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栗谷对朱子哲学的诠释(2)[台湾]杨祖汉(二)气发理乘与理通气局栗谷反对退溪理气互发之说,对退溪理发气随及气发理乘二语,只承认气发理乘一义为合理,他认为四端亦是发气理乘,理不能创生阴阳之气化活动,只是在气化活动时乘之而表现.而气发理乘及理通气局二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李栗谷的哲学思想。李栗谷与李退溪为李朝时的名儒,—人开出韩德两大宗派。他们—人俱尊朱子,但学术见解不同。退溪主张理气工发,即理有其活动性,退溪此说不合于朱子学,但于孟子义理有其根据。此为本文第一节的内容。栗谷不满退溪之说,而有种种批评,栗谷的主要见解,如气发理乘,理通气局,及理气不离而气无变灭等说,皆见于这些对退溪学的论辩批评中,此为本文第二节的大意。从栗谷的说法,可知栗谷之说是合于朱子学之原义的。朱子所说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的,而心是气心,无本心义。而栗谷对朱子学的理解,与中国当代牟宗三先生对朱子哲学的佳释,大体上是一致的,这是本文第三、四节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3.
“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一语来源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端理之发,七清气之发”一语的来源问题上,既不能否定朱幕也不能否定李退溪.或者说归于其一都是不恰当的。应从这一命题产生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来考察这一问题,不能分开朱熹与李退溪来谈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孟子"四端"说为儒家"仁"学和"性善"说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基础。朱熹对四端的发挥,以及理气、动静、发与未发等论证为道德提供了一种宇宙论、本体论和形而上的理论支撑。所以朱子尊德性和道问学并重,理本却绝不贱气。号称"海东朱子"的韩国儒学大师李退溪,将朱子学中理的方面加以发展,强调理的绝对优先性,存养道德,压制情欲,形成的性理学其实更近于二程;而与其并称"理学双璧"的栗谷的性情论与朱子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是所谓的"主理学者",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继承退溪的观点。他撰有《栗谷李氏论四端七情辨》。李玄逸的辩驳文字,当中显现三重混淆:首先,他并未意识到,朱子以其理气二分、心性情三分的性理学架构来诠释孟子的"四端"说,其实偏离了孟子的基本观点。其次,他未意识到,在理气论及"四端七情"方面,李退溪的观点已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反倒是李栗谷更忠于朱子的观点。最后,他也未意识到,当李退溪的观点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时,李退溪反而比李栗谷更接近孟子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理气关系是朱子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理学)的字宙本体论是以理气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他们以理气为骨架来展示宇宙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着重发展了理气不离不杂、理贵气贱等一些方面,成为主理抑气的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为主宰说———理命物而不命于物、理能动静说、体静用动说几个方面 ,探讨了李退溪的太极动静观。他的太极动静观与朱熹的太极动静观的不同 ,其根本点就在于李退溪认为理自身能动静上。他这一观点是直接承袭了明代的曹端太极动静观而来的。他承认太极无情意造作而归于不动 ,这仅是就太极本然之体而言的 ,而太极之妙用则是活波波、能生能发的 ,他所说的“用”则有能生能动之义 ,从而导出太极能动说  相似文献   

8.
李栗谷与李退溪并称朝鲜性理学的“双璧”。作为“栗谷”学派的创始人,李栗谷思想兼容并取,不墨守所谓的正统性理学,细究其理论学说中亦具有极其丰富的王阳明“心学”内涵。以李栗谷思想中的“道本于心”“至善与中”及“知行并进”等理论为中心,可验证李栗谷学说中的诸多理论皆与王阳明“心学”思想是相当契合的,亦具有十分明显的融合与传承王阳明“心学”之特征。  相似文献   

9.
<圣学十图>是李退溪(名混,1501-1570)68岁的作品,被视为完整表现其儒学思想的力作,也可说是其晚年定论.学者对此一作品十分重视,然研究重点多置于"圣学"内涵的探讨.文章从"图"的角度审视退溪作图说理所蕴藏的诗性智慧与形象思维,尝试以维科(Vico,1668-1744)、黑格尔(Hegel.1770-1831)、费尔巴哈(Feuerbach,1804-1872)、加达默尔(Gadamer,1900-2003)的理论为参照系,探索退溪作图的意义."图"对退溪的圣学而言,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本质性的.就存有论的层面言,道本无形象,却寓于形象,道与形的关系值得深究;就工夫论的层面言,退溪所谓"因图致思"、"体玩警省于日用之际,心目之间",正是培养护持"敬"的重要工夫,故图与工夫论息息相关.退溪留下2000多首诗,其中有700首写于人生最后的十年,这十年同时也是其学问臻于成熟的时期,他更在68岁留下具备其思想完整体系的<圣学十图>.退溪在其思想成熟之期,如此富于诗情画意,不无深意,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实则也是哲学思想来研究李退溪的诗作,同时又利用李退溪诗作和儒家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海德格尔的哲学,由二者的双向互释来理解李退溪诗作中的士的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乃是儒家的"生生"、"天地之心"。李退溪以其自觉的归隐实现了本真的存在状态,他的诗作表明,他把握了这个"生生",从而通达了"存在",获得一种与物同体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包含兼济天下的情怀。由通达存在,士获得了一种影响世人的存在的力量;而海德格尔的通达存在则谈不上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枯寂。  相似文献   

11.
王珠珊 《21世纪》2009,(6):22-23
从3月31日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4周了。曾经看过一部德国电影叫做《四分钟》,也许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经过了这四周,我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天理、气、心性等方面对李穑的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尤注重对他的明德说的抉发,并指出了李穑理学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意义。本文认为,李穑的思想主要继承了程朱的理学思想,同时也受到元代理学发展的影响。他的思想既有天人一气的思想,又有天人一心的思想;他的哲学的基本倾向是,重气而不轻理,重心而不忽性,重物而不忘道。他的思想作为韩国早期朱子学的一个形态,有其值得重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黎”与“熟黎”是宋代以后记载黎族史实的汉文史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它反映的是古代汉族文人士大夫对古代黎族内部不同族群的认识。论题从“生黎”与“熟黎”的出现、“生黎”与“熟黎”的特点、“生黎”向“熟黎”的转化、“生黎”与“熟黎”的分布四个方面对黎族历史上的“生黎”与“熟黎”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韩大强 《南都学坛》2009,29(5):46-49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儒家主张“为国以礼”,礼治是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李觏言礼是源于人的自然欲求和出于人的内心情感,其实质已触及伦理道德规范产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李长乐是淮军名将,于光绪六年拜从李龙川,以功德自任,给李龙川的活动以很大经济支持,也助成了李龙川晚年的豪奢。李龙川对他的教诲实即发自禅宗心性论,并非理学。  相似文献   

17.
2 0 0 2年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李贽逝世 4 0 0周年 ,他一生中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学术批判 ,而有权有势的论敌对他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政治迫害 ,这就形成了李贽被迫害致死的悲剧。李贽至死也不明白真正推崇儒学的是那些将它作为统治工具的当时和历代的最高统治者 ,而绝不仅仅是理学家 ,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贺因其性格的偏狭,其诗过于重视对感官的刺激,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断离。这种断离可以摆脱逻辑的束缚,随意创造不同的意象,从而获得更强的刺激。这是一种建立在不受逻辑约束之上的美丽,其代价则是牺牲诗歌的完整与含蓄。李商隐则是精心选择那些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相通的或相似的最为美丽的事物精心塑造之,使之成为自己情感的替代物或"虚拟物",以引发自恋的哀伤与对生命的颠峰体验。这要求形象与情感保持一定的距离,但逻辑链条不能断离。  相似文献   

19.
黎族民族精神形成并蕴含在黎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材料中,其中黎锦是特别重要的载体。黎锦体现黎族民族精神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外围的层面是黎族族群的人与自然和谐;中层次是母系氏族社会遗存的女性中心思想;内核是族群的自我中心意识、主观能动性发挥和主体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20.
刘一止是南宋初有影响的文学家,平生交游甚多,最重要的有叶梦得、李光两人,叶梦得对他的评价让他获得了当时的文学史地位;李光对他的提携,让他达到一生仕途的辉煌.本文试对刘一止与叶梦得、李光二人交游加以考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