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的创作中,精神向肉体的复仇书写大致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精神向肉体的告别;二是精神用自己的高度亢奋来磨砺肉体,让肉体得不到它想要的休憩;三是故意拼命地做,从速消磨这肉体。在肉身疾病的肆虐中更加激起生命意志的张扬,显然与尼采精神相似;在从速消磨这一肉体的意念中积极而坚定地从事着艺术的创造与赏鉴,无疑受到叔本华的影响;而“精神之我”在弃绝肉体这一苦集之场之后的大欢喜,则是佛家死亡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革命叙事:革命与复仇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仇意识是鲁迅独特生命气质与存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反抗非正当的生命境遇确立其作为人而非奴隶性存在的证明,也是鲁迅意欲构造国人新的精神与人格的切入路径之一。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革命叙事,复仇被纳入其中。鲁迅的革命叙事一方面是书写革命运动被造反、个人复仇等动机混淆造成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呈现高渺的革命理念在真实的牺牲之痛与仇恨感、虚无感中的坠落。鲁迅在自然论与道义论叙事眼光之间犹疑,其革命叙事所呈现的道德困境和悖论正是后起的革命文学所用力弥合之处。在鲁迅的革命叙事中被点到为止的“处境的劣,即道德的善”命题,被后起的革命文学组织成为其革命话语的一部分而被权威化。  相似文献   

3.
看客:生命悲剧的隐喻——对鲁迅“看客”的生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客"是鲁迅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鲁迅书写"看客"一方面具有一种清醒的启蒙理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鲁迅笔下,"看客"的"看",潜藏着精神暴力欲望,蕴涵着"渴血的欲望".这是鲁迅对生命悲剧的正视,也是对人的巨大悲悯.  相似文献   

4.
莫言作品总是从基于身体的感受性出发的。“肉体与生命主体精神”的共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莫言的作品竭力从虚幻的语言与意识形态的不实的天空沉落到坚实的肉体生命的大地上.揭示出一个个生命主体的精神泉源。这是莫言作品生命力的真正所在。而“身体化”、“感官化”、“感性”、“感觉”等只不过是它的一种表面征象。道在肉身。道成肉身。这是莫言小说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鲁迅先生,在对中西方文化怀有一种双重的忧患疑惧意识当中,不断表达着他作为孤独的思想先行者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放逐———一种前所未有的尖锐性与深刻性的孤独体验。如果说,《呐喊》和《彷徨》中,鲁迅还怀着毁坏铁屋子的希望、更多记取着“为别人”和给社会人看的启蒙目的的话,那么,更为深刻的个体孤独寂寞与生命存在虚无的体验,则被情感满溢、内心无法平静的鲁迅以独特的艺术想象力衍化生成一丛独特的“野草”———《野草》是鲁迅写给自己的文字,也成为他那孤独心灵的深层写照。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个体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东西方对立,鲁迅超越了传统,也很好地继承了传统,鲁迅完整地承传了儒道精神,也实践了佛教的修智,鲁迅也很西化。鲁迅尊重各种文化精神的自身特质,把它们作为一种完整的生命形态接受、承传下来。由此,鲁迅的精神是独特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个体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东西方对立。鲁迅超越了传统,也很好地继承了传统,鲁迅完整地承传了儒道精神,也实践了佛教的修智,鲁迅也很西化。鲁迅尊重各种文化精神的自身特质,把它们作为一种完整的生命形态接受、承传下来。由此,鲁迅的精神是独特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8.
《野草》出现的"大欢喜"概念,出自佛教,但被鲁迅改写其内涵。在"大欢喜"出现频率最高的《复仇(一)》中,鲁迅摒除了"大欢喜"包含的佛教具体义理,但认同其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认为只有接近了生命的真相,才可能真正实现"欢喜";同时鲁迅认同佛教关于"大欢喜"追求的层次性和超越性,认为只有不断的超越,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欢喜。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欢喜"成为确证生命和存在的方式,也是鲁迅追求精神独立中具有标识性的存在。鲁迅对佛教经典的改写,有其独创之处,同时也与晚清佛教复兴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文学和学术实绩是一种带有整体意义的现代创造,具有不可分割的生命关系,但悄然兴起于20世纪末叶的"国学热"及其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鲁迅研究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现实影响:其一,由冷转热的"国学"蕴含着唯古是崇的价值标准;其二,遭遇"国学大师"与鲁迅实际学术贡献的有限确认;其三,"纯"学术的眼光不仅低估了鲁迅实际的学术水准,也人为切断了鲁迅整体性生命追求中学术与文学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尼采的酒神精神为出发点,对尼采的关学话语以及尼采对待启蒙主义和抽象理性的批判,对物质——肉体和生命的高度肯定等哲学关学思想作尝试性的解说。分析认为,尼采美学以酒神精神为基点,体现出对生命和物质(肉体因素)的肯定和辩护,试图用具体感性克服抽象理性,恢复生命的丰富意义,在陶醉和狂欢中建构一种人人平等、泯灭等级的世界大同的乌托邦图景。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文学有鲁迅的影子,这影子就是鲁迅的文学传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人格,鲁迅的精神。鲁迅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关注着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也都关心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鲁迅是面向世界的,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奉行拿来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是面向世界的,“拿来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闪闪发光。面对鲁迅,新时期文学缺少的是自觉的启蒙精神、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现实的批判精神。新时期文学应该把鲁迅的这三种精神作为自己的导向、标尺和座右铭,不断实现自我新发展和新超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鲁迅精神中有鲜明的弘扩生命的自然主义取向,它渗透于鲁迅生命的价值取向、实践原则中,这种精神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鲁迅小说中反抗者的精神面貌。因此,本文还考察了鲁迅的反抗者这一系列小说人物,并试图厘清他们与精神传统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鲁迅精神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文学和学术实绩是一种带有整体意义的现代创造,具有不可分割的生命关系,但悄然兴起于20世纪末叶的“国学热”及其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鲁迅研究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现实影响:其一,由冷转热的“国学”蕴含着唯古是崇的价值标准;其二,遭遇“国学大师”与鲁迅实际学术贡献的有限确认;其三,“纯”学术的眼光不仅低估了鲁迅实际的学术水准,也人为切断了鲁迅整体性生命追求中学术与文学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一切民族的思维理念里,生命无疑都是宝贵美丽的。然肉体的生命终将毁灭,这一点人们早已看清,于是,就出现了永恒生命的建构与追求的希冀──在肉体生命不可能永存的前提下追求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不朽。前者表现为献身宗教以求灵魂在天国里永恒的期盼;后者则表现为献身社会历史以求青史留名的努力。死亡因生而被崇拜。一个民族的死亡崇拜意识一旦外化为人们的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及行为模式的话,就会在社会中显示出强大的现实力量,也可能在一种特殊环境中成为煽动该民族疯狂侵略情绪、变态诚孝观念的强大始因,成为世界和平进程中的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讨论在柏拉图的著作及<新约>的有关文本中关于σáρξ和σ(ω)μα这两个用词以及和它们相关的另两个用词ψυχ(η)和ζω(η)的界定,以呈现西方思想史中关于身体观的原始讨论.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灵魂/肉体(ψυχ(η)/σáρξ)的二元论,强调灵魂对肉体的支配权.在柏拉图看来,肉体受制于灵魂的支配而具有消极性;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肉体拥有灵魂的性质,使肉体本身成为灵魂的一部分.<新约>中则沿用了希腊哲学对肉体(σáρξ)的使用,认为肉体乃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即受制于人的意愿的生存,这种生存是走向死亡的生存.在这一基础上,<新约>提出了一个新的生命概念,认为由于耶稣(包括奉耶稣之名而来的圣灵)进入基督徒的生存,导致了人的生存开始脱离肉体的控制.这种新的生命称为ζω(η).为了区别于走向死亡的肉体,<新约>提出了σ(ω)μα(身体)的概念.身体是一种中性存在,既可以顺服肉体(以及人的心思意念)而走向死亡,也可以顺服圣灵而起死回生.保罗使用这一身体观来回应复活问题,并展现了一种新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速运转的当代,人类面临着竞争与繁忙交错的重重压力,精神与肉体出现分离,心灵的自由受到压抑,人的生命本真被扭曲。在这种社会现实背景下,彰显生命本真的休闲成为人的内在诉求。人们在休闲过程中不仅释放生命本真之自由性,而且充分实现生命本真之自然性并拓展生命本真之精神性。通过休闲,人的生命本真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18.
菲利普·罗斯的<凡夫俗子>(Everyman)以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历程.主人公凡夫俗子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疾病和痛苦,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感受到生命结束、死亡到来的可怕,但他最终超越了对肉体毁灭的恐惧与拒斥,以莫大的勇气正视肉体的死亡,以坦然的态度接受生命的终点.罗斯对主人公的刻画已经超越了前期小说创作中种族和身份的主题,凡夫俗子的人生历程不但展示了现代人类生存的处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的死亡必然性的一种接受和认可.肉体的毁灭是人生的结束,但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的全部.罗斯将主人公的生存与死亡置于整个人类命运的大背景下,以一个凡夫俗子的死亡探寻着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回心轴”上的一个关键性定点。鲁迅生命的“回心轴”是生成于鲁迅在人生绝望之海的洗礼碰撞中,本真意义上一次探底式的生死抗争;是生成于近代以来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的瞬间裂缝中,各种新旧力量为争夺“权威”的中心舞台而展开殊死搏斗的混乱中的一个奇迹。鲁迅精神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回心轴”,是因为他不仅在历史的高速旋转的漩涡中准确的介入了“那个不动的轴心”,参与并融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区,并且开拓性的扩展延伸了民族精神新的生命生长点。鲁迅精神的“回心轴”指向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当口,我们只有整体上及时而精准的承接好鲁迅生命“定点”的把手,重新唤起民族精神生命“回心轴”的新一轮探寻与澄明,以及由此展开“定点”式的决断行动,才能够躲过卷入历史虚无“黑洞”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个性鲁迅是位先觉者。在他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这位先觉者的心灵也走过了一条真实而复杂的道路,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鲁迅所写下的诗歌中得到印证。鲁迅的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诗人气质。他瘦小的身躯内蕴含的是坚硬而粗暴的灵魂,明亮的眼光中闪烁出深邃而透彻的思想火花。同时鲁迅又是名厚情重义的诗人,喜怒哀乐溢于诗行。鲁迅有着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