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开展新时代医养结合模式治理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具体方略,其基点在于全面廓清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概念。焦点在于依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供需分析方法,解构当下医养结合服务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要点在于顶层政策概念设计与基层试点探索有机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推进新时代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积极人口老龄化建设需从切实保障老年人健康水平出发,为应对健康养老服务挑战,社会保障、长期照护及养老服务等体系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策略。医养结合既与政策、环境及经济水平相关,又与照护服务水平以及医保及保险体系相关。应针对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康复、照护等各方面保障,促进积极老龄化建设。积极老龄化建设研究包括健康养老服务挑战及需求、政策法规、医疗保险、社会服务、医养结合及商业保险等内容及体系研究,积极人口老龄化建设中加强医养结合与医疗保险的需求研究,可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保障研究,引导我国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模式及保障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优化补偿及保障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健康服务需求量迅速增长,给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带来挑战。社区医养结合作为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各地区的实践探索暴露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还存在服务能力较弱、群众认知不足、政策制定不完善和筹资支付手段缺乏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采用诊断树模型,以供给和需求为主要切入点,剖析当前社区医养结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控制阀门理论,从筹资、支付、组织、行为和规制五个管理维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推进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对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WOT-PEST分析法,在详细了解国家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背景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社区医养结合机制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维度入手,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医养结合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转型、社会资本监管引导、医养人力资源培养和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引入中医养生体系等建议。最后为本领域进一步研究提出可供探讨的思考意见和相关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健康老龄化理论,阐述了民族地区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逻辑。利用5个民族省份的调查数据,引入安德森行为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修正,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了先决、促能和需求三类因素对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促能因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影响最大,先决因素和需求因素也对因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急需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政策创新。安徽省在响应“医养结合”政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各种模式的养老服务效率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专家评价法构建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对安徽省“医养结合”主要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目前安徽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整体效率较低;“医中设养”模式是各种模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其中预防保健服务和康复护理服务是“医中设养”养老服务模式中效率最高的两个模块,“养中设医”模式在设施环境以及服务人员数量和服务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医养合作”模式在规章制度和老年人精神慰籍方面则胜于其他模式。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效率:树立“医养结合”服务理念;加大“医养结合”政策推动力度;提升医养服务人员技能,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分析自身资源,选择最佳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多年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工作,提出了健康养老的五要素,认为健康养老的核心是健康维护;主要方法是依托"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科学应用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因此,提出了如下健康养老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的区域化医养结合模式,医院主导的院中院医养结合模式,企业主导的风景区医养结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承担大约90%的普通老人、7%的高危老人和3%的活力老人服务,即所谓新9073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对医养结合模式下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5岁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老年患者中92.4%存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其中33.6%为迫切需求,58.8%为一般需求。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子女数量、经济水平、医保类型、服药种数、锻炼情况、情绪状态、健康管理知晓情况、养生重视度等的参与者对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的迫切需求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医保类型、服药种数、锻炼情况、养生重视度是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迫切需求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对常用中医保健措施接纳度统计平均达32.4%。结论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存在较高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迫切需求,患者对中医养生措施接纳度好,潜在市场巨大。中年、高经济文化水平的职业、缺乏国家正规医疗保险、服药种数多、重视锻炼及养生的患病人群是中医特色健康管理高需求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9.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百年大计。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医养结合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得到各高职院校及医养结合机构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护理人才培养与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开展了高职院校对于护理人才(医养结合方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高龄)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医养结合可能成为缓解该难题的创新性模式。通过对部分医养结合试点地区不同类型医养结合实践的调研发现,医养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困境。但是,由于医、养、险分别涉及不同部门,其良好运营的复杂程度远超过单纯的医疗或养老,在管理者、运营者、筹资机制、受益者、服务者、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多个方面,医养结合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日本医养结合经验,提出了应对医养结合挑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银发浪潮”扑面而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病患者日益增加。而我国当前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的现状为患病老人以及家属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养老问题也面临新的考验。迫于当前严峻的养老形势,各地开始了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医养结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概念和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全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千万人的规模快速增长,老龄健康服务和标准制定及医养结合养老社会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第一需求是开展老龄健康综合评估。老年性视力下降是因年老视觉器官老化或眼疾等原因,在一定距离分辨物体细节能力减退的现象。有关研究指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视觉器官老化导致视力减退者为  相似文献   

13.
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日益增长的老龄健康需求共同推进医养分离向医养结合发展,未来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工作重心将由疾病治疗转向改善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参照主要发达国家整合式照护模式,思考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困境,提出构建健康养老多元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探索整合式监管模式等对策,并通过老龄健康社区治理来推进医养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面临着日益加重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随着医养结合政策的实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资料调研与数据整理,发现广州市医养结合发展快速,但是也存在医养医疗资源浪费、服务单一且深度不够、长护险不够普及以及公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应该继续加大对医养结合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普及长护险的医养结合新模式,缓解养老压力.同时学习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不断致力于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但实践中仍然存在难题。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典型模式进行解构,针对各模式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展开分析,阐明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医生在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时应具备的胜任力,从宏观角度构建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理论模型,提出家庭医生胜任力提升、发展环境条件塑造、家庭医生与养老服务融合等举措,探索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全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健康服务和标准制定及医养结合养老社会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第一需求是开展老龄健康综合评估。听力损失是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的常见表现之一,不仅会导致听觉言语交流障碍,还能引发虚弱感、孤独感、猜疑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隔离现象。近年研究发现,听力损失还与老年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更加重了家庭和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医养结合概念和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的系列支持医养结合发展政策进行分析,论证医养结合供需非均衡性发生的逻辑及影响,研究完善新型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新路径。研究认为,在政策演进和落地过程中,农村医养结合出现了“供需错配”问题,体现为医养结合政策制度与现实需求、医养结合养老供给主体与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行为与居民需求间的差距问题,农村医养结合呈现多元供给多元失灵的非均衡性悖论;通过多元供给模式对“供需错配”矛盾进行调处,搭建农村医养结合的“均衡性治理”体系,利用元治理理论加强政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利用内部的制度化均衡逐步转变农村养老观念,有助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事业是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但仍未建成覆盖农村基层和功能齐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基于粤北N自治县和S自治县的考察,研究农村基层组织、民族老年人家庭、镇敬老院、县城社区、县社会福利院等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与乡村医生、村卫生站、镇中心卫生院、县级医院等医疗服务供给主体耦合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从两县自然村、行政村、行政镇、县城社区、全县5个区域层级入手,比较分析两县各层级耦合模式的运行状况,总结"医养结合"适宜模式、待全面实施模式、不适宜模式和耦合关键点,进而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侧层级体系,据此提出患病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决策路径。最后,针对耦合关键点和存在问题对每个区域层级提出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长期护理模式进行探索分析,联系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总结出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路径,并提出倡导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设置单一入口点,组建多学科团队,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完善信息系统和客户分类系统,保持利益相关者多赢状态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