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肇庆学院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启动了既符合时代需要又力求体现自身特色的教学改革工程。这一教改工程按照"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力求反映地方院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世界潮流。应用型人才不应以牺牲人才素质为代价,而应以塑造"全人"和"通才"为目标,切实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为此,必须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并按照人才个性化的时代要求,辅之以复合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逐步构建起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工业大学"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办学特色,从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探索具有合肥工业大学特色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本科培养体系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如何结合行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轨道交通产业调整需求,从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到质量监督等方面,探讨轨道交通类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表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完善轨道交通类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行业发展需求.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教学体系,满足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急需。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的体育院校英语课程既要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与综合类院校相比,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侧重体育类理论和技术课程的设置。为此,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任务一方面是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突出其在体育活动相关场景下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继续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新的改革体系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加其专业知识的应用。随着体育的大众化和各种体育赛事的全球化,体育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作为英语的后续课程和拓展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专业英语的交际能力,同时为双语课程的开设提供过渡。  相似文献   

5.
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问题直接关涉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走向.在此,地方院校应把基于知识复合型与能力复合型二者融合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构建这个关键在于彰显"地方性"和"特色性"两个要素,具体实施的路径主要有:确立"合格+个性"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管理,创建"合格+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2006年招生至今,在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遵循"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突出医工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7.
随着胶东半岛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显得日趋重要。本文结合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旨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半岛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艺术人才。目前,陕西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数量少,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缺少具有艺术基础和鉴赏能力、懂得艺术市场经营和策划等的复合型人才。对此,我们要站在文化强省的战略高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文化艺术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明确办学定位,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充分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航空科技快速发展,呈现综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重要特征。我国需要建构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从现代航空科技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出发,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基于问题的“探究、实践”教学体系,成为达成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各外语院校校(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些模式从理论上讲,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又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等方面.在此,我们根据本次课题的研究情况,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满足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涉外工作的交流合作对石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石油地质特色和"两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办学实际与社会需要,课程体系模糊不清且缺乏特色,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且缺乏实效。对此,必须要对其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优化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升应用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工程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中的地位及作用。联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双语教学的实际,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双语教学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双语教学体系、提升双语教学理念,研究双语教学内容、改革双语教学方法,建设立体化教材,注重同行的互相支持,探索考核评价方法等提高工程类课程双语教学的质量,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要。最后,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自身的反馈和教师自身的提高等方面总结了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思想、教学改革、专业优势与特色、办学成效,指出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举办本科教育以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内工程环境,开出了土木工程实训等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社会需要,走自己的路,建立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问题。当前,社会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的特点;在探索跨世纪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跨世纪工程教育人才的特征是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改革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抓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大力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工科院校应探索具有工科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创业创新教育观和大工程观视野下,注重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造就具有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创新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国家对复杂机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航空航天为特色,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械电子工程"三维专业教学体系和实现环境.深入探讨了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内涵,凝练和优化了各维课程体系知识能力要素布局.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水平教育资源,引入动态国际课程,提升了研究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水平,拓展研究生学术研究视野和学科前沿把握程度.建成了创新实践平台,提供了自主创新环境,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优秀研究型人才.实践证明,面向信息驱动、强化知识要素、注重科技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生命周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创新体系可以全面提升"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科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如何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独立学院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独立学院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结合学生的整体状况,改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形式,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网络状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了融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特色鲜明的高校新工程教育模式,从实践应用的效果看,适应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 世纪,教改突出的特色就是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放在首位。针对工科学生思维模式单一,欠缺经济管理知识,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提出了工科学生课程体系改革新思路———开设“工程经济学”系列课程的总体构想及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