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产业结构、城镇化两个维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修正巴罗内生增长理论并借用泰尔指数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城镇化、产业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运用1996-2015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镇化、产业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中部地区削减效应最大,东部最小;工业化后期二三产业层次提升对西部削减效应最大,东部最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缩减作用,中西部虽呈现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房价与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判断三者关系中所蕴含的矛盾、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通过该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房价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但也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后者又会对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作用;在东部地区,房价和产业结构层次之间呈相互的正向促进关系,房价上涨也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过东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地区,房价上涨会降低产业结构层次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对房价带来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但其幅度相对不足,进一步地,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却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直接抑制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区域差异比较。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加快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的结论是,现阶段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2)近年来,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贷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与对外开放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与金融机构贷款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3)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重视因时因地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勿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00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文化消费、区域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1)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显著缩小了我国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作用效果相对薄弱;(2)东、中部地区文化消费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则尚未发挥出来;(3)经济干预程度和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这一效应并不显著,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干预程度均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城乡差距是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制约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立足城乡收入和消费视角,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厘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路径和机理.采用中国2000—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距估计(GMM)方法,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变迁及其交互作用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在全国范围内,老龄化是中国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分析结果显示其对消费差距有扩大作用.考虑了老龄化因素以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呈现反向变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则能够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分区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各区域内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均表现为扩大作用,且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龄化的交互作用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影响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的老龄化则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2006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在0.4-0.6区间,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后劲乏力。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为正向,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地区人均GDP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建议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新型城镇化推进方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运用系统GMM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及其地区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其影响程度按东、西、中部地区的顺序依次递增;金融规模对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2—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城市化、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城市化对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当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时,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扩张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不同地区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中部地区的结果与东部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高等教育扩张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合理推进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扩张两个角度提出四个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未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为了探寻农地流转、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利用2000—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构建了PVAR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农地流转和城镇化之间呈正向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都能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过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能促进农地流转,但却不利于城镇化发展。中部地区,从长期看农地流转可以促进城镇化发展,但却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镇化发展对农地流转影响不明显,但能够显著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尽管长期看来在促进农地流转上效果不是很明显,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西部地区,农地流转对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城镇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也不是很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农地流转和城镇化的影响也太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易于操作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和军  李江涛 《南都学坛》2023,(4):114-124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代理变量,采用PSM-DID方法考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等路径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而在西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效果并不明显;农村电子商务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和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中,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效果更为突出。基于此,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电商发展优惠政策,重视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培育,完善农村金融与数字设施支撑服务,利用电子商务助力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将农村劳动力流动纳入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贸易开放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在贸易开放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得出,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流动,纯粹依靠贸易开放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促进了贸易开放发挥收敛城乡收入的作用,然而在内陆地区,由于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除价格机制外,贸易开放还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引导外向型产业布局扩散、吸引外资流入等机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采用 Hicks Moorsteen指数对中国省域以多维城乡差距为非期望产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 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城乡差距的包容性 TFP指数低于传统 TFP指数,技术进步的快 速下降是导致 TFP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包容性 TFP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差异;滞后一期的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全国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倒 U型”关系,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地 区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正相关。城镇化率有助于推动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但 与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要推动经济包容性增 长,必须缩小多维城乡差距,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以 及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005—2017年我国城乡商贸一体化水平总体上在不断下降,城乡消费的绝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全国层面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城乡消费的相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现象在各地区普遍存在。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逐渐缩小城乡消费的绝对差距,促进商贸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来源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之势。从战略的高度讲,缩小区域农村之间差距主要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以财政投资为主,着力普及农村十二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轴心,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以中央财政为主,有计划分步骤地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加快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深化中西部地区农村税费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区域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技术效率差异对农村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技术非效率对产出差距的影响十分微小,产出差距主要受不可观测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技术非效率是导致地区内各省份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言,这种解释力度并不强。另外,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分析得出,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着明显的收敛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处于显著发散的趋势,技术效率对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除非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能以更快速度增长,否则短期内很难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二是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对农民增收有直接作用,还会通过劳动力转移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人力资本、农业财政投入及市场化对农民增收均有显著贡献,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和市场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农民增收。自然灾害减少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不大。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三大区域较为一致。三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直接作用拉大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尽管经由劳动力转移的间接作用缩小了该差距,但不足以改变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漠视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中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以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增长维持着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对31个省市的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贸易额、农林水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科学支出、文体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反映政策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1999—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这12年来,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整个"十一五"期间,西南地区收入水平呈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西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此次调研的四个城市的人均收入名义增速几乎都超过10%,同比增速显著提高。然而,西南地区的收入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绝对值呈现出逐步"拉大"趋势。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马太效应"和城乡二元结构却导致了区域收入不平衡状况、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的凸显。我国应加快西部经济增长步伐以促进人民增收,通过政策倾斜缓解区域收入不平衡,以城乡一体化等手段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