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新农保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让人忧虑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新农保制度,这样任由各地自行试点,势必会造成农保制度的碎片化,从而给统筹层次的提高、养老保险关系的转接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增加困难。为防止农保制度的碎片化,推进我国新农保的健康发展,文章在总结分析当前各地试点的新农保模式及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力图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一种全国统一的,涵盖专职农民、被征地农民、城镇居民等自由职业者在内的、与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基本一致但又充分体现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身份差别和个体差别的新农保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探索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老农保、地方农保和特殊群体养老保险使体系陷入“碎片化”困境,将阻碍新农保全国试点和养老保险关系城乡转续.整合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在坚持“统账结合”的基础上,将其他制度整合进新农保中,构建制度模式统一但待遇标准灵活的大一统制度,以及整合优化农村养老保障资源.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进行新农保试点。文章拟在回顾过去20多年的农保制度的同时,分析新农保制度的创新点,并提出对新农保试点及推行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市)开展新农保试点。2010年6月24日,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稿),明确了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模式、筹资方式等重要政策。通过对甘肃兰州市若干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新农保的运行方式及试点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进新农保试点继续良好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多缴多补政策并不适宜。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试点新农保的经济可行性研究——以安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农保的失败让人们对新农保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存有几分担忧,他们担心农民的经济承受力,更怕财政不堪重负。为坚定领导层试点、推广新农保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新农保发展步伐,文章以安徽为例,在测算推广新农保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农民个人和政府两方面的经济支持能力进行分析,认为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把握好试点、推广的进度,中部地区试点、推广新农保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农保的试点运行质量,促进新农保制度的规范发展,本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新农保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多目标决策理想解(TOPSIS)方法,对山东省某市新农保运行质量进行了综合排序,发现该市整体运行良好,但是存在地区差异.通过综合评价发现试点中存在宣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提高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等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农保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经过四年的实践,我国新农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至2012年底,新农保已实现制度全覆盖。同时,国内学者对新农保及其参保者满意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李放、黄阳涛以江苏试点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发现以银行、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6个"新农保"制度试点县(区、市)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新农保"制度在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等领域存在明显缺陷.后续的制度改革应尽快实施"省级统筹",提高"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逐步健全"新农保"制度的管理体系和经办平台,全面提高"新农保"制度的保障能力及其对农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中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促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由区域试点推广到全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首次明确了各级财政投入责任,县级财政补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的内在质量和可持续性。以湖北省12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了各地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不同政策,通过引入县级财政补贴力度系数,结合调研数据,对新农保试点的县级财政补贴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夯实新农保制度县级财政补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快山东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山东省的青岛、烟台等地在建立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改革内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试点情况看,新农保制度仍然存在覆盖面低、各地出台的新农保政策差别大、资金来源不稳定、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今后加快新农保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对新农保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力度,需要对新农保制度进行进一步创新,需要建立新农保基金的有效管理与保值增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在对新农保试点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新农保试点中的农民参保选择和政府行为的关系。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反映政府行为中制度设计层面的制度满意度与养老金水平、反映财政支持情况的各级政府补贴和反映政策执行情况的政策了解度等变量,对参保选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关系,个体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对于参保缴费选择也具有显著性影响。此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需要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工作和提升农民的参保意识,以推进新农保试点顺利扩面。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健全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最基本内容。本文从分析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话然性出发,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蓝要性。对当前几种其型的新农保试点模式进行优劣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从创新体制的角度出发去探索适应当前农村改革要求和农村特点的保障制度模式,使之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并最终造福于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的人口近六成分布在农村,我国亟待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农保试点已经展开,但在实施中存在对新农保制度缺乏法律支持;定额制筹资机制不合理;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不大;养老金支付水平低;基金保值增值难;监督机制不力等问题。因此,应制定法律层次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实行动态的可调整的缴费机制;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建立支付待遇调整机制;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加大监督力度等法律保障措施,以保证新农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目前我国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9。通过推导出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发现目前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小,个人账户在未来会存在收不抵支的风险。新农保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一开始就是实账,在收不抵支时,应主要从制度设计和运行上找原因,而不是让国家财政来承担兜底责任。因此,建议适时调整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同时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应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数字     
《社区》2011,(7):7-7
截至1月26日,第二批扩大新农保试点地区全部启动参保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新农保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25亿人。目前,开展新农保试点地区参保人数总计达到1.65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4809万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农民的收入也因为区域性的不同而产生贫富分化,想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新农保”供给的长效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住“新农保”试点的契机,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建立积极有效、均衡发展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新农保”制度:现状评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现行制度框架对2009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的估算表明,虽然制度设计上新农保财政补贴水平占总筹资比例比较高,但由于到2009年末试点展开时间较短、保障水平采取低标准、捆绑机制等原因,当年两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水平并不高,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水平极不均衡。2010年,中央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大,但对中等收入地区的扶持相对要弱;发达地区自费推进成效显著;总体而言,新农保覆盖率提高速度很快。完善新农保制度应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全覆盖进度以促进各地新农保均衡发展;科学设计量化指标、完善财政投入补贴机制;取消捆绑条款;完善筹资机制与待遇调整机制;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农保服务成本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加强对财务状况的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学历、家庭总抚养比、认为新农保是否划算以及对新农保试点的态度对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面积对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将农民群体的年龄和身份类别进一步分组估计,发现不同年龄组和身份类别的农民群体参保影响因素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民参保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