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叙事因素在汉乐府民歌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诗歌的故事性、戏剧性大大加强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细节描写也很成功。同时 ,汉乐府民歌在叙事过程中蕴含了深深的抒情基调 ,并非单纯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2.
泛指叙事是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中特有的叙事模式之一,其特征是在叙事中有意取消具体的叙事时间,也不针对特定的人物个体,以此造成叙事的话语跨界和功能变异,叙事抒情化,情节和人物意象化,参与文本中风俗意象的建构;而限制性视角的使用和视角越界现象的发生,在叙述者、小说人物和风俗意象之间进一步造成了复杂的情感关系,在不同文本中营造出了不同的抒情效果。  相似文献   

3.
民间长诗分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抒情长诗。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具有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叙述曲折、抒发浓烈;塑人物形象,采用诗歌表现方法等艺术特征。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中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沈从文和孙犁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家,他们分别塑造了自叙者、神美者和抗战者三种纯情主人公,这三种纯情主人公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内涵。我们试图从人物审美内涵、人物原型、叙事方式和人物形象的美感形态四方面比较三位作家是如何塑造这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散文集《潮水集》的跨文体写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史交融,作者建构了一个三维情感世界,使作品在文学与历史中穿行;二是均衡之美,表现在“叙事一抒情一叙事”和“议论一抒情一议论”两个创作模式上。  相似文献   

6.
诗歌本是一种咏怀遣兴的文学样式,长于抒情而不长于对人物的描写。但一切文学作品无不以人物为表现中心,诗又何尝例外。叙事诗固不能不在叙事中描绘人物形象;抒情诗重在抒情,亦必同人物相关联,总是直接、间接地描写着人物。但不同的文学样式,描写人物的要求毕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诗歌中人物描写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成功地将"散文化"叙述运用于长篇小说,以空间化的结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线性情节结构,以背景氛围为描写对象取代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强烈的抒情代替了叙事成分的主体地位,通过作者与叙述者相分离和隐性评论的方式成就了情感的含蓄表达,形成了一种结构散化、情节淡化、人物虚化和抒情含蓄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6,(4):108-110
小说和人物通讯虽然分属文学和新闻两个门类,但是它们同属叙事文体,都以人物形象塑造和事件讲述为中心,都以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为主要表达手法,所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讲述故事和拟题的技巧等都可以灵活地运用到人物通讯的写作中,使人物通讯的人物"活"起来、事件"动"起来、题目"靓"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老舍的《月牙儿》是一部揭示人性困境的经典小说,通过描写一对母女的故事,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月牙儿》以其诗意抒情、真实描写和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成为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作品。本文将深入探讨《月牙儿》的艺术特征,重点分析该作品中的叙事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萧红英年早逝 ,但她却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 ,尤其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 ,以间接抒情为主 ,用情写人、状物、叙事 ,形成叙事处即抒情 ,抒情处即叙事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1.
威廉.福克纳在叙事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尝试把两种以上的叙事角结合起来使用,并且采用多重的、复合的叙事来开发各种叙事角最大的叙事潜能,发挥其最大表现力;其二是注重运用儿童视角和痴傻人视角来获得特别的叙事效果,更进一步逼近真实。他的创新提升了各种叙事技巧的表现力,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话、词话、小说和戏曲评点、曲论及其他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说遍地丛生,"诗文评"的各种著作大面积出现,是中国古代文论"集大成"的时代。在诗论方面,许多学者的思想、著作都带有所谓"总结性"、"集大成"、"系统化"的成分,而叶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可谓清代诗论家第一人,其《原诗》内外篇四卷数万言,是中国"诗文评"史上少数几部最富体系性和系统性、理性思维缜密、哲理味道甚浓的"集大成"理论著作之一。小说评点的代表人物首推金圣叹,他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特别区分了叙事文学之"纪实"与"虚构"的特点;二是对叙事文学写人状物、性格刻画作了精彩论述,总结了前人又超越了前人。而曲论则非李渔莫属,其《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之一部分,堪称中国古代最出色、最具系统性、吸收并总结了前人的有关理论思想的一部"集大成"曲论著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话本小说叙事主要靠讲述,文言小说主要靠展示。从叙事角度看,话本小说采用全知视角,不少文言小说采用了限知视角;从叙事时间看,话本小说按自然时序连贯叙事,不少文言小说运用了倒装叙事;从叙事结构看,话本小说主要以情节为结构中心,文言小说主要以人物为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试论陆游的巴渝怀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中年入巴蜀,任夔州通判,后离川经夔,在巴渝地区创作了二十一首怀古诗,或抒失意之感,或发爱国之情,或盼壮志得酬,或借史针砭现实,虽然处于人生低落时期,仍不忘抗金复国之志,始终蕴藏着一颗爱国之心,这也正是其中年诗风转变的发轫。  相似文献   

15.
《简·爱》的爱情主题和女权思想均与小说的基督教叙事密切相连。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别考量作家童年生活的宗教氛围、小说文本的基督教叙事传统和对这种传统的创造性叛逆,来论证小说皈依与反叛、神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复杂宗教叙事体系,进而反映作家在基督教思想方面的矛盾性,并深刻理解小说文本的“宗教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6.
张先词题材类型丰富,除前人所常写的艳情词、闺情词、愁别词之外,还写了不少感怀词、宴饮词、咏物词、节令词、写景词。这些从日常琐事、身边景物感发而写成的词作,情感抒发直接真实,思想亲切自然,给当时香粉充溢的词坛带来一片清新,将词境引向了日常生活的空间。张先词的创作视野面向人生、面向社会,抒写自我生活场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提升词的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陈白沙援诗学入儒学 ,通过做诗呈现其活泼自由的精神追求 ,吐露性情 ,以诗证道 ,自有风韵。他的本体之学讲究自我体悟 ,心与道俱 ,万理一心 ,鸢飞鱼跃。由于他是以诗呈心 ,以诗运思 ,因而不求言说 ,只讲情感体验和操存洒落。白沙心学讲究人生对宇宙万物的觉解 ,但不重视对规范的遵从。它是一种自我受用的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唐文人中,刘禹锡的士大夫情怀是很突出的,因而其诗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同样影响了他的词创作。政治生涯的受挫,使得作者选择了词这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他的词表达了贬谪生涯的感受和思考,也充溢着对人生事物的哲理化思考。作者虽然明确提出依曲拍为句的词创作理念,但其创作实践依然还是以齐言为主,韵律上也和近体诗创作相类似。这些因素使其词有着明显的诗化倾向,但这并不是词人在词创作上的新探索,而是与他的士大夫情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朝鲜高丽中叶的诗学家、诗人李仁老,其诗学思想虽看似散乱无序,但在他的《破闲集》及其他文献中,对现今的诗学理论所孜孜探究的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文本论、批评论以及有关文学的发生发展等问题,都早已有所论及。这不能不说明李仁老诗学批评思想的体系化特征。同时,李仁老的诗学主张偏重于感性直观,以经验积累形态为主,言简意赅的评点随笔多于长篇大论,形象性的阐释多于抽象性的概括。这深刻体现了东方诗学的典型品格,在朝鲜古典诗学发展史上,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20.
高震 《南都学坛》2000,20(1):45-48
行者对小说可能性进行了独创性的探索,其创作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文章立足于叙事层面,从叙事观念、叙事目标与策略、叙事语言三个维度透析了他别具一格的审美情感把握方式,反逻辑顺序的“追寻/颠覆”式叙事策略和诡谲神秘、弹性十足的叙事语言,力求从叙事层面揭示出行者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