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丑是一个具有独特重要性的美学概念,几乎贯穿西方整个美学史。但丑是一个绵延发展的概念,是尼采把非理性的真正的丑带入了美学,丑是强力意志的体现。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都是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理论界长期否定与批判"两个马克思"的概念,认为这是西方学者有意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实际上,这一概念反映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的历史事实,体现出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两个马克思"问题的实质也不是确认谁是"真正的马克思",而是确认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但并不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清"两个马克思"的界限属于事实判断,而一些学者在解读与阐释马克思学说时却经常混淆这一界限,误解或曲解了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3.
伊格尔顿认为美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一种伦理学,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意义这些与伦理道德有关的问题。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伊格尔顿形成了这样一种对西方现代美学史的观点:早期的资本主义美学着意于勾画和谐、统一的社会理想;后期的资本主义美学则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形成一种紧张的否定、批判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则辩证地发展了这两种美学。  相似文献   

4.
程启智教授把马克思研究社会主体形态,反映人的关系的依赖关系概念"抽象"为"产权关系范畴",又升格为"依赖关系理论",并以它为基础,"重建"了一门排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经济学",取代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经济学和以所有制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地位。在理论上,不仅真正"有违马克思的本意",而且制造了混乱;在方法上,不仅缺乏符合逻辑的科学论证,而且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建设的实际,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在廓清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还原为其学说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西方美学思想的整体发展过程中确立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特殊性及其含义。马克思把浪漫美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性原则与黑格尔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观融合起来后,浪漫主义美学化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命题,也就历史而逻辑地凝固为马克思日后观照历史过程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具有感性性、总体性、革命性。这是毫无疑问的。新实践美学正是在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实践”概念的。新实践美学把实践概念分为多层次、多层累的解释,并不影响实践概念的总体性,把多层次和多层累与总体性对立起来,恰恰是唯物辩证法所反对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从审美关系和关系本体论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新实践美学,恰恰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这种超越性的坚持和发展。我们既不能误读马克思,也不能误读新实践美学,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 黑格尔在西方美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学术界的认识还不一致。有的认为黑格尔是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囤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他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直接渊源;有的则认为黑格尔的美学不过是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环,其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远不及康德的美学,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应是康德——席勒——马克思。笔者认为意见分歧的症结之一,还源于对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基本命题的理解和评价不一。究竟应当如何理解黑格尔关于美的本质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如何正确评价黑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如何认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马克思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历史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 ,制造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为此 ,试图从揭示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真实态度入手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以回击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否定自然辩证法的论调 ;同时 ,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 ,展开反批评 ,阐述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发展等问题研究的深入,马克思的实践观再次成为理论家们的热门课题。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开展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在国外,以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实践而著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则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究,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作出了所谓的“现代解释”,并且自我标榜这种解释是忠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从理论上剖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解释”,正本清源,这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思想过渡期著作,既要看到它的变革功绩,也要看到它的理论局限.马克思世界观和美学观成熟期的拐点主要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作马克思哲学和美学"诞生地",视作"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开端",有失妥当.模糊马克思的思想"早期"和"成熟期"界限,容易将其美学观变成人本主义.应当坚持走与实际结合的科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它应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实践美学终结论"者企图以认识论、庸俗进化论、双重标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等颠覆实践美学,是一种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完整体系,它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存在论”是近年出现在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本体观。这种本体观曲解和泛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并将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等同,由此组合成“实践存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或“主体性实践哲学”基础上,与西方“实践派”理论和国内“实践美学”有着内在关联,其本质在于以西方存在主义存在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及其历史观。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突破,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4.
评实践核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有的学者却由此而提出了实践范畴是全部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核心的观点,即实践核心论,实践核心论有四种表现形式。实践核心论的实质是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明确宣称他是唯物主义者,他一贯坚持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就是否定唯物主义,就是否定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核心论是歪曲和膨胀了的实践观,不是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核心论与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根本不相容,实践范畴是中介范畴,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性诗学家族当中,唯美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处于对立的两极:唯美主义力倡文学艺术自律,强调文学艺术的批判性、革命性功能,高标文学艺术活动与科学认知行为的分野,反对文学艺术从属于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从其主流来讲则立足于社会实践,将文学艺术活动纳入于整体性的社会规划,强调文学艺术的认知性与功利性。两相对比,前者属于典型的审美现代性诗学,而后者则基本可划归到社会现代性文化的领域。但是另一方面,两个诗学流派却又具有相同的逻辑起点以及相同的文化属性:这就是立足于现实、现世的一元意识以及鲜明的世俗化性质。而这也正是唯美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尽管两相抵触但又两相关联、共同归属于现代性诗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席勒是两个先后诞生在德意志国家的伟人,后者对前者有着深刻的影响,诸如: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美学中美的规律、自然美的本质、主体自然的人化和美感等方面的观点。当然,马克思对席勒的接受是批判继承的,他对席勒某些观点的丰富和发展也就更科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怎样读懂它,正确理解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等三个思维方式维度上解读它,说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者的现代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同时代性,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促进我们的哲学冲击斯大林哲学的束缚,推进我们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程哲学作为在全球化进程曲折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性及其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反思,既是科学技术哲学逻辑理路的延伸,又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代表达方式的创新。社会工程哲学汲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的精华,标志着现代哲学从社会批判向社会建构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产生的双重效应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批判工具性和人类学的肤浅理解基础之上,他提出了自己对现代技术的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是对人与世界的技术展示和构造。座架造成了世界的物化、齐一化、主客二元对立等多方面后果,要克服现代技术就必须抛弃控制论的思维,确立超越主客对立的生存论思维,从而展示出人与世界本质相通、天人一体的哲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价值澄清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它对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变革的启示在于:高校德育要重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内在道德冲突的激发,追求道德情感与理智、行为的整合统一,注重道德教育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