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验证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股票溢酬”,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在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产生的“股票溢酬之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3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月度数据,将我国资本市场划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3个具有典型中国股市特点的市场,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在“牛市”和“震荡市”远小于成熟资本市场,在“熊市”出现了不符合模型设定的负值,同时实证结果也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股票溢酬”,投资者在“熊市”中倾向于“踩踏式杀跌”,在“牛市”表现出强烈的风险偏好倾向,而在“震荡市”中会出现无方向性的混沌式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2.
会计目标体现了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其有效性是确立会计目标的依据。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及其有效性与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的差距很大 ,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现阶段 ,我国应按照“受托责任观”来确立会计目标。当我国的资本市场充分发展 ,资本市场趋于“有效”后 ,再按“决策有用观”来重新确立我国的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强市场制度和法制建设”的指示精神,从探讨市场发展和市场立法的一般规律入手,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市场发展及其立法的概况和特点,对加强与完善我国目前的市场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一、市场发展和市场立法的一般规律入手,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市场发展及其立法的概况和特点,对加强与完善我国目前的市场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 去年我国商品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化,紧接着“消费热”、“抢购风”之后,骤然出现市场“疲软”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市场形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如何稳定市场、促进生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利用外资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就“技术换市场”和“保护民族工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对我国“入世”后利用外资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学校人才可能性目标市场与现实性目标市场重叠,毕业生质量无足轻重;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两种目标市场分离,因而毕业生质量成了可能性目标市场转化为现实性目标市场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用人市场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而毕业生的质量成了学校争夺用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毕业生存在“相对优势”、“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由此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目前,我国提出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旨在为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型、创新型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权挂牌转让、定向增资服务交易平台的“新三板”市场,已经不断壮大和发展.文章通过对“新三板”的法律分析,认为通过逐步完善市场功能体系,进一步畅通与其它市场的有机衔接机制,“新三板”的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网络服务平台“二选一”的行为特性及效果认识不足,以及对“市场优势”的认定存在市场支配地位与市场优势地位两种不同标准,加之我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尚未针对该行为形成相配套的操作规程,导致我国执法机构和法院在规制网络服务平台“二选一”的实践中存在明显分歧,造成实际上“虽有法但无所依”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在“控制滥用市场优势+保护自由公平竞争”这一基本规制框架下,着重对“平台市场优势的认定标准”“‘强迫’‘不合理’‘不正当’的判定标准”进行完善,以促进我国对网络服务平台“二选一”的有效规制与执法。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入世”的经济结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美1999年11月15日达成我国“入世”协议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景已经明朗。国内学者关于“入世”的利弊分析也更加具体,但其着眼点大都局限于短期的产业市场冲击或市场机遇,很少讨论“入世”冲击的中长期动态持续效应,即国际和国内资本投资的产业领域改变所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该文通过揭示“入世”冲击的传导机制,对“入世”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提出了我国农业企业因地制宜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的对策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