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报纸的叙事结构里,在华跨国公司由于通过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过度追逐,造成环境殖民,污染公共资源、威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城乡等国内、国际环境正义的二元结构对立。这里的二元对立反映出美国报纸话语里对在华跨国公司污染问题的形成主张及其倡导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正义框架。这些观点是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原理对美国报纸话语分析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王积龙 《江淮论坛》2012,(4):141-147
绿色和平以一种特有的“理想”模式生产新闻以形成舆论,其优势在于通过分布全球的组织网络整合各类资源以阻止气候“公地悲剧”的进一步恶化,让科学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以便在新闻传播中发出独立声音。绿色和平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科学和道德领域:虽然标榜科学中立,却难以代表中立的科学:虽为全球环保组织,却不能占有道德高地从事全球环境正义的新闻生产。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发展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高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我院共邀请了地质学家、疾病防治专家、法学家、美国的传播学者等十多名环境领域的专家。此次的参会的环境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和广州我国南北两地的一线人员,共20多名。会议已于12月19日中午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4.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3月26—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国际传播促进中心马云华先生先后致辞。来自国家环保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与江南大学的学界精英,来自香港文汇报、CHINA Maga-zine、新世纪周刊、解放日报、东方早报、21世  相似文献   
5.
[摘要]印度非政府组织对该国环境新闻之产生发展及报道的议程设置起到重要作用;印度环境新闻发展的动力系统存在于专注于本国问题报道、初步形成公众-媒体-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西方环境理念滋养等三个方面;印度环境新闻存在着短板,因为方言媒体与英语媒体面对不同受众而代表不同利益集团、新闻渠道不同而具有不同理念、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未能充分而广泛参与导致新闻理念上的滞后,这些一定程度上都会制约着印度环境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中国媒体在报道思想上表现出了两大转变:抗灾救援,从宣扬"人定胜天"到尊重生态规律;审视灾难,从人文关怀超越到风险文化.上述转变的实质,是在生态灾难中通过媒体把人类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使可能的生态灾难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在学科生态和谐上,中国西部的环境新闻学是一个虚生态位;严重的环境破坏与缺少环境新闻理论指导的报道,不利于西部和谐社会的构建.美国各大学环境新闻学研究对象与服务的区域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与此形成对照,中国西部的环境新闻学教育也具备基本条件成为骚动于母体中的婴儿.  相似文献   
8.
美国环境新闻的滥觞与诞生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环境新闻的诞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滥觞期表现为从民间出版到在主流媒体开辟专栏的过程;成熟期主要表现为成熟新闻文本的出现:对科技的怀疑、科学性、风险性、生态整体性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还进一步表现为涉入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报道在美国大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纽约时报>在寻找天灾中的人祸因素;<华盛顿邮报>在突显地震后的风险判断,并把这种风险判断延伸至美国加州;<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向世界宣传汶川地震后的救灾情况.这些特色皆源自于环境新闻的相关理论.并为保护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里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参考消息>(简称"参考")关于"国民党代表团大陆行"的系列报道为我们研究"参考"核心竞争力打开一个窗口.多元的视角编织出独特的世人眼中的"破冰之旅".通过新闻资源的整合,"参考"找到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由外电稿件精选做出独特的"参考"滋味;文化讯息的点点滴滴铸造着大国心态.由零关税农产品,抓住最具社会行为能力的人群,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着"参考"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