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我国铁路总价承包合同执行现状,对铁路合同专用条款中存在的承发包双方法律地位不对等、工程款拨付比例不切实际、总承包风险费严重不足等主要不合理内容进行剖析,说明不合理的原因。对发包人处理正负量差的方式、工期调整产生的赶工费不能全额解决及部分变更设计在源头上得不到认可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简单分析产生不合理条款和合同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不合理条款,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施工合同的风险因素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妨碍了施工合同标的正常实现 ,给工程承发包双方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为实施管理和调节工程承发包双方经济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索赔是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经济活动中承发包双方之间经常发生的管理业务。在我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承包人要求的施工索赔,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反索赔的现象。施工索赔和反索赔是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正常的业务往来,它的健康开展,对于培养和发展建设市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合同双方风险分担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首先研究了国际学术界所确定的工程合同风险在合同双方之间划分的基本原则,并依照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1999年第1版《施工合同条件》给出了常见的工程风险分类以及国际标准合同条件范本中的风险划分。认为成功的风险管理不单单取决于理论上的合理划分原则,还依赖合同的具体特点与合同双方对承担风险的态度。基于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工程合同风险分担的简单模型。最后提出成功的风险管理所需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工程承包合同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民事合同的特点。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包括变更条款,赋予业主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以便于业主发出变更指示以适应环境变化。但若这种权利不加以限制,业主可以肆意变更合同,并强制承包商执行且承包商对于所受损失不能请求补偿,则对于承包商而言未免不公平。本文基于合同同一性理论、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工程管理制度并借鉴美国法院所确立的"重大变更"和"累积影响"原则,对工程承包合同变更限制进行解析,希望能减少与变更相关之争议,以期对工程合同管理研究和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正式确立了违约方合同解除规则,然而,现有司法实践反映出该规则仍存在若干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该条款适用范围局限于非金钱债务与立法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双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金钱债务同样存在排除继续履行的可能,为有效化解合同僵局,将金钱债务纳入适用范围更为妥当。基于合同僵局案件特殊性,为进一步节约司法资源,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应在司法解除程序中明确法官释明义务,即对违约方解除合同及守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诉讼请求进行释明。违约方解除合同存在道德风险,为制约双方当事人滥用权利,鼓励通过自由协商化解合同僵局、定分止争,建议增设重新协商程序。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一类具有道德风险的银企最优借贷合同的一般模型 .在一般模型中加进银企双方风险中性的条件 ,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借贷合同 ,并对一般模型下的最优借贷合同的特征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不完全合同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引起合同不完全的原因有以下四个:语言的局限、当事的人疏忽、有限理性与信息不对称。对不完全合同的执行,是双方当事人和法庭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情势变更原则授予合同中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合同变更权 ;外国 (地区 )法律中有的规定该当事人对它可以直接行使 ,有的规定其对它只能通过司法程序行使 ,有的规定它的行使对象仅限于数量条款 ,有的规定变更权行使对象为合同全部条款。外国 (地区 )法学界有人认为该变更权是一项虽符合公平要求但对社会经济秩序不利的合同权利 ;有人认为应将经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对双方当事人均显得公平确定为这一权利的行使条件 ;有人认为由它的行使所体现的效力只是情势变更原则的第一次效力 ;笔者认为该变更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 ,它的出现对大陆法系合同法理论中的合同定义的正确性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固定总价合同应用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并分析了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以期承发包双方尽可能将风险范围估计充分并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全面回顾,提出中央、地方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的不完全合同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影响当前农村金融制度运行低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表现更具隐蔽性,对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具有更高的要求,规避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道德风险应当成为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销售人员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销售人员努力完成销售任务的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目前 ,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 ,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加强银企信用的培育是解决银企债务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双边道德风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同样面临双边道德风险。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信息结构与双边道德风险的关联进行量化分析,风险投资家投资价值的实现最终要依赖于创业企业的成功。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使契约在不同的利益分享机制下约束契约交易双方的风险行为。相机性控制权安排与可转换证券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性、合约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分析了订单农业的效率弱化的原因,并从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外部创新技术的许可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建立了许可博弈模型,主要分析了具有完全信息和具有道德风险两种情况下外部创新者与潜在受让人之间的技术许可问题。通过均衡解与预期收益的权衡比较,本文的结论是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两部制许可方式是外部创新者与潜在受让人在技术许可博弈中可供选择的最优转让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激励理论的角度建立了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防范模型.并就完全信息状态下、不完全信息状态下代理人风险中性及不完全信息状态下代理人严格风险厌恶这3种情况,对模型进行了讨论.3种情况下的激励方案都不同程度地生效.在不完全信息状态代理人严格风险厌恶的情况下的代理人,将获得比其他两种情况下更多的期望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8.
考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保险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保险市场的运行状态,将投保人分为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型。据此,采用博弈模型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约束下保险契约的订立问题,得到以下结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行为的结果会相互叠加,市场行为监管政策的调整除了要加强理赔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外,对部分投保人蓄意骗保及大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浓等情况同样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从农民发展权理论出发,对订单农业发展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完全契约理论对订单农业中履约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通过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探寻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分析认为,应该从利益产业机制、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等角度构筑订单农业发展的利益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正在成为经济社会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因为机会主义倾向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其后果不仅是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它对诚信建设和信任系统的破坏。这在事实上导致了医患之间严重的信任缺失和关系恶化。为化解道德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建人们对制度和专家系统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