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本文简要而全面地概括了 2 0世纪初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白朴的研究 ,对白朴的词、曲及生平思想作出了自己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白朴词浅论     
白朴不仅是元代杰出的杂剧散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词作家。唐圭璋《全金元词》收元代词人212家,词作3721首,其中白朴词104首,是元词的高产作家之一。白朴词内容较为丰富,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戏曲作家生平事迹可考的很少,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对白朴生平思想有较多的了解,正是得力于他的词。因此,深入研究白朴的词,对我们研究白朴的生平,研究金元之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研究元代词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对白朴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白朴词浅论     
白朴不仅是元代杰出的杂剧散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词作家.唐圭璋《全金元词》收元代词人212家,词作3721首,其中白朴词104首,是元词的高产作家之一.白朴词内容较为丰富,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戏曲作家生平事迹可考的很少,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对白朴生平思想有较多的了解,正是得力于他的词.因此,深入研究白朴的词,对我们研究白朴的生平,研究金元之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研究元代词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对白朴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作家、散曲家和词人。数百年来,特别是解放后的三十余年,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白朴的生平,创作进行研究,但是对他的籍贯,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我所看到的资料,有四种看法: 其一,真定人。唐圭璋《全金元词》;“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都认为白朴是真定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也认为白朴是真定人,但真定下注解为“今  相似文献   

5.
"梧桐"作为常见的植物意象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仅具有久远的自然生命属性,而且还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丰富的文学审美属性;白朴对"梧桐"意象的独特理解,使其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意蕴和作用,首先是渲染了李杨伤感凄苦的爱情,其次是对李杨不伦之恋的讽刺,最后是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叹。  相似文献   

6.
"元曲四大家"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称谓,人人皆知其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但是,这一称谓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图从"元曲四大家"的源头入手,客观呈现其起源的多元复杂性,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元曲四大家"这一说法的来龙去脉。笔者依次还原了元代贯云石、周德清、杨维桢的观点,通过他们的不同评论话语及评论标准,透视不同的曲学观念,力图客观地呈现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7.
在元杂剧的勃兴和繁荣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作家中,白朴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最为清晰,在《金史》、《元史》、《元朝名臣事略》乃至著名文人元好问、袁桷等为他的家庭成员写作的墓表以及他自己的诗词创作里,均留有关于他家世、生平经历及创作情况的记录,这使白朴的研究中疑问较少,模糊性的东西也能  相似文献   

8.
在关汉卿的内心,已不再有任何对传统的依恋,他只是把传统作为攻击的目标。如果说杜仁杰"善谑"背后闪现的矛盾和痛苦、白朴一度追求后的消沉和迷惘皆显示出他们在反传统的同时并没有找到新的出路和建立起全新的价值观的话,关汉卿却找到并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时代文人群体性心理挫折,关汉卿没有也不可能避免,但他并没有被折服,从而"倒退"和"降低了行为水平"(如王和卿部分作品),而是进行了升华,在一代艺术创新中否定传统,在挑战中寻找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代表了虽失意却仍积极追求生命真谛的一代文人。  相似文献   

9.
今考陈深、李道纯为元代戏曲家白朴晚年在江南结交之友。陈深是吴县诗人学者,李道纯是扬州仪征县长生观道士。  相似文献   

10.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杂剧中的一部喜剧杰作。剧本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李千金,以其襟怀磊落、率真泼辣、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而更具巾帼须眉的刚烈和豪气,从而显得卓尔不群,展示了她"这一个"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风采。为了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她无视、蔑视封建伦理教条,毅然为所爱的人儿"舍了自己",献出了贞操。对此她无怨无悔,并且怒斥封建家长的虚伪残忍,抗声力辩为了挣脱礼教枷锁、赢得自主婚姻的权利而"私奔"的合理性,这就对剧本据之进行再创造的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的"止奔"主题,作出了革命性的反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政事诗从初盛唐的"四杰"、陈子昂、杜甫到中晚唐的元白、小李杜等,贯穿了整个有唐一代。这些诗歌犹如一幅唐史画卷,从多侧面反映了唐代政治及军国大事。唐代政事诗的产生,缘于传统诗教观念及诗人强烈的参政意识,同时也是诗人这一群体独特的性格特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时至清代,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乐府讽谕诗受到重视,获得了持续走高的道德评价,由此反映出清代诗学思想向正统的回归及其现实干预意识的强化。而在对元白张王之优劣异同的品评上,多数评家持白优元劣、张优王劣的意见。相比之下,白优于元,不只是艺术水准上的领先,更在于道德品格上的优胜;王劣于张,固然与其诗不及张诗的深秀古质、清丽深婉、浅隽多趣有关,但也缘于清代评家对所谓浅俗的偏见。此外,对元白诗派之特点尤其是同中之异,清人也有了较前人深入的认知和把握。至于张、王二人在创作中与元白诗风的离合变异,则尚留下可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西游记》研究中,《朴通事谚解》常被引用来证明《西游记》在元末已经基本定型。文章认为这个证据要大打折扣。刊印于1677年的《朴通事谚解》的祖本虽成书于元末,但它作为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却经历了明清两代的修改,这些修改反映了汉语以及汉语背后的时代社会的变迁,它包含了元代同时又加进去了明清两代的东西。因而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元代文本加以引证。与《朴通事谚解》比较,今存的元代和明代前期描叙唐僧取经的杂剧和美术作品,故事都要稚拙得多,令人怀疑《朴通事谚解》对《西游记》平话的叙述可能经过了明清人的改动和增益。  相似文献   

15.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它凝聚着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宗教观念等各种文化心态。本文从青铜时代、唐初、南诏大理国、元朝、从明代到民国等时期论述了大理地区的白族服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诗人元稹的诗歌特色和成就长期以来在“元白”并称中被掩盖或曲解 ,本文论述了元稹的诗歌个性 ,指出元诗的美学趣向重点在于“风致宛然”的艳丽小诗和次韵相酬、属对精工的长篇排律 ;元诗的艺术渊源主要在于杜诗 ,另外还受到齐梁宫体以及诗人李白等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与白居易词中有异的风格。本文还论述了元稹的诗学批评及其与当时文坛的联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林逋的复古与柳开、石介的复古不同,他具有复远古的味道。林逋的隐逸走的是儒家内圣之路。林逋的诗歌既有白体之平淡,又有贾姚锻句工警的特点,其为人、为诗皆为宋人所追慕。  相似文献   

18.
唐代叙事诗的繁荣实质是乐府诗兴盛的结果,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量诗人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经典乐府叙事诗。在中唐由白居易、元稹提倡,一大批优秀诗人积极参与,形成了乐府诗创作的高潮--新乐府运动。唐代乐府诗作多以反映社会现实的叙事诗为主。唐代诗文对六朝文风的反拨、向汉魏风骨学习的复古文学思潮以及歌行体的完善促进了乐府叙事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明代,李白集之刊布盛况空前,不仅各种宋、元版本得到大量重刻,而且明人自编的各种选集、评注本纷纷涌现,共计达58种之多,不少版本屡经补订,影响深远,成为李白诗文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的文献基础。系统梳理其源流、刊刻、传播及兴盛原因等情况,对构筑明代李诗接受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