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空间话语表达形式呈现出现实性与虚拟性相融渗、规范性与自由性相割裂、广泛性与碎片性相矛盾、理智性与情绪性相对立的话语特征,消散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宣传的影响力,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阐释力,侵蚀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公信力,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作用力.建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通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各方共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筑网络社会命运共同体和依法管网治网作为根本立足点来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敢于亮剑、善于表达、深于回应、精于整合、勇于引导等作为发力点来建构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因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功能的内在需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内蕴着对意识形态话语范式实然形态的历史性超越与发展性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遵循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回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探寻促进新时代话语体系发展变革的动因与内生机制,以期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话语的学术性表达,促进理论话语的实践性转向,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话语权有着深刻影响。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增强主导性,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就是要站稳群众立场、强化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关照,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的统一、多元传播载体与聚合性接收效果的统一。优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包含诸多内涵的话语形式,其本质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在话语言说中具有宏大叙事的话语特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需要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话语传播四个维度寻找出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权威性、独特的历史传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是阐释中国政党制度设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达中国政治理念的表达体系。为了形成一套特色鲜明、有言说权威、为大众普遍接受的的话语体系,在内容上,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有权威话语、民主话语和国际话语三个维度的建构内容;在方式上,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用好新媒介的宣传能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生动实践,逐步提升中国的政治话语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和探讨自媒体语境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策略,对于引导自媒体健康发展、牢牢把握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至关重要。高校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力,践行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担当;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号召力;通过加强新媒体语境传播的研究管控,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权;通过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坚持科学引导体现包容尊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话语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及其生成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关系塑造力显著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着力推进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结果.新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模式,反映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理念和行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和文化,具有主体性与凝聚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新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国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发展,对增强"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呈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的差距、“资强社弱”的暂时性现实以及科学技术、物质消费、文化生活等以“价值中立”的姿态遮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真内涵及其所取得成就,使其不能被整体观照和认同,导致其在公共舞台上影响力不足。为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的利益关切,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体系,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培育全民学哲学用哲学,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以“三严三实”为切入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红线,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做人民群众的先进典范,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英雄传奇的主题话语是一种多维性的意义结构。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看 ,新英雄传奇是一种“拥有本身话语类型的叙事陈述” ,积极参与了当代社会的新型意识形态建构。它不仅展开了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历史合法性的具象“论证” ,构建了革命历史的元话语 ,而且以新英雄人物形象等载体 ,建构了革命者的人生价值体系 ,为民众提供了生活的价值范型 ,并以叙事的形式演绎了种种革命理念 ,由此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话语  相似文献   

11.
话语承载着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反复生成,其内容和形式充满意识形态意味。意识形态话语由特定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语词要素组合而成,依托话语进行表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属性,以新时代为语境,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旨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其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需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复兴和世界繁荣的战略高度上发出中国强音,展现中国实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层诉求中完成时代出场。围绕唱响话语主旋律、规范话语表达秩序、优化话语表达形态3方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新时代场域中延展社会意识空间,发挥发展优势和话语优势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话语体系建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学理性,同时,通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其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存在教育内容枯燥、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关系不平等的弊端。建构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教育内容上要从政治话语向文化话语、生活话语转化;教育方式上要从"独白式"教育向"对话式"教育转变;教育关系上要从"我—它"型向"我—你"型嬗变。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化话语权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课题。科技文化话语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受到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当代中国科技文化话语权面临着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对科技文化议题设置权的挑战,多元社会政治思潮对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霸权对科技文化话语传播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批判理论对科技文化话语批判权的挑战。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话语权,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设置科技文化议题,坚定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科技文化话语权的领导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量、不受时空局限的信息交互、匿名的平等对话语境及去中心的众声喧哗场景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解构,面临话语主体权威被消解、话语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话语方式面临失效等嬗变。而这一嬗变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优化契机的同时,也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需坚持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视域下中国国际话语权顶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背景下,话语权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一种新力量。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需要赢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西方"话语霸权"、民众价值观多元化、西方"妖魔化"、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泛滥等一系列挑战。中国崛起,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有利的客观条件、理论基础和价值原则。顶层设计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关注民生的国际形象、创新宣传方式、和谐发展实践活动,是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影响力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应充分认识法学教育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人才、构建高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重要阵地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主题思想、话语主体、话语载体等核心要素构成的法学教育体系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同时,法学教育在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困难,可从精准把握新时代法学教育的应然理念、完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法学教育师资队伍以及健全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完善新时代意识形态视域下高校法学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提供话语层面的保障与支撑。中国实践的成功推进、原创话语的丰富供给、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旨归,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加快建构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原则,通过立体多元的传播载体输出话语价值,在内容阐释中突出理论优越性,提升话语受众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既是开展百家争鸣、进行学术创新的平台,又是建设强大凝聚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重要阵地。在"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下,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如果没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就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设成效。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就必须突显所刊研究成果学术的真理性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报要担负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政治使命,就必须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包含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并由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相对完整的系统,由内核圈层、中间圈层、外延圈层构成中心衍射而纵横互动联结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直接决定了它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辩护功能、整合功能、支撑功能、引导功能,共同反映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工作及其安全维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推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