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聚焦性、即时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反应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性、敏感性、政治性和跨境复杂性特征。其中,民族特性是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的突出特征之一。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指涉的民族特性,辨析边疆民族地区舆情传播的民族因素及其社会影响,是认识和引导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的一个新视域。要以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空间、传播主体、传播客体和舆情消减话语的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正视"民族特性"对于网络舆情的影响,采取切合民族社会实际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品牌危机中的微博传播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在品牌危机中微博转发网络与回复网络的结构图.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两个网络的声望微博主的品牌危机传播博文在类型框架、主题、归因、修辞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声望微博主的属性、微博转发/回复功能特点和跟随者行为动机是影响品牌危机中博文被转发或被回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建设与整合高校网络软硬件资源、打造与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制定与培育网络"乡规民约"、引导与监控网络信息、引领与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等手段,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积极探寻网络环境优化的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网络品牌传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把握网络品牌独特传播特性对于成功塑造网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时代的品牌传播有着独特的内涵,遵循着特定的规律.网络品牌传播既需要塑造个性化的深度品牌,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体,遵循系统性的操作流程,也需要追求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网络品牌的传播特征与线下品牌的传播特征有着许多本质的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传播竞争、传播扩展、传播范围和传播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环境守望——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核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常态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大众传媒不仅是危机信息传播的平台,还具有放大和扩散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力.环境守望是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核心功能,衡量守望是否实现的标准是所传播危机信息的质量即危机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政府观念的转变和传媒职业的自律是大众传媒环境守望功能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在线品牌忠诚受到了品牌信息在线传播的影响,而曾经影响在线品牌忠诚的在线消费流程安全等问题也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迎刃而解,web2.0技术更是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双向品牌互动成为可能,从而为分散的品牌忠诚人群提供了虚拟的沟通平台。本文基于购买者在线消费过程,分析了购前信息传播、购中流程、购买后品牌沟通三个阶段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狂轰滥炸的时代,精准的色彩表达是企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消费者,并有效形成印象区隔,打破沟通障碍的利器。在社会化的传播背景下,企业通过色彩营销与网络互动传播平台的结合运用,能更好地实现与目标消费者的密切互动,从而将产品、品牌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受众,引起情绪共鸣,实现"吸睛"与"攻心"并进的双层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与消费形态的跃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固有的技术特性;而社会属性是指其所具备的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特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由生产力性质所决定的生活工具是消费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互联网这一巨型生活工具的出现必然导致网络消费的兴起,并将以提高人类消费形态的信息含量为杠杆,将社会生活推进到网络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具有虚拟化、去中心化以及信息快速传播的特征,这使得网络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面临诸多风险,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监管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内容.从网络个人信息生命周期出发,针对网络个人信息监管需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互联网行业协会等新的监管主体,设计具有层次特征的网络个人信息动态监管体系.为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的平衡,提出了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互联网行业协会等关键主体的动态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具有虚拟化、去中心化以及信息快速传播的特征,这使得网络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面临诸多风险,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监管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内容.从网络个人信息生命周期出发,针对网络个人信息监管需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互联网行业协会等新的监管主体,设计具有层次特征的网络个人信息动态监管体系.为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使用与保护的平衡,提出了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互联网行业协会等关键主体的动态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