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实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途径。但目前外资并购因面临各种障碍而进展迟缓。本文主要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思想障碍,如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目标、外资并购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和冲击民族经济的发展、外资并购的控制与并购中的企业定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地把握促进外资并购的条件,推进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事件不断增多,外资并购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股权定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外资并购实践中曾采取定价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外资并购的目的、影响、定价基础、定价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外资并购中国有股权定价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2002—2007年外资并购我国A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案例为样本,对外资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股权溢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市场周期和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定价,并且外资并购溢价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为敏感;上市公司负债比率、行业因素和国有企业隶属层级与外资并购溢价之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状态依存所有权与国有企业定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状态依存所有权的视角对国有企业不同经营状况下的所有者进行了分析,进而分类阐释了相应状态下国有企业的定价基础,并利用资产属性对不同剩余索取权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了划分,给出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具体定价模式,即国有企业并购定价模式取决于相应状态的剩余索取者和资产属性。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时,应根据目标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类型、资产属性以及双方谈判能力来选择不同的估值方法,确定合理的并购价格。  相似文献   

5.
外资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网络可以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调整和深化为外资以并购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契机。但我国现存的法律执行环境、资本市场发展、股权定价、产业进入门槛等给外资并购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无约束的外资并购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点,为使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为保障外商和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对并购过程的法律监管.剖析目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反垄断、规范资产评估、设计合理的并购程序等完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管制的措施,对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外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其消极影响和潜在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对外资并购我国有企业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使其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势必影响着我民族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有企业的特点、利弊等,并就实施对外资并购我国有企业的法律控制提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两个不同股权性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外资并购案例,分析比较了外资并购我国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价格、信息泄露、公司治理以及绩效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以一个新的视角——即目标公司的股权性质来分析外资并购,为外资并购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外资并购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可能性,尔后通过几个并购案例的分析,从实践上考察了外资并购后新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作者最后对外资并购前后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并购的策略性动机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并购选择挤占策略而非共存策略的重要原因包括:国内外企业之间成本差距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并购之后整顿成本高;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少,尤其是低成本企业数量少。差异化是企业避免挤占式外资并购的最简单易行之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2002—2009年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案例为样本,对外资并购溢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外资并购溢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而言,国有股东获得的外资并购溢价水平整体偏低,而且国有股东的代理成本与并购溢价呈负相关关系。只有缓解国有股东的代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有股权并购溢价偏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日益频发。投资仲裁是国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最主要的方法。然而,国企运用投资仲裁上存在长时间、高金钱的投入和高败诉率的困境。《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公约》的生效给投资调解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投资调解将成为投资仲裁的重要补充,为国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解决方法。国企因其产权的特殊性在使用投资调解上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挑战,如当投资调解的结果使国企的实收账款远少于应收账款时,国企可能被指控造成国有资产的恶意流失或存在腐败行为。为有效应对上述法律困境,应提高国企对投资调解的认知和接受,建立国企参与投资调解的科学评估制度,设立国企投资调解报告制度以及推动公正有效投资调解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在从事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产业经营被忽略,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被忽视,依赖资本运营不断甚至无限做大资产规模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专业化运营,国有企业回归产品产业经营,进而专注于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各司其职.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相适应,要重新构建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总额年平均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指标,应纳入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并设计成为核心绩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是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手段和关键措施。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本文研究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本体技术,建立国有企业智能监管系统,从各种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来支持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有效地、灵活地、动态地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率、准确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5.
"政企不分"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种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三层分级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尽管阻断了原来存在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政企不分",但在政府与经营公司之间以及经营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又产生了新的"政企不分".本文在分析这种新的"政企不分"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经营公司自身改革等措施重塑政企关系,消除"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趋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控股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控股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为今后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国有企业审计一直是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制前的国有企业中,政府审计发挥着保护国有资产权益和防范国有企业风险等重要作用。随着国企改制,国有企业的政府审计面临四大问题:(1)政府审计在改制后国有企业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法律保障不足;(2)政府审计与其他监管机构职能重叠;(3)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难以处理;(4)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股东关系难以协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1)明确职能,重点发挥政府审计对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再监督作用;(2)加强沟通,与其他政府监管部门通力合作;(3)正确定位,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两大资源;(4)依法审计,树立政府审计的权威性;(5)加强创新,妥善处理与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股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应局限于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还要分析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