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时代偏居西陲的的秦国,之所以能在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由弱至强,其根本奥秘大抵在于商鞅变法以强暴手段在秦国建立小农个体家庭,并由此而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秦国小农家庭在战国秦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影响。假使将秦国家庭形态这个社会生活中活的细胞加以一番透视,或许能由此对秦代历史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批秦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及文字。其中有不少简文记述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秦的农业生产情况,这一阶段的秦律详细记录了秦国农业生产黄金时期的具体规定,它为我们研究秦时的农业生产状况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发现了许多规范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律文。云梦竹简中的这些律文对秦的谷物种植、土地管理、耕牛与铁器的使用、劳动力的配给和水利设施保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农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秦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条文,结合农本思想的内涵,发掘在粮食生产环节上秦律是如何起到了保障作用,体现出农本思想的重要性,并最终奠定了秦国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商鞅变法,推动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奴隶制的繁荣。以井田制的最后崩溃,把中国奴隶社会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是不发展的家内奴隶制,而后期是发展的奴隶制。我过去虽然也谈过这种看法,但在当时还没有结合《秦律》,不免有无征不信之讥。现在就《秦律》进行探讨,觉得这种划分基本可以成立。因此,不辞谫陋,不避繁琐,写出来向同志们请教。一、秦代奴隶的来源秦代奴隶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1、罪人为奴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凡是以农立国的国家,都把粮食生产看作维系国家安危的物质基础,封建国家的财富积累,也以粮食储备多寡为标志。秦自商鞅变法后,更把粮食作为“治国之要”的重要手段,使秦国很快走上了富裕之路。至战国末年,秦国的粮食已远远超过六国,“粟积如丘山”,“秦富天下十倍”。秦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特别重视对粮食的生产、管理和储备等各项工作,并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以保证国家对粮食的控制。云梦睡虎地秦律为我们了解、研究秦代的粮食管理制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蜀族在今川西盆地,建立过奴隶主占有制的蜀国;当公元前三一六年,由于蜀族奴隶主统治的腐朽,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秦国所灭。与此同时,秦国就利用这个旧蜀国的统治基础,封侯置相,施行封建统治形式的体制,这就是秦蜀候的史事开端。秦国针对旧蜀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并考虑到当时自己所处的国内外形势,遂以封侯置相为将来设郡置守作准备,不及时设置郡县。秦国这一措施,与后来它所灭的关东六国及义渠、东越、闽越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不相同的。秦国灭了这些政权后,无不及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秦代艺术,人们往往会因秦任法家,不尚文华和焚书坑儒而认为秦代轻视文化艺术,甚至有人说秦代无艺术可谈,这就把一个曾经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艺术时代抹杀了。近年来,随着地下考古文物发掘的丰富,尤其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了秦代的辉煌的艺术成就。笔者结合大量考古资料,对秦代艺术从几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离骚》的两次上天,实际是象征屈原两次到达秦国的外交活动,并企图在秦国寻找出路。这一是取决于屈原的现实身份,屈原作为外交大臣的楚怀王时代,大半时间与秦国是友好的,而且屈原对楚怀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使他很难违抗楚怀王的意志而反对秦国。其次楚国秦国渊源极深,秦之著名将相大臣甘茂、穰侯魏冉兄弟、宰相李斯都出生于楚国,秦昭王母亲、秦孝文王王后皆是楚人。再一个是秦国对外国客卿的宽容态度,用人不问出处,唯才是举,对屈原也有巨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现在,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是江苏赣榆,很多人认为似乎成了定论,江苏省及徐州、新海连市于近几年分别召开徐福讨论会,江苏《新华日报》、《文汇报》等都多次作过报道.这个徐福故里赣榆说的发现者是阎孝慈、罗其湘、汪承恭等.《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再探》;《光明日报》1984年4月18日发表罗其湘、汪承恭《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这三篇文章都提出秦代方士徐  相似文献   

10.
宝鸡地区古为雍、梁二州的一部分,是炎帝神农氏的故乡。商代中晚期,周、秦族先后进入宝鸡地区。周原长期为周诸候国的国都,由此而展开翦商大业,至西周,宝鸡地区兴旺、繁荣。西周末及春秋初,宝鸡地区大部分周人东徙和南走,西戎、犬戎等占据宝鸡地区,繁荣的景象为荒凉所代替,经济、文化骤落千丈。秦襄公几次打进宝鸡地区,文公时秦人控制这一地区,宝鸡县、凤翔且相继成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346年,并以此为根据地打向了全国。周、秦时代的宝鸡民众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永远彪柄史册的。  相似文献   

11.
综观古今史家对秦代重要历史人物吕不韦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二种:一即“不韦钓奇”说(即现在所说吕不韦政治投机的观点),是论最早发自古人司马迁的《史记》,至今仍为史界一主要观点;另一种即郭沫若先生提出的“吕不韦应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地主阶级改治家”的观点。可以说,这是两个针锋相对的提法,前者认为吕不韦之入秦,严重地干扰了统一的局面,徒害无利;后者则据史论证,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充分地肯定了吕不韦在秦国大统一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成就。笔者认为,后说是基本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论秦代文学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秦代(公元前221—前207)是第一个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虽然为时极为短暂,然而它的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措施,不管是成功抑或是失败,影响都非常深远。解放以来,不少历史著作和专论,对秦代历史各别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了认真的分析总结,未尝忽略。可是,现今我们所能读到的几种文学史,对秦代文学则草草带过,甚至还有文章直言秦代文学“成就几乎等于零”,建议不必列专章专节论述。这不能不是我国文学史论著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应当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对秦代统一前、后的文学创作,如  相似文献   

13.
盗徙封罪侵犯的是土地私有权吗?张建国《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一条:“盗徙封,赎耐。何如为封?封即田阡陌顷畔封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何重也?是,不重。”各家著述援引这一出土资料时,常见到这样的说法:惩治盗徙封的规定,是法律禁止对私有土地的侵...  相似文献   

14.
<正> 战国时的秦国正处在奴隶制逐渐消亡、封建制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统治,商鞅辅政,厉行变法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成功,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的封建王朝时止,一百四十多年间逐步形成的秦代法律制度,正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种种事实和要求。政治上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改王称帝,建立了  相似文献   

15.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秦简,其中包含大量秦律令的内容以及奏谳书、数书、梦书等珍贵史料,这是秦代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近三年来,岳麓秦简经过初步整理,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主要涉及简文释读、秦代郡名、秦律令、《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2010年12月《岳麓书院所藏秦简(壹)》由上海辞...  相似文献   

16.
秦代刻石书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学史上,刻石书艺自有其贯串线索和光辉篇章,而秦代刻石即是其灿烂的源头.秦代在创造其伟大文化时,产生了一批珍贵的刻石书艺,诸如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山刻石、碣石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数千年来泽被一代代来者.这一宗书艺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发扬广大,推动书艺之发展.本文即是对秦代刻石书艺作一综合的探讨,选取三个视角,即其与金文的比较,秦代刻石书艺的总体风格、美感,以及在书学史上的地位来展开论述.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诗经·秦风·权舆>是一首王族宗亲慨叹今不如昔的作品,为当时秦国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映,折射出奴隶主破落与"士"阶层兴起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其产生与秦国特有的文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由于讲授秦汉文学史的需要,读了几本较有影响的文学史。这些文学史都有“秦代文学”这一章(或一节),而且内容多雷同,都是把李斯的《谏逐客书》及秦代的刻石文分析一番;还有个别的文学史把《吕氏春秋》也列入了秦代文学。对此,本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19.
秦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进而统一六国的原因,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本文试从其用人制度及用人特点上 来分析秦国逐步走向强大的原因。历史上秦国主要有两大用人制度,客卿制度和军功爵制度,这两大用人制度是切 合时宜的,符合秦国历史发展需要。而且秦国的历代君主都能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做到唯才是举,用人不疑。  相似文献   

20.
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考察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探讨了秦代官府文书的传递方式和当时的邮驿制度。秦代邮人由邮所在乡的乡啬夫从当地平民中选用,并由县令或县尉批准。邮设置在交通要道,只负责传递制书、急书等重要官府文书。张家山汉简中每一邮的邮人数量、邮与邮之间的距离等,都有具体规定,应当是继承秦代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