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上非传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海洋空间上的体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海上非传统安全越来越成为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前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发展面临着海上恐怖主义、海上非法活动、公共卫生安全、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明确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针对其突发性、跨国性、复杂性特性,中国应承担好大国责任,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实现共同安全,为新海上丝绸之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态势作用于中国崛起的外部战略环境,塑造着中国海上安全新的形势,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海洋因素”。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繁荣与可持续性,不仅需要较强威慑力的海上军事力量,也需要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话语基于“命运共同体”逻辑讲好中国的“海洋故事”。中国的海洋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海上话语安全环境与全球海洋治理角色的重要变量。中国海洋话语权提升的维度涉及管控力、说服力与贡献力,利益层面的目标指向诉求表达与权益维护,价值层面的目标指向平等协作与互信互利,责任层面的目标指向制度补充与秩序完善。与此同时,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提升面临着来自场域环境、话语对象与海洋话语权本身的限制,中国独特的制度、发展道路与所处阶段也意味着中国从陆权大国成长为海权大国的过程将承受更大舆论压力。在此情况下,中国可多途径破旧立新以改善话语传播场域环境,分地施策采用差异化话语对象互动方式,强化过程以完善海洋话语权提升的系统环节,发挥优势并增强海洋话语传播的策略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对海洋地缘关系的倚重不断加深,海上安全对当代中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借用SWOT分析工具,阐明当代中国海上安全维护方面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遇和威胁。通过SO、ST、WO和WT分析,指出当代中国维护海上安全的战略对策分别应是建立海上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强大的具有远洋能力的蓝水海军,开展海上安全合作和新理念的倡导。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海洋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海洋安全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海上利益的安全,气候变化所诱发的海洋渔业资源安全、海上通道安全、气候移民和海盗犯罪升级,无疑会加剧海上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公共安全问题。我国作为海洋大国,面对气候变化给海洋安全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增强海洋安全意识,并采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我国海洋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外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海上能源运输依赖性的增大,海上通道安全日益成为牵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只有深刻认识海上战略通道与我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准绳,深入考察各条重要战略通道对我国国家利益的具体影响,才能把握其与国家利益之间的战略攸关性。当前与我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21条海上通道可分为关系我国核心利益的战略通道、关系我国重大利益的战略通道、关系我国一般和长远利益的战略通道三个层次。保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筹划,尽快制定我国海上通道安全战略;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提高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综合能力;参与海上战略通道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建立海洋战略通道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郑和海洋思想与我国21世纪海洋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值此60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郑和维护海洋主权、关注海洋危机、发展海洋经济、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的思想和理念,深刻体会郑和海洋思想中的两大基本特征———和平与相互尊重,从而更好地构建中国21世纪海洋战略,有效地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谋求地缘优势,发展海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并力求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海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权应是国家“海洋权利”(searight)与“海上力量”(seapower)的统一 ,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条件下追求“海上权力”(seapower)的行为是霸权行为。中国海权 ,确切理解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上权力 ,更非海上霸权。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 ,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 ,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开发深海可考虑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优先选择。永远不称霸是中国海权扩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形式,其构建呈现出公共性、层次性和作用领域多元性等不同以往的特点.中国正通过参与和构建不同的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未来中国在参与和构建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保障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路径选择上,应积极加强与各类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与周边国家加强执法协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中国海警局应在中国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中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崛起的海洋发展模式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崛起视阈下,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是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而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立体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自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海洋强国便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明传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是海洋强国的内在诉求。没有古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崛起,近代中国在海洋上的衰落,就谈不上当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国海洋文明史是现代化倒逼出来的历史问题,客观与准确界定海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中国海洋文明史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关于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内法的冲突规范,对于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内法的适用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海事公约时,应当考虑我国的立法状况,在缔结或者参加公约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合理解决国际法和国内法适用的矛盾,尽量避免国际海事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诸多国家均将战略重点转移至海洋,对于海上利益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国际局势,海岛权益维护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和平与发展的视闯下,作为海洋硬实力的有效补充,合理运用海洋软实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其特殊优势。通过完善海岛史料研究与相关海岛立法,提高全民族海洋国土意识,以及充分调动民间海岛维权资源等海洋软实力资源内容来维护我国海岛权益,在战略选择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权益。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国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海权是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海洋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国家战略的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建设海权强国对于中国海洋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要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国家战略,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树立新的海洋观,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启动海洋经济开发的战略计划,以经济行为应对他国侵占中国海权的经济行为。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从 VSP 资料高保真处理和高分辨率角度出发, 结合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通过震源子波能量归一化来消除记录中的激发能量差异。以零偏 VSP 采集过程记录到的震源子波作为参考, 结合广义 S 变换进行 VSP 资料的吸收衰减补偿, 以使所采集的资料获得更高分辨率, 达到精细划分薄层的目的。对某一实际零偏 VSP 资料, 利用震源子波进行了激发能量差异处理和吸收衰减补偿, 改善了资料的品质, 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相对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加,中国与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建设性的参与国际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出探讨,认为中国融入国际制度是缓解大国崛起下安全困境的有效机制,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平台,是通向世界大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家独立问题所涉国际法解释的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在运用国际法解读科索沃独立时各取所需,立场迥异;国际法"挡"不住科索沃的独立,但科索沃能否成为正式的国家,还取决于大国的最后博弈。  相似文献   

17.
关键日期指一个时段的最后结点。在此时段内,争端有关的所有实质性事实已经发生,同时这个时期之后双方的行为已经不能够再影响到这个争端。关键日期这一概念是国际司法机构从处理领土主权争端案件发展而来的,但在海域划界问题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论证。由于海洋权利不同于领土主权的属性及中国主张在海洋权利方面的模糊性,决定了在南海海域划界争端中关键日期是难以确立的。我们应将岛礁主权争端与海域划界争端分开考量,明确九段线的法律立场,制定自己的海域划界方案,同时也应加强南海共同开发方案的研究,以合作促进划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于中国海洋权益的法律保障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海洋权益的法律定义、我国管辖范围内海洋权益法律保障机制、我国和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岛屿归属相关法律问题等领域。但是从总体上讲,过于偏重于我国的既有权益和有争议权益,对于海洋事务新兴领域关注不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极地法律问题研究。在这些领域,很多理论问题有待明晰,各国相关权益均属待定状态,中国在法律及其他海洋事务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以极地问题为代表的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权益的界定与拓展应当成为我国海洋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与法律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但要经受石油生产国的控制和进口国的竞争,也要面临地缘政治的冲击和第三国的干预,而且往往会突破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双方博弈的边界,扩大到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与国际竞争中。面对国际能源战略所面临的多种政治风险,中国必须通过宏观法律环境的塑造和微观法律环境的完善,在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构筑和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法律机制,结成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外交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