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法治不适与民间自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表明,法治运行在我国民间社会表现出与既有的文化惯性、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乃至冲突.立足于我国民间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国家法的角色、意义,以及民间社会内生秩序的合理自治,是避免法治不适的尴尬局面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其社会工作处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环境认同与角色适应、专业与学习适应、社会支持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生活自理适应以及身心症状表现六个方面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个案辅导、心理评量、生涯辅导、小组与朋辈辅导、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处遇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脱胎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在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经历了多次转型,知识分子自身对其角色的认知也发生了数次变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必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变迁、国家建构、知识生产为主线的分析框架下考察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社会角色认知的变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真理探究者的身份日益增强,知识生产者数量逐渐增多,而知识生产观察者的数量不断减少,年轻学者知识生产者的角色认同度较高,以学术为志业的研究场域逐渐形成;技术专家与价值倡导者角色在时间维度呈现增长势头,但年轻学者对此角色的认同度不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不同类型政治学者共同关切的理论命题。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是社会变迁逻辑、国家建构逻辑、知识生产逻辑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引发教育的转型,教师要适应变革,就要从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加强信息素养,完成角色转变,教师的培养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的社会对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 ,多元文化教育正是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一种理念。教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角色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 ,教师应具有多重角色 :教师是所有学生的关怀者 ,教师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 ,教师是本土知识的专家 ,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 ,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探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对教师教育也具有启示 :更新培养观念 ,设置多元文化视野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中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教育者角色经历了从权威的角色—中立的角色—转化的角色等一系列转换过程 ,教育者本身从权威转为对话 ,从适应转化为创新 ,从单一转化为多元。本文通过对这种转换过程的揭示 ,希望当代德育教育者能及时适应社会的新要求 ,及时更新角色 ,转换形象 ,主动进行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教育者角色经历了从权威的角色-中立的角色-多元的角色等一系列转换过程,教育者本身从权威转化为对话,从适应转化为创新,从单一转化为多元.本文通过对这种转换过程的提示,希望当代德育工作者能及时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角色,转换形象,主动进行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对许多青年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本文谈一谈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以期能对青年大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主张知识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是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个体在合作中获得知识的建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形成势必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带来新的思考: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信息提供者变为获取信息的指导者,从传统教学的中心、权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支持者。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高校教师,因此推动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新时代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的五个方向以及角色转换策略。由此,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从机械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思政资源的开发者;从多元文化的汲取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从谆谆教导的"师者"转变为尊善向善的"仁者";从道德品行的规约者转变为品格德性的同构者。  相似文献   

11.
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角色冲突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的角色冲突对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增强教师角色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办公室主任是一个身份相对特殊、职位相对显赫的社会角色,因而,人们对他们的能力、素质要求要高出于一般同职级别的基层干部。作为高校办公室主任,要能承担起领导和群众所赋予的责任,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即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在自由和自治的大学里,真正的大学教师是学者,他能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有权要求检审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为了促进理智的进步,学者以培养出能自己独立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时时和人一致地思考的人为己任。为此,学者需要教人公开地运用自己的先天禀赋,需要在后天中把人塑造成生活中的自由行动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康德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康德按照中等接受能力和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同时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可见,康德的大学教学理念由创造理性规定,这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洪堡改革。  相似文献   

14.
"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以"冰山原理"著称于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不但是一位小说艺术的风格大师,而且是一位密切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积极探索人生道德准则的严肃而深刻的思想家.他的成就,不仅在于他以一个诚实的摄影师的权威将彼时彼地的事物记录下来,他还使我们窥见了永恒的普遍的真理.海明威对战争、暴力、失败、横死的感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打不败"精神则赋予了世界一种新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姬建敏 《南都学坛》2003,23(4):112-113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家各派基本上肯定了个人与环境和谐、自我认知正确、人格完整这三条。对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现代编辑存在着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和职业倦怠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是社会的协同支持,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编辑自身的努力。其中,编辑自身提高认知水平、有效减轻压力、保持健康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是提高编辑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思想内儒外道,对“不朽”价值的执著追求贯穿其一生出处行状。陶渊明由“仕”到“隐”的转折是以退为进式的战略转移。归田期间他所走的路子是藉诗文彰显自我德性形象以实现立名垂世而不朽的“立德”之路,“以文传世”服务于“立德垂世”思想。  相似文献   

17.
卢作孚在民生公司进行伦理管理,把帮助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作为公司的伦理目标,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对公司进行伦理决策,同时重视员工的德性培育。卢作孚作为公司总经理以身垂范,坚持伦理领导,对员工的道德选择起到示范作用。卢作孚的伦理管理使民生公司形成独具特色的伦理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集团。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求个人应当具备智力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知识经济将促进人的智力不断发展,人们利用教育信息网络,直接接近现代教育,逐步开启自身的智力资源,提高整体素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单纯靠知识要素,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开发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人们联系起来,一个人的交往能力显得何等重要。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职业的流动更加频繁,对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总之,知识经济社会,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地靠科技自强,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成为有益于人类的知识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前景与自主意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践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人对自身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人驾驭外部世界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强化,这是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的内在力量。但这种自主意识的片面发展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紧张关系,以至于陷入重重困境中。要走出现代人的发展困境,就必须要重新反思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外部世界的主体,也是人自身的主体,人理性地把握自身,成为身内自然的主人,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嘉莉妹妹》中的男主人公赫斯特伍德曾经衣食无忧,最终却沦为乞丐,饥寒交迫,自杀而死。文章从他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死因。他因失去理智而失去所有财产;他因受不了金钱的诱惑而丢了工作;逃到纽约的他在现实生活面前的无能为力,使他在屡屡碰壁后失去了活着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