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编辑是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生力军。青年编辑的健康成长,既是青年编辑个体的主观愿望,又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客观需要。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要积极参加编辑岗位技能培训,参加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联系,撰写学术论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刊物发展与个人成长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学报编辑的原有模式,优化了学报编辑的业务流程,对传统编辑工作模式与现代工作模式进行对比,显示网络在编辑业务中的应用,包括在组稿、约稿,稿件管理,稿件审查,稿件编校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网络在促进编辑部与作者、审稿人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编务工作在学报工作中的地位高等学校学报的整体工作框架是由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印刷——发行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在这一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中,编辑工作和编务工作是两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一个人员数量结构适度的学报编辑部,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编辑,同时也配备一定数量的编务工作者.如果,一个学报编辑部只有编辑,没有编务工作者,势必加重编辑的负担,分散编辑的精力,进而影响学报的质量.学报从组稿到印制成成品送到读者手中,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编务工作者做准备、联系、印制、发行、信息反馈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学报具有内向性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学报编辑与作者交往的品质修养问题。认为人缘型的个性特征、外向型的行为倾向、谦逊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克制性和忍受力等是学报编辑与作者交往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文中还对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及不良心境等主观心理因素在编辑与作者交往过程中所带来的干扰进行了分析,提醒编辑注意控制与克服,以达到和作者心理相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编辑过程所形成的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单向直线型关系,使得学报操作资源的能力下降、特色创新能力缺失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匮乏。创新编辑过程就是把读者、编辑、作者三者关系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双向互动过程,注重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往,注重建立编辑、作者、读者三者互动交流的机制,以此来提升学报的品质、特色,...  相似文献   

6.
试论影响学报编辑工作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文章根据学报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探讨了影响学报编辑工作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专家审稿与编辑把关,标准化、规范化与内容质量,办刊经费与稿源,内向性与外向性等关系。文章认为这些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简要提出了正确处理这几种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编辑活动的发展以及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有必要借助于编辑心理学的理论,去认真探讨学报作者、编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心理关系,掌握其中的共同性和矛盾性,以便在实践中更有效地适应、协调三者的关系,不断改进编辑工作,提高学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稿都是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辑对作者文稿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一种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对作者的科研成果进行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正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为了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挑战,使高校的学报编辑、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宜、快捷,也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是,在新的网络环境模式下,很多高校学报的管理方式还很陈旧,加上信息观念的落后,无法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学报编辑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及三大理念进行概述,以期利用全新的网络环境模式,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报编辑在选稿的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了解了学报编辑的选稿心理,对把握编辑选稿的思路和要求、理解从事编辑工作的责任与意义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报编辑选题组稿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组稿是学报编辑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精心制定出选题组稿计划是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要想办出高水平的学报,应当充分重视选题组稿的作用。学报编辑在选题组稿过程中应坚持和遵循政治导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和选定作者原则。  相似文献   

12.
编辑和作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同体,要办好学报,需要调动编辑与作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学报编辑,要充分认识作者在编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空间,使得高校的学报编辑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因此,如何正确地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服务,以增强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可读性、创新性,进一步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报编辑行为,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探讨的一项新课题.笔者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下学报编辑行为的功能实现、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行为介入等的论述,阐明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报编辑队伍的素质要求及其发展空间,从而为现阶段高校学报编辑行为的更好实现及高校学报编辑行为实现网上互动和网上发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认知改变是重要的心理调节办法之一。青年编辑应调整职业认知偏差,正确看待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编辑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也可为自己做“嫁衣”,学报编辑工作过程是参与研究的过程,高校学报编辑部是青年编辑成长的极佳平台。青年编辑应克服消极职业心理,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编辑工作的矛盾反思录曹丹琪(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学报编辑工作从始至终都在与矛盾打交道。反思编辑工作过程中的矛盾,从中找出本质、规律性的联系,对于编辑工作摆脱必然,获得自由十分必要。本文不揣浅薄,试对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矛盾,进行尝试性反思,以期就教于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学报编辑劳动质量的评估,对于提高编辑业务水平,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编辑学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编辑劳动具有系统性、间接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劳动质量评估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学报编辑劳动质量评价标准时,必须首先严格从编辑的活动范围和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出发,正确地认识并区分作者劳动与编辑劳动,编辑劳动质量与学报刊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编作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知网密切合作,推出全新的"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即日起正式启用,欢迎校内外投稿者使用。北京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编辑和校对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编辑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政治、学术、法律、道德和常识等方面。校对与责任也是连带在一起的。编辑与校对的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联系,使得高校学报大都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或编辑、校对工作合二为一。为提高编校质量意识,特别是提高校对环节的消错意识,有必要将文后署名由现行的责任编辑改为责任编校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编作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知网密切合作,推出全新的"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即日起正式启用,欢迎校内外投稿者使用。北京化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