引人向善。所以,道德便能成为一种实践理性,在人类社会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伦理学要追求私利与公益的和谐的、协调的统一。斯蒂芬.杨提出以道德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观来有效协调两者的关系,对人们颇有启发。道德资本主义提倡将私利投入公益,践行者要有"考虑整体的自我利益"的意识。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效地结合了私利与公益的成功企业,对于终结贫困的重大价值,道德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最佳结合了超越性之理想与现实性之欲念的特点等为道德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性。考克斯原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践行道德资本主义的范例。但是,道德资本主义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大力培养有原则的商业领导。  相似文献   

4.
应用伦理学既应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又应具有理论的超越性。应用伦理学应以哲学理性去补充科学理性的不足,反思现代文明的整体性走向和危机。应用伦理学既应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反思,又应对哲学伦理学本身进行批判性反思,这便是应用伦理学的双向反思。为重振道德,应用伦理学必须为揭示终极实在、培养超越性信仰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张以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的内在根据,以人的信仰作为研究的主线。从"信仰的主客互映性"等方面论证了萨满文化研究应以人的本性为研究对象。人的本性是在人的原始本性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张力当中呈现出来的,本文论证了人性本身既是一种超越性,又是从这种超越性向现实性的回归,即人本身就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矛盾统一体。人性本身就是信仰,是一种感觉的人性。因此,本文认为信仰是主体自身存在的方式,也是一切精神、物质现象建立的基础。信仰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因此,应从人性的角度去解决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以及探讨向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回归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凸显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超越性意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仍存有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文章从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辩证统一的角度反思道德教育实践,主张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人的具体生活情境,强调知行合一,又突出道德教育的批判和超越精神,克服市场逻辑带给人的异化,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辩护既要遵循一般的道德原则,即人为目的原则、真理性原则、和谐性原则,也要遵循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集体主义原则。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之一,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缩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的道德原则;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了道德的现实性与必然性要求,符合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总是在特定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对社会生活的意义认识体验的基础上的价值定位。道德具有实然的特性,也有形而上的品格,道德应然也即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只能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需要中去寻找,道德价值目标一经确立,就会成为道德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总是在特定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对社会生活的意义认识体验的基础上的价值定位。道德具有实然的特性,也有形而上的品格,道德应然也即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只能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需要中去寻找,道德价值目标一经确立,就会成为道德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天人关系和神人关系分别是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根本关系.儒家的天的概念包括了自然之天、神性之天和伦理之天的含义;基督教之神具有自然属性、道德属性、内在性与超越性等属性.儒家的人主要是指人性问题和人的道德实践问题;基督教的人是基于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这一文化母题,来探讨人的理性、有限性和人性的阴影.儒家的天人关系是"天人合德",强调的是人与天、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基督教的神人关系强调神是绝对的主宰,人必须完全服从,信上帝和爱人如己是基督徒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缺失已是有目共睹,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建议大多偏重措施的外在强制性,要求也过于普遍。而中国传统的士道精神以其主体自律特色和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为高校教师师道建设走向理想化和先进性境界开辟了新的思想。士道精神对师道建设的启示有四,即道德自律原则、道德优先原则、素位参政原则和“师道尊严”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知又具有内在性,它既独立于经验又行于经验之中,表现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一个完满的道德应当是良知的超越性与经验内容相结合的既内在又超越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榜样教育: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榜样为邻,科学树立榜样和学习榜样,发挥榜样的精神传递和道德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分析榜样教育的原理与应然标准,针对榜样教育中榜样选择和榜样宣传中的误区,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榜样教育注意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树立榜样与舆论宣传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策略,以期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效是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效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将“人的现实性存在”作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将“基于人的现实性存在”作为出发点,将培养民众健康人格和帮助民众实现社会化从而帮助民众具备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作为首要和基础的功能;还要基于“人的超越性存在”,将为民众提供超越现实的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精神家因作为重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要进行理念变革,建立起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性为条件、同时使内容手段及目标具有层次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道德赏罚是社会道德调控的重要手段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使用不当时 ,它也会导致多种不良影响。所以 ,社会道德生活中赏善罚恶的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道德赏罚的原则有方向性原则即人道原则、公正原则、教化原则 ,操作性原则即肯定与否定结合的原则、外在赏罚与否定结合的原则、外在赏罚与内在赏罚结合的原则 ,差异权变原则 ,以及其他辅助性原则如慎罚原则、情理交融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果决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精神与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动物”命题把人理解为动物本来就有其局限,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家进一步将理性视为人的唯一本质则问题更大。从宇宙演化和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本性就在于人类性,其基本含义就是谋求生存得更好,包含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精神需要被开发出来并得到满足,人就具有了精神性,也就获得了超越性和自由。这种精神性才是人类本性之所在,也是人的本然本质和应然本质,它使人成为高于动物的精神物种、自由物种。精神是高级自我意识的产物或体现,主导观念、最高理想和基本信念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精神是人的超越性和自由的根基,自由是精神追求的目的和结果,而精神状况通过自由来展现或彰显。精神所达到的境界决定着人的自由程度,人要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之所以能使人自由,是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使人具有超越性,而具有超越性正是自由之体现。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道德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道德建设相对接的价值原则。从共产主义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道德的本质契合、功能契合及原则契合角度出发,探寻并厘清共产主义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适应性,从理论高度以及当代适应性说明共产主义道德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提供理论依托和现实证明。共产主义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道德,其本质契合表现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学术理论和社会实践关系、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尺度的一致性上;功能契合表现在共产主义道德从实际出发解决道德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原则契合表现在其具体的道德原则具有当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鉴于社会转型期对高校德育产生的双重效应与"三观"教育的重要性,在"三观"教育引导中,要正确把握现实性和超越性、主体性和规范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并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不是物质世界的刚性限定性,不是神话世界的虚幻超越性,而是人类世界现实性与历史性、限定性与超越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自在性与自由性的矛盾统一。超越知识论的认识方式,探讨"美的规律"的形上指向,是透视物质世界、神话世界特性的前提,是把握人存在特质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实质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辩证法,其历史趋势是经由劳动解放的人类解放,从而使劳动成为解放人而不是奴役人的手段。正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赋予劳动的辩证特性和解放性力量,使得劳动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彰显了现实性与超越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