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传记学批评方法,结合鲁迅生平、思想,可以看出,<野草>体现了鲁迅的生命观、历史观--"中间物"哲学,体现了他绝望抗争的人生态度.从创作过程、鲁迅心境可以解读<故事新编>"油滑"写法的必然性及其意象、情节中的复仇情绪.  相似文献   

2.
同其他民族一样,中国哲学也经历了由神的哲学到人的哲学的转变.<诗经>大、小雅中的诸多诗篇,都印证了周人"天命"观念的嬗变,在思想史和宗教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周人敬畏"天命",但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并沉溺于"天命",而是把"天命"作为王朝合理存在的依据."正雅"中的"天"虽威严却藐远,先祖的人事功业在其中却显要而明朗;"变雅"中"天"的形象与周初的"天"又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无"是王弼玄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但是,关于"无"的具体内涵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通过考察王弼的<老子注>,可知<老子注>中的"无"有多种意思,只有少数"无"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无"就相当于<老子>的"道".王弼的以"无"为本体的思想主要存在于他的辩论及其它著作中,这种本体论使得中国哲学超越了先秦及汉代的经验思维,成为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20多年前,鲁晨光先生对语言称呼和颜色视觉的一致性提出质疑,指出色觉差异或颠倒的可能性,且并不影响称呼和交流.这有悖于人们的惯常思维引起了论争,由此开始了作者与鲁先生在空间时分时合,跨国越洋;在时间上断续的、跨世纪的探索.从<潜科学>"是否存在标准色觉";<自然信息>"试析达尔文留下的香甜美难题";<学术界>"论第二物性感知差异"等,直到今天,终于形成了哲学的两亩地--新著<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和<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美色"探秘的旅程,正是这哲学两亩地栽培浇灌,发芽结果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理论上还是一位黑格尔主义者,但在现实中,他发现"国家"并不象黑格尔所说的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者,而是私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创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意义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已经走向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而且从根本上促使马克思从研究哲学、历史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创造社作家成仿吾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基本理论为内在话语,质疑、批评了"五四"文学一度出现的非写实潮流.他不仅以<文学论>关于情绪为文学中心的话语质疑"五四"初期诗坛尤其是小诗热,而且借<文学论>关于智的要素难以引起人之情绪的话语质疑、批评"五四"初期文学注重思想的哲学化倾向,还用<文学论>关于文学的真实性不同于科学真实性的话语质疑、否定"五四"文坛在自然主义文学影响下开始出现的庸俗化写实倾向. 在质疑、批评中,他努力探寻"五四"文学走出困境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楚辞>所录之非屈原作品,既不以质为前提,亦不以文为条件,故西汉最大之赋家司马相如无作品得人,而东方朔之入选者非其最佳之作,宋玉赋亦仅<九辩><招魂>在其域中.从成书体例之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楚辞>中之非屈原作品,均代屈原设言.即这些作品中之"我",均为"屈原".缘此,以这些作品所叙证屈原之事迹,固不会尽是;而以之考察作者之生平,则全失.  相似文献   

8.
"思无邪"别解及孔子的论《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駉篇>"思无邪"的原意,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孔子说<诗经>"思无邪",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而这一点又进一步证明了孔子论<诗>系统的纲领是普及文化,运用<诗>提高"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屈原作为政治家和伟大诗人的形象已被世人公认,但这并不是屈原的全部.屈原生活在楚国浓厚的巫鬼文化传统和怀王政教合一、巫风炽盛的时代氛围中,要置身祀外是很难的.屈原的主要作品<离骚>、<九歌>、<招魂>证明他谙熟祀事,有神鬼观念和灵魂不灭的思想.而楚巫官观射父、左史倚相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与屈原殊为相似既可从事内政外交活动,也精于巫史之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对贬损鲁迅的反击余音未了,又有人搬出了周作人当年的理论来解读<伤逝>,认为"<伤逝>是鲁迅意在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悲剧写兄弟恩情断绝后内心难言的隐痛".这是否定<伤逝>社会意义的说法.<伤逝>并非写"兄弟情",而是对"五四"时期沉湎爱情、躲避社会斗争的青年群体的典型刻画,是对知识分子"国民性"的反思、喟叹与批判,<伤逝>有其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离不开写作技巧的活动。写作思维对写作技巧影响的例子俯拾皆是,如通感思维、模糊思维、反常思维等。在写作活动中既要对写作主体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也要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是思维的两种表现形式。意识到非线性思维的存在并对它进行诠释,理清它与线性思维的不同,对非线性思维产生的生理基础,对在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中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并指出了研究非线性思维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写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思维。但是,它们具备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本质是同一性的。它们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可以互为转化,互相渗透,在相互作用下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应当在写作活动中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进行很好的把握,既要顾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抓住它们融合性特点,使得这两种写作思维能力都能在写作者身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要素和思维形式、思维类型等,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推理、概括、拓展、再创造,进而产生某种新的思想、理论和产品的一种高级思维.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掌握与储存新的信息,要进入思维状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想象思维,激发与捕捉写作灵感,培养与引发质疑精神与发问品质.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写作思维有两个特点,有一部分应用文的思维模式化、简明化趋势将进一步突出和强化;而演讲稿、广告策划、新闻等应用文体的写作,却需要创新思维。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电子办文能力,并以多种考试考核方法构建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可通过辩论质疑、开展专业学科互相渗透师生互动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评论的写作,既要重视方法的研究,又要注意对评论主体思维特点的了解。文学评论主体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创造思维、情感思维,四种思维方法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存在论差异"思想即"存在者与存在的不",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一条红线。本文从二者追问的对象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二者之间的区别。在追问存在的对象上,存在相对于存在者是深层次奠基意义上的追问;在追问二者的方法上,对存在者的追问是主客对立意义上的计算性思维,而对存在的追问则是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之思。但是,二者也非水火难容,而是"亲密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大合无元思维之心慧——评丁润生先生的广义无元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定丁润生著<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是"奇文",是"思维的一次大综合,象钱学森的大成智慧","要合各类不同思维于一心".在分别评述其"空元思维"、"时元思维"和"无元思维"后,也指出丁文有"唯自然主义"倾向.末了,还简介了他本人所倡导的"实践的唯心主义"和"心元思维".  相似文献   

19.
有的学者把东西方文化之间对话存在障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东西方之间的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中国人的思想具有互系性和通变的特点,而西方人秉持二元对应的思维传统。结构性差异视角下的话语分析可以在词汇、小句和价值观念三个层面上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结构性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可使读者对所选语话材料有更加深刻细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非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形式逻辑作为最古老的公理系统其基本功能就是负载和整理思维及其过程,所以只要分析一下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如“发散思维”的特点)就可以发现,逻辑的基本方法总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