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生态灾难报道中,媒体先行逃离归责的舆论场之现象在东西方媒体均普遍存在.这是一个与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无关的后工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之范畴.从归责的形成到媒体先行逃离公共空间均源自于利益关系,从而使得风险根源逃脱处罚,而生态灾难一代代地被再生产出来.西方开始尝试寻求第三只手的帮助,不过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众多北京市民因为食用凉拌螺肉而感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之后,福寿螺在短时间内"名声大振"。如今,尽管福寿螺在各地的水产市场已经基本绝迹,但以福寿螺为代表的来自国外的外来物种可能引起的生态灾难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大约从3年前开始,中国意识到对媒体保持开放的姿态非常重要,也正是从那时起,悄悄转变了对待世界媒体特别是世界主流媒体的态度.伴随着透明度的增加,一个自信、真实的中国逐渐展现于世界面前;同样地,在透明和开放之下,世界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和介绍多了客观和理性,少了偏见和敌意.胡锦涛主席前不久在2009世界媒体峰会上作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对待媒体的态度.本文以此为背景,试图提出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几项对策,以真正契合世界媒体峰会所提出的"合作、应对、共赢、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媒体气候报道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不断加深,世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的日益提高,我国媒体的气候报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媒体从气候报道的数量、报道的主体到报道模式都取得明显进步,在表现手法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本文在总结媒体气候报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报道的作用和价值属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汶川大地震报道看我国与西方的媒体话语权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媒体的话语权一直为西方媒体所主导.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在国家实力的支持和主动传播意识的引领下,中国媒体在与西方媒体的话语权争夺中首次有效掌握了国际传播主动权,很好地"表述"了中国发生的情况,重新塑造了高效透明的国家形象.在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和中国媒体的争夺话语权上,汶川大地震报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农"语境下媒体的农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媒体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媒体要想在农村有较大的发展,首先要面临的是农村受众信息消费能力相对低下、选择媒体具有较强的倾向性等不利因素,以及对信息的需求加大等有利条件.从目前媒体对农村的报道来看,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农村关注不够、报道方式陈旧等.为此,媒体应积极实施相应的农村战略,争取政府从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给农村受众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求得农村受众和媒体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38-1943;年对重庆大轰炸的相关报道为话语文本,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出发,对媒介文本的内容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从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走势三方面,探讨该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新闻理念及运作实践,从一个侧面考察二战期间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中国抗战首都重庆形象.  相似文献   

8.
从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管理模式是一种权力相对集中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与媒体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上下级关系,"喉舌说"、"工具说"是我国对媒体属性的主流认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体制下媒体的新的特点.媒体逐渐增强了信息传播功能,逐渐成为社会最有效的传达、动员和组织的载体和工具.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与被管理已不能反映两者的关系,政府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带来的挑战,必须从过去的被动应付转向积极应对.政府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既要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又要接受媒体的监督;既要通过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又要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既要让媒体为我所用,又要为媒体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媒体的新闻自由,又要防止媒体权力的异化;既要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又要避免市场带来的低俗化倾向;既要开放境外媒体采访,又要抢占世界舆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现实的人与自然关系入手,在解读、分析现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及其何以构成现代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构建相对和谐、协调进化的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作为我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特定的概念,其思想内涵在发展历程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章主要从"存天理,灭人欲"到"天理就是人欲"这一根本的思想转变入手,分析论述其转变的过程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