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还是市场--论我国农业保险的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以来,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至今已经严重萎缩.农业保险究竟是放给市场还是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分析我国农业保险二十年的历史,总结国际上农业保险的经验,对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农业保险不是可以完全放给市场的领域,农业保险必须首先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我国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至今,农业保险分别在覆盖面、市场运作、供给主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农业保险立法、政府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管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巨灾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让农业保险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和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后发展我国农业保险应在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建立与社会各方协作机制、降低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以及改进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方法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囿于农业的特殊性,我国总体上农业保险发展并不理想,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上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在农业保险实践方面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在看到四地区发展农业保险的特殊条件的同时,着重总结其促进农业保险的实践做法(地方政府是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力量、兼顾运用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实现农业保险规模上的扩张),有利于加快我国各地农业保险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二者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非线性耦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990-2010年,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非单调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状况,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现象。通过具体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的保费较高与赔付率较高,根源在于缺乏良好的政策支持。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经营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构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以尽快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挥对农业的保障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改革评述及2007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是我国农业保险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农业保险政策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逐年萎缩局面基本扭转,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地方农业保险补贴开始实施。2007年人们期待着农业保险法、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规范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作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一些问题随着农业保险规模的迅速拓展正不断显现,农业保险原有的“政府热、企业冷,农民无所谓”的局面并没有根本转变。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基于对农业保险参与主体的认识,本文分别对农业保险的三方主体,即农户、保险公司、政府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保险以商业保险的运作方式已在中国推行近 2 0年 ,前景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商业化保险不适合农业保险运作的原因、国外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以及中国入世对农业保险的要求这三方面因素 ,认为中国尽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是农业保险走出困境取得良性发展 ,促进我国农业在 WTO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提出了关于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为我国农业保险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性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等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不时威胁着农业发展进程,农业发展客观上需要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而农业保险已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都明确规定政府可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本国农业。将发展现代农业保险重新摆上重工业的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之后,系统总结了农业保险发展所给予的启示:政府干预和政策摇摆是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波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同灾害程度的轻重无直接联系;政府缺位是1993--2003年农业保险萎缩的唯一原因;农业保险发展与否的根本不在于经营模式与经营方法有何不同,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否付诸实施。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的新阶段,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必须在农业保险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的拟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责任界定、农业保险制度中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等诸方面进行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天气指数保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气指数保险是以指数为基础的风险转移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因其具有降低道德风险、抑制逆向选择,管理成本低、易实施再保险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在发展中国家得以试点与应用。国外针对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关于天气指数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孰优孰劣的研究,天气指数保险应用条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国内借鉴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国际研究成果,介绍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试验做法,并对天气指数保险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的构建可包括农业保险、灾害救济、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产品储备调节制度、农民的社会保障等内容,其中农业保险是以经济手段保障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从农业这一特殊的基础产业在开始走向市场竞争所处的劣势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于2007年7月分别在泾阳县和洛川县实施了奶牛和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2007年11月笔者在泾阳县和洛川县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39户奶牛养殖户和苹果种植户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险的种类、保费是否合理、对保险的认识和收入四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显著,并提出增加农业保险的种类、给予财政补贴、加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试办以来,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其经营不论是从法律建设、环境治理还是从保险主体培育、保险模式创建、财政税收扶持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本文从中国农业保险现存问题入手,并分别从保险公司、农民、政府角度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是中国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进行农业保险立法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制度模式。各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有政府主办下的国有化模式、政府扶持下的商业化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国有化——商业化混合模式、政府支持下的互助合作化模式。从法理上分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试验的制度可分别归入这四种模式。我国未来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应该进行创新,应涵盖上述各种模式,形成一个综合模式。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框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保险是常见的政策保险之一 ,运用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为农业生产风险提供保障的制度安排。一、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分析1.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保险却严重滞后。据统计 ,2 0 0 2年 ,我国农险保费总收入 4 .8亿元 ,占总保费收入的 0 .16 % ,比上一年下降 2 0 % ,全国 2 .3亿农户 ,户均不足 2元。 2 0 0 3年 ,我国农险保费收入 4 .6亿元 ,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 0 .5 %。同时 ,农业保险的险种也不断减少 ,由最多 6 0多个险种 ,下降到目前不足 30个。在农业保险的立法方面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 ,…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必须响应的新要求。回顾1982年以来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遵循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梳理出农业保险在不同历史环境中的特征、成绩及不足,探讨不同阶段发展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优化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建立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搭建以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调整明确政府职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自1980年人保公司恢复办理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1997年底全国保费收入达1080亿,保险深度为1.44%,而保险密度也增至87.36,但与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只有人保一家经营保险业务,客观上形成了独家垄断的局面,八十年代末以来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  相似文献   

19.
WTO成员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农业保险已成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制度更为健全,由于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历史背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本文对WTO成员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不同经营模式的共性与个性,为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7—2018年我国财政支出相关数据,从保障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两个角度,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农业保险反贫困效果的影响及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总水平对农业保险反贫困效果存在正相关显著影响,且保障性财政支出的影响程度为0.7555,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影响程度为0.5972;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农业贷款额度三个方面对农业保险反贫困效果产生影响;保障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对重度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保障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增加1亿元时,重度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会相应增加583100元和116600元。因此,在增加保障性财政支出投入的同时,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投入既有利于增强农业保险反贫困效果,又有利于缩小农业保险反贫困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