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激励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族企业从家族化管理模式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是家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的必经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由家族化转变为职业化的必然性。进一步阐述我国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中的现状,并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族社会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家族在中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中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普遍的家族化现象,渗透到融资方式、产权制度、人事制度、管理方式.从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来看,家族化利大于弊,但是其消极后果在后期阶段充分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企业必须走出家族化,融资方式和产权制度的转变相对容易,人事制度和管理方式就要困难得多,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性的人事制度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如何解决权力结构一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初期 ,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有其必然性 ,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 ,家族化管理的封闭性、经验性、集权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的顺利转型面临着制度障碍和委托—代理问题。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宏观上加强对民营企业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构建的指导 ,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拓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争夺的背后,人才竞争又是重中之重。人力资源既有可流动性,这是由人才市场的开放性决定的,对于我国起步较晚的民营企业而言,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流失问题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从分析民营企业人员流失问题现状出发探讨企业如何进行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针对泉州地区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进行调查访问,采用边访问边分析的方法在民营企业家族管理人才流失问题的现状里发现其严重性,并对这种人员流失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民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企业治理模式和交易费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析,拟出交易费用关系相关理论曲线,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和成熟阶段治理模式选择问题。由于企业组织、产权、委托代理和企业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家族治理模式作为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的交易费用最小。  相似文献   

6.
一、家族式民营企业产生的原因家族式民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的渊源与现实基础。在私有制条件下,历史上最早的企业均是家族式企业。当时的家族企业,提供资本的人和经营者是同一人,甚至连使用的劳动力与家族都有亲缘关系或故里关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投资人对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的家族意图与家族治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在家族企业定义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家族意图--家族治理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珠江三角洲民营企业主在家族化意图和家族化治理行为方面的表现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具有不同自我认知的民营企业主在家族意图上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化"价值观"对家族化"态度"有正向的影响;家族管理意图与家族管理行为、家族控制意图与家族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所有意图与家族所有行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子承父业”模式一直都是主流,随着近年来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学术界也对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实行非家族化管理模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它们都忽视了企业成长阶段的推进、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培养对象逐步由家族企业主的子女向与其或其家庭有着业缘、地缘等关系的泛家族化延伸的现象。家族企业的后继者不再仅限于企业主的“子”,而是由与家族企业有血缘关系的继承者和家族企业的非血缘关系继承者共同组成后继者群体,而无论家族企业的泛家族成员进入后继者群体之前还是之后,其在企业中的行为都受到其声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普遍存在着家族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国人私德有余、公德不足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息息相关。农耕文明导致中国家族制度的高度发达,家族制度重视亲朋好友之间道德规范的培养,而轻视公共领域中陌生人之间道德行为的规范。在企业这个公共领域日益发达的今天,国人公德的淡漠使得企业人之间难以同舟共济。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家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不得不任用亲朋好友介入高层管理。可见,企业家族化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最终必须自我扬弃,才能顺应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小家族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模式,企业主区别对待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促使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差序结构,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族企业产生、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规模和社会网络由小到大、所有权和控制权由聚到分、社会资本运用由简到繁的拓展过程。研究探索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运行模式和应用途径,不仅可以补充家族企业发展理论,还能为家族企业的高效管理、以及如何向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等方面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一直处于发展环境亟待改善、融资难依然突出的困境中,产生这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投资缺乏科学论证,经营投机倾向严重;企业管理缺乏团队模式,整体经营呈现无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供给不畅。中国民营企业的出路必须整合社会资源,重视人力资本经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注重实施品牌战略,重塑民族企业文化,中国民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论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治理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采取了以业主制、合伙制为形式的家族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选择了制度管理模式,股份公司的外在形式、集体决策的机制、利益共享的分配方式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引进成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中,家族企业通常被视为是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纷呈的作坊式企业,不少研究者强调,家族式企业迟早要消失。但这一古老企业形态在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中的复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家族企业具有企业系统、资本积累、经营行为、信誉安排以及企业所有权方面独特的家族共同情感、观念和形式上的现实性和理性。本文就家族企业的兴起背景,结合经济环境讨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说明基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家族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着力点是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金融领域,创新区域金融组织体系,规范与引导民间资本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其功能是为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民间资本对接出口.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正规金融保障,也为民间借贷阳光化运作践行法制化路径。温州先试先行中产生的地方样本无疑对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学界对企业的定义和分类大多仍停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黑箱”阶段,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的契约性理论为认识企业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是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契约组成的提供产品或劳务、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企业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企业、人力合作企业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它们各有存在的合理性,也存在矛盾和弊端。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职业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社会。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正逐步转向价值创造和以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2010年初,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取代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经济增加值是价值总量指标,借助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判断企业是否在为股东创造财富。在实际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利润和资本等项目进行调整。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有助于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仍然存在问题:行政规定的资本成本率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可比性,影响企业对于项目风险的态度;经济增加值指标可能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依然存在企业管理者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调节利润增加经济增加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管理伦理在企业和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在经济增长领域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走出一条"重义谋利"之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忽视了对伦理价值、道德规范和自主创新的不断追求,企业的经营理念正在经历现实伦理观念的考验。社会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道德伦理要求,使企业经营主体自觉把管理伦理思想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伦理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时期管理伦理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战略举措应该坚持一切为民的科学指导思想,坚持诚信为本的内核管理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风险管控是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之一。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不同分类特征下的混合和非混合所有制企业风险水平进行非平衡面板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系统性风险(Beta系数)和财务风险(Z指数)确实低于非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资本市场的回归结果显示,其中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企业的风险水平表现相对较低,而混合所有制民营控股企业的风险水平则要高,这说明当企业从非混合向混合国有控股转变,或是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时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当企业从非混合向混合民营控股转变,或是在民营企业中引入国有资本时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无论是从非混合向混合国有控股转变,还是向混合民营控股转变,企业的收益波动风险都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